杨振宁 当尘埃落定之后(1 / 1)

杨振宁/1922— / 英文名Chen-Ning Franklin Yang,安徽省合肥县人。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物理学家,与李政道共同提出了宇称不守恒定律,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也成为最早的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代表作有《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曙光集》和《邓稼先》等。

1957年12月10日下午4:30,瑞典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蓝色音乐大厅,张灯结彩,花团锦簇,本年度的诺贝尔颁奖仪式即将在这里举行。著名的科学家、作家、社会名流、外交使团的代表们,以及身穿燕尾服和晚礼服的瑞典贵族聚集一堂,等待着激动人心的时刻。在热烈而庄重的气氛中,在诺贝尔委员会代表的陪同下,35岁的杨振宁和31岁的李政道登上了斯德哥尔摩诺贝尔领奖台,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大家纷纷向他们行注目礼。

首先,瑞典皇家科学院的代表克莱因(Lawrence R.Klein)教授作演说:“两位物理学家由于对宇称守恒定律做了精湛的研究,从而导致次原子粒子方面的重要发现,因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奖……这两位获奖者所进行的研究,实际上推翻了30多年来被普遍认为是自然基本定律的所谓宇称守恒定律!”他的讲话被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打断,杨振宁、李政道和其他几位获奖者拘谨地把手放在膝盖上,面向听众,认真听着台上主持人的每一句话。他们的夫人则都穿着漂亮的礼服,坐在台下第一排,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自己的丈夫。

随后,瑞典国王开始给得奖人依次颁奖。杨振宁第一个走上奖台,来到瑞典国王面前,恭敬地接过荣誉证书和奖章,国王轻声地向他表示祝贺。这天晚上,诺贝尔基金委员会和瑞典皇家科学院举行盛大晚宴,按照惯例,宴会开始前,获奖者都发表了礼节性的演讲。杨振宁压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热情洋溢地说:“……我深深地意识到,广义来说,我是既调和又抵触的中西方文化的产物。我愿意说,我以自己的中国血统和背景而感到骄傲,同样,我为能致力于作为人类文明一部分的,源出于西方的现代科学而感到自豪。我已献身于现代科学,并将竭诚工作,为之继续奋斗!”

从此,在象征科学界最高荣誉的诺贝尔奖章上,第一次写下了两位年轻的华人的名字。几天后,杨振宁出乎意料地遇到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张文裕教授,后者带来了岳父杜聿明的贺信:“我祝贺你获得诺贝尔奖。这是民族的,你要注意政治。”读罢,杨振宁热泪盈眶。消息传到大洋彼岸的中国时,父亲杨武之正躺在上海华东医院的一间病房里。他听到消息后,兴奋不已,热切盼望着儿子能在时机成熟时回到祖国来,因为“血汗应该洒在自己的国土上”。

振宁似有异禀

1922年10月,杨振宁出生在安徽省合肥县,因头长得特别大,外号被称作“杨大头”。曾祖父杨家驹曾在安徽省西南部的太湖县任职,祖父杨邦胜18岁时考中秀才。杨振宁出生时,父亲杨武之正在安徽当时的省会安庆某中学做数学老师,安庆旧名怀宁,杨振宁的“宁”就是这样得来的。他出生不满周岁时,父亲考取了公费留美出国,并于1928年获得芝加哥大学数学博士学位。

从此,他与身为旧式妇女的母亲罗孟华相依为命。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一听说军阀打来了,母亲就赶紧抱着儿子跑到乡下或者躲进外国教会医院里。3岁时,躲避回来的杨振宁,突然发现自己家房子的角落里有一个圆圆的子弹洞,成为他“印象中最深的第一个记忆”。4岁时,母亲开始教他认字,1年多的时间教了他3000个方块字。他曾说,自己终其一生认得的方块字,不超过当时的两倍。

1928年,归国后的父亲受聘到厦门大学数学系任教,6岁的杨振宁和母亲一起跟随前往。在厦门,杨振宁开始了正规的学生生活,各门功课都学得很好,特别是对数学和国文的兴趣更大。他常和父母到海边散步,和一般的孩子一样,他也喜欢捡拾沙滩上的贝壳。父亲注意到杨振宁捡回的贝壳多半是极小的,但却非常精致,感觉他的观察力不同于常人,曾在儿子相片背面充满自信地写道:“振宁似有异禀,吾欲字以伯瑰。”

1929年秋天,父亲应聘到清华大学数学系任教,杨家也举家北迁。此后一直到1937年,杨振宁和父母一起在清华园度过相当平静的童年。期间,父亲早已发现儿子在数学方面的能力很强,但对其天分的发展,采取了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并没有给以特别的训练。1934年夏天,杨振宁在崇德中学念完初一,父亲找到自己在芝加哥大学念书时认识的清华大学著名历史学家雷海宗教授,请他介绍一个人给儿子补一下古文。于是,雷海宗找了自己的学生丁则良来教杨振宁念《孟子》,这成为杨振宁“终生都大为受用的一件事情”。

统昆字第0008

1937年抗战开始后,杨武之一家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南渡”旅程,于第二年的2月到达云南昆明,父亲任教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同年夏,国民政府教育部宣布了一项措施:所有学生,不需文凭,可按同等学历报考大学。得此消息,杨振宁随即以高二学历报名参加统一招生考试,准考证号是“统昆字第0008”。最终,只有16岁的他,竟以第二名的出色成绩考入西南联大化学系。

此时的西南联大,条件非常艰苦。学生宿舍是土墙茅草房或土墙铁皮房,教室是铁皮顶的房子,下雨时会叮叮咚咚响个不停。教室的地面是泥土地,没过多久就变得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窗户没有玻璃,风吹时必须用东西把纸张压住,否则会被吹跑。听课坐的,是在椅子右边安上一块形似火腿却只能放一本书的木板的“火腿椅”。但师生们苦中作乐,幽默地称教室是“冬凉夏暖”,吃的掺带谷子、稗子、沙子的糙米饭是“八宝饭”,穿的通了底的鞋是“脚踏实地”,前后都破洞的鞋是“空前绝后”。

1938年11月底,入学后的杨振宁发现自己对物理学更有兴趣,便申请转到了物理学系。西南联大名师荟萃,教师阵容非常强大,给他上一年级普通物理课的是擅长实验的物理学家赵忠尧教授,上二年级电磁学课的是著名学者吴有训教授,上力学课的是在广义相对论等方面颇有研究的著名学者周培源教授等。其中,吴大猷和王竹溪对他的影响最大,引导其走向对称原理和统计力学的研究方向。

1942年,20岁的杨振宁本科毕业,旋即进入本校研究院理科研究所物理学部读研究生。与他同室居住的有凌宁、金启华和顾震潮,黄昆和张守廉也偶尔来住几天。这些中华民族未来的精英们聚在一起,在陋室里交谈切磋,结伴探索着科学的奥秘。

两年后,他以优异成绩获得了硕士学位,并考上了公费留美生,于1945年赴美进芝加哥大学。在西南联大短短的6年,对杨振宁的一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后来在《读书教学四十年》中回忆说:“西南联大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我在那里受到了良好的大学本科教育,也是在那里受到了同样良好的研究生教育。”

当尘埃落定之后

1949年,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后,开始同李政道合作进行粒子物理的研究工作。1956年10月1日,他们在美国最权威的《物理评论》上发表《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一文,共同认为在弱相互作用的领域内,宇称并不守恒。是年底,吴健雄等科学家通过严格试验,证实了这一理论,震惊了整个科学界。被誉为美国“原子弹之父”的物理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在给杨振宁的电文中,兴奋地说道:“终于找到了走出黑屋子的门!”美国物理学家杰里米·伯恩斯坦(Jeremy Bernstein)则认为这是“战后整个物理学界最令人惊奇而激动的事”,“是科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杨振宁对物理学的贡献范围很广,包括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除了同李政道一起发现宇称不守恒之外,杨振宁还率先与米尔斯(R.L.Mills)提出了“杨—米尔斯规范场”,与巴克斯特(R.Baxter)创立了“杨振宁—巴克斯方程”。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赛格瑞(E.Segre)推崇杨振宁是“全世界几十年来可以算为全才的三个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1954年春,久病在身的父亲曾赴瑞士看望杨振宁,临行前送给儿子两句话:“每饭勿忘亲爱永,有生应感国恩宏。”1964年春,在美国生活了19年的杨振宁加入了美国国籍。做出这一决定,他思想上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犹豫和斗争,入籍后仍耿耿于怀,每当想起父亲的期盼就感到不安。杨武之对此不能接受,发表声明与之断绝关系,并且到死也没有原谅他,这成为他“一辈子的遗憾”。

获得195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杨振宁与李政道合作的关系变得愈来愈紧张,最终在1962年分道扬镳,引来不少非议。1989年,他曾在写给台湾“中研院”院长吴大猷的信中向老师报告两人合作的情形。吴大猷复信说:“整件事是一极不幸的事,我想实情是不能永远掩盖着的。所以我希望大家都不再在世人前争,而让实情慢慢地展现出来。”

1999年1月一个寒冷的冬天,77岁的杨振宁在纽约长岛的石溪理论物理研究所上完了最后一堂课,从此正式退休。他选择了叶落归根,回到了儿时生活过的清华园,参与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的工作,致力于搭建中美之间“一座了解和友谊的桥梁”。2004年底,82岁高龄的杨振宁与28岁的翁帆结婚,轰动一时。

杨振宁曾说,他听说国内有对他的批评,但是很不幸的是,并没有了解他真正的意思。台湾学者江才健在《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中曾记述,“杨振宁曾经在谈论物理发展时,说过‘当尘埃落定之后’的话”,他认为,“像杨振宁这样天才地创造成就,成为人类心灵知性启蒙的明灯,人们惊叹他们超卓的心智能力,而在评断议论声中,这个创作者本身的反思,是最后他自己在自我历史评价中最真实的论断”。正如当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共同发现在弱相互作用中,可以推翻宇称守恒定律一样,“当尘埃落定之后”,一切都会得到重新审视,而到那时,相信历史会给予这位物理学大师,一个更加公允和精确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