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猷/1907—2000/ 生于广东省广州市,祖籍广东省高要县。国际著名的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物理学之父”。代表作有《吴大猷文选》《物理学的性质、简史和哲学》等。
1928年的冬天,南开大学物理学院,一场师生联欢会正在热烈地举办。现场,有一个名叫阮冠世的女生,闯进了吴大猷的视线。当时的吴大猷是大四学生,物理名师饶毓泰的得意门生。而阮冠世是物理学院大一年级的新生,她长着一双明眸善睐的大眼睛,容貌端庄秀丽、亭亭玉立,虽然身体有点弱不禁风,但是意志坚强,勤奋上进,学业成绩优异—这个女生给吴大猷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不久,吴大猷由于成绩优异,被学校聘为助教,给大一新生上物理实验课,阮冠世于是成了他的学生。有一天,吴大猷终于大胆地给阮冠世写了一张约会的小纸条,她欣然赴约。从此炽烈缠绵、忠贞不渝的爱情之火便燃烧起来。
接下来,吴大猷天天跑到女生宿舍找阮冠世,但只能在门口说话,因为学校规定,男女生不得进入对方宿舍。起初,阮冠世还总拉着几个女同学,到校内小铺吃点水果,然后叫上吴大猷一起在校园漫步。其中仅一位密友知道奥秘,别人都蒙在鼓里。日久天长,秘密被揭露,受蒙蔽者在宿舍同阮冠世算账。第二天,饶毓泰的夫人对她们说:“昨晚你们说的话我们都听见啦!”原来,她们的窗正对着系主任饶毓泰家的窗,这样老师也知道自己的两名高徒在谈恋爱了。
吴大猷、阮冠世的师生恋迅速在校园传播开来,他们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毕业前夕,学校希望吴大猷留校,而阮冠世鼓励他报考清华公费留美。他去考了,清华却录取了一名本校毕业生。别人为他不平,吴大猷反倒乐呵呵的:“留校也好,那就可以和阮冠世在一起啦!”
阮冠世的家在北平,节假日常约吴大猷一起回家。有一天,春光明媚,冠世带着吴大猷到北京天坛公园游玩,她让吴大猷把耳朵贴在回音壁上,自己在回音壁的一头用甜美、柔和的声音喊道:“请求上帝让我们永生永世在一起……”听到这如梦如幻的声音,吴大猷陶醉在巨大的幸福中。
毕业前夕,一直体质孱弱的阮冠世,不幸患上了肺结核。此时,亲朋好友都劝吴大猷三思而行,阮冠世也怕拖累他,含泪提出分手。吴大猷却一再表示:“生活里如果没有你,我就不会幸福!”听了这话,人们都深受感动。
南开四吴
1907年9月29日,吴大猷出生在广东的一家书香门第。吴氏18世、19世孙两代,从事教育工作者达14人之多,其中任校长的有4人。祖父吴丹桂乃“粤东时贤第一人”,尤喜宋名儒学,慷慨好义,曾任翰林院庶吉士、国史馆协修、记名御史修等职。父亲吴国基,曾做驻美国使馆随员,后被保奏为直隶州知州。在这种书香环境下,吴大猷与其堂兄弟大业、大任、大立成为著名的“南开四吴”。
4岁时,父亲早亡,吴大猷在母亲和伯父的拉扯下长大成人。小时候的吴大猷聪敏颖悟,好学上进,于1925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开大学,师从著名的物理学家饶毓泰教授。他在物理学方面表现出很高的天赋,并且勤奋好学,这一切给饶毓泰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31年,吴大猷获奖学金赴美留学,阮冠世与他同行,两人共用一份奖学金。她经常生病,医药费是一笔很大开支。当时美国经济大萧条,想找份工作十分困难,正好有个单位要突击完成一项工程研究,吴大猷去了。每天晚上8点到实验室,一分钟不停地干,一直干到次日清晨6点。走出实验室就去上课,下午回住处想休息一下,但屋里热得像蒸笼,无法睡觉。吃过晚饭又匆匆来到实验室。这样一连干了3天,没合一下眼。每晚工作10小时,每小时的报酬是50美分。3天下来共挣了15美元,这笔钱对他俩可是很大的收入。
1933年,吴大猷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电势与原子光谱的问题》。在不到两年的短短时间里,他创下了一项中国留学生获取博士学位的最快纪录,堪称奇迹。他用巧妙的数学方法,论证在铀92附近要开始第二个稀土族元素,并发表在了著名的物理学顶级学术期刊《物理评论》上。后来,西博格博士获得1951年的诺贝尔奖,就是因为他掌握了Pu-94的化学性能。1989年,他见到大猷,高兴地说:“当年能获得诺贝尔奖,应该归功于你的论文。”世界学术界将吴大猷称为“锕系元素研究先驱者”。
我要好好照顾她
1934年夏,获得博士学位的吴大猷,应恩师饶毓泰教授之邀,受聘于北京大学,开始把“新的、革命性的量子力学”介绍到中国。此时,远在美国疗养的阮冠世,也拖着病体回到了国内。因长途旅行劳累过度,她患了肋膜炎,高烧不退,住进了医院。为了更好地照顾她,吴大猷向病榻上的她提出了结婚的要求,同时告诉母亲:“患肺病的女友可能不生育……”
母亲惊呆了,泪流满面地阻止他们的婚姻。同时,同事师长都劝大猷要慎重对待婚姻大事。吴大猷深情地说:“她正处在最需要关照的境地,无论如何,我都不能抛弃她;我要好好照顾她,而结婚,是我今生能够照顾她的唯一方式!”大家都被他的话语感动了,母亲也不再阻止他们的结合。1936年9月,8年苦恋的有情人,终成眷属。
此后的几十年,吴大猷与阮冠世相濡以沫,在科学征途上并肩前进。1970年,阮冠世凭着超人毅力,以60岁之龄获得生物博士学位;1979年12月,因病辞世。吴大猷悲痛地说:“她的离去,使我失去了73年生命中52年的伴侣。”
1940年,吴大猷用英文撰写了第一部专著《多分子的结构及其振动光谱》,受到恩师饶毓泰的器重。这本书阐述了分子物理学的重要理论,在学术界享有很高声誉,成为国际上该领域的经典专著。
孔子式的物理学家
1941年秋,吴大猷为了躲避空袭而迁居昆明,开始在西南联大教授古典力学。他的学生英贤尽出,如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著名晶体力学家黄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电机系主任张守廉、美国西北大学天文物理系主任黄援书等。艰苦的战争年代,他时常在课后,在一条很长的轻便铁路边,和“这样一群学生”讨论物理学问题,安贫乐道,不改其志。黄昆后来回忆说:“事隔整整半个世纪,他诲人不倦、乐于教书育人的欣喜心情仍溢于言表。”
1945年春,吴大猷收了一名学生—18岁的李政道。李政道“求知心切,真到了奇怪的程度”,他几乎天天向吴大猷要比一般学生多得多的习题和读物,并且总是能够又快又好地做完习题,读完读物。吴大猷因风湿经常腰痛,李政道则利用替他捶背之机请教。吴大猷常向旁人夸奖这位奇才高足,说他“思维敏捷,大异寻常,前途无量”。
1956年,杨振宁同李政道合作,以“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论文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知获奖后,他们不约而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吴大猷致电感谢恩师的培养。杨振宁的信说,他有关对称性工作的研究,多可溯源于吴老师十多年前介绍群论领域给他的启迪,“这是我多年来一直想要告诉您的情意,今天或许是最好的时刻”。李政道也深情地写道:“现在的成就大部分是源于在昆明时您的教导,假如在1946年您没有给我这个机会,那就根本不可能有我今天的光荣。”
后来,吴大猷在自传《回忆》一书中谦虚地说:“近年来,李、杨成就卓然,国人常提及二人为我的学生,并以李与我的机遇传为美谈。实则我不过是适逢其会,在那时遇上他们而已。譬如两粒钻石,不管放在哪里,终还是钻石。”吴大猷的传记作者丘宏义评价道:“他在中国物理学界中的影响力之大,恐怕是独一无二的。”丘宏义将吴大猷比作“孔子式的物理学家”,说:“吴大猷在这一点上,和孔子一样,通过他的学生们影响了中国的物理界。”
中国物理学之父
1983年,吴大猷卖掉在美国的房屋,回台湾全身心致力教育和科学事业。这一年,由蒋经国指定,他被任命为台北“中央研究院”院长。第二年,他又出任台湾“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董事长。1988年,他在医院病榻上写出了《物理学的性质、简史和哲学》。1989年又作了14次系列讲演,并以《物理学:它的发展和哲学》为书名,于1992年出版。书中以大量篇幅讨论物理学哲学和科学哲学问题。对人文的关怀,是吴大猷先生科学生涯中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1992年5月17日,85岁的吴大猷在李政道夫妇陪同下,由台北经香港飞抵北京参加学术活动。这是他相隔46年后第一次重返大陆,此次大陆之行,也被称为海峡两岸科技界的一大盛事,打破了两岸科学界隔绝40多年的坚冰,从而掀开了历史新的一页。
踏上故土,老人感慨万千。他要圆一个梦,一个美丽的梦。在李政道陪伴下,他来到天坛公园,站在回音壁前将耳朵贴在壁上,从另一边传来李政道的轻声呼唤:“吴先生,听到了吗?”“听到了!听到了!”吴大猷欣喜地回答,神情顿时恍惚起来,似乎一下子回到60多年前,仿佛听见少女阮冠世的柔声细语。天坛回音壁,是他俩相爱的见证。
吴大猷生前一再强调,知识分子最应当具备的,就是前人所说的“风骨”。他曾在90寿诞时回忆,自己当年以一介书生劝谏蒋介石不要禁止留学政策,以及后来反对台湾发展核武器,是他对台湾最大的贡献,“对得起这一代与下一代的年轻人”。
2000年3月4日,吴大猷因病逝世,享年94岁。他留下遗言:“我一生没留下遗憾。”这位被称作“中国物理学之父”的老人已经走远,不知历史的回音壁那头,会传来后来人什么样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