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声/1890—1956/ 字今甫,亦作金甫,笔名希声,山东蓬莱人。现代著名教育家、作家,曾任国立青岛大学(今中国海洋大学的前身)校长。代表作有《玉君》等,曾主编《大一国文》。
1930年5月,在蔡元培和胡适的大力推举下,40岁的杨振声出任国立青岛大学校长。他身材高大,学养深厚,性格温和,作风雅正,在教育界久负盛名。走马上任后,杨振声即仿效蔡元培“兼容并包”的办学精神,一时间,青岛大学名流云集,英华蕴聚,学术气氛十分浓厚,教学科研蒸蒸日上。
当时,每逢星期六,青岛大学都要召开校务会议。会后,学校“照例有宴席一桌”。作为山东人,杨校长喜欢饮酒并擅长划拳,总是招呼大家轮流在一个烟台派的山东馆子顺兴楼和一个河南馆子厚德福两处聚饮。届时,他总要打开一坛30斤的绍兴老酒,与大家开怀畅饮。他们往往从薄暮时分喝起,起初一桌12人左右,喝到8时,三五位不大能喝的就先起身告辞了,而剩下的八九位则是酒兴正酣,开始宽衣攘臂,猜拳行酒,夜深始散。
久而久之,以杨振声为首的“酒中八仙”便名声在外了,其余7人分别是:教务长赵太侔、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外文系主任梁实秋、会计主任刘本钊、理学院院长黄际遇、秘书长陈季超和诗人方令豫。“有时结伙远征,近则济南,远则南京、北京,不自谦抑,狂言‘酒压胶济一带,拳打南北二京’,高自期许,俨然豪气干云的样子。”
梁实秋曾专门在晚年作《酒中八仙》,记述当时喝酒的情形:“今甫(即杨振声)身裁修伟,不愧为山东大汉,而言谈举止蕴藉风流,居恒一袭长衫,手携竹杖,意态潇然。鉴赏字画,清谈亹亹。但是一杯在手则意气风发,尤嗜拇战,入席之后往往率先打通关一道,音容并茂,咄咄逼人。”
一天的风云
1919年5月3日晚,北大不眠夜。这天中午,《京报》主笔邵飘萍向大家报告:巴黎和会上山东问题已经失败。一石激起千层浪,在青春的北大激起强烈反响:下午1时,情绪激动的北大学生即在校园贴出告示,当夜召开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代表会议。当夜7时,13所学校1000多名学生涌入北大法学院大礼堂参加会议,当时就读于北京大学国文系的杨振声便是其中之一。这位身材魁梧的山东大汉,虽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但内心燃烧着一团火。
“五月四日是个无风的晴天,却总觉得头上是一天的风云。”这一天,杨振声和《新潮》杂志的同人们一起冲破军警重围,直扑曹汝霖家。在紧闭的赵家楼大门前,杨振声凭身材高大,与另外几个高个子同学,率先攀进曹宅打开大门。随后,大群学生一拥而入,火烧赵家楼。很快,警察总监吴炳湘和步军统领李长泰率大队军警赶到,武力驱散群众,随即以“学生杀人放火”罪名捕人。其时,大批学生已经撤离,杨振声等少数想维持秩序的学生被捕。35年后,他在《回忆五四》中曾说:“当时还是无经验,若大家整队而入,整队而出,警察是捕不了人的。”
5月6日,蔡元培亲自到警察厅以身作保,要求释放被捕学生。次日,被捕学生被释放,北大全体学生在红楼北面广场迎接,蔡元培和被捕归来的学生合影。5月25日,杨振声受北京学生联合会委托,与其他三名代表一起,去向京师警察总厅办交涉,要求归还被扣留的《五七》日刊。警察当局拒绝了学生代表的要求,并逮捕了他们。直到一周后,再度被捕的杨振声才被释放出来。
此后,杨振声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心理学、教育学,获博士学位。1923年,他又进入哈佛大学专攻教育心理学,第二年回到祖国,投身教育事业,曾任清华大学教务长、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教授。
名流云集,鼎盛一时
1928年,济南“五三”惨案发生后,省立山东大学停办。南京政府下令将其改建为国立青岛大学,1930年5月,由教育家蔡元培举荐,杨振声出任青岛大学校长。他打破门户之见,广聘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许多著名专家学者如闻一多、梁实秋、游国恩、沈从文、傅鹰等均应邀来校任教。另外,他还经常邀请蔡元培、冯友兰、顾颉刚等学者名流来青岛大学讲学,可谓名流云集,鼎盛一时。
杨振声延聘教师十分严格,特别注重学术水平。他曾想聘请历史学家郑天挺担任历史学教授,因为郑已经接受了北大的聘书,未果。当时,大学毕业不久的杨晦也想到国立青大教书,曾托周作人给杨振声写信,被杨振声婉拒。
1930年冬,废名曾在青岛住了3个月。他很喜欢青岛这个地方,也想在青岛大学找一点教书的工作,于是写信请周作人帮忙求情。因前车之鉴,周作人不想再去碰钉子了,于是写信请俞平伯帮忙。俞平伯与杨振声曾是北京大学同窗好友,或许说得上话。1931年1月16日,俞平伯在清华园也收到了废名自青岛的来信,请他托杨振声给予关照。而俞平伯深知杨振声的为人,不仅没有写信给杨振声,反而直接回复废名,劝其打消了念头。
国立青大建校之初,经费严重不足,不仅没有开办费,经常经费也仅40余万元,只等于同时期的中央大学、中山大学和武汉大学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可以说除了校舍,其余一切几乎均须从头做起。然而,为表示对所聘专家学者的重视,杨振声坚持支付给他们非常高的薪水。
学生在好而不在多
杨振声认为:“学生在好而不在多。”在他离开北平赴任青岛大学校长时,傅斯年曾经对他说:“只要你能领导两三个学生走上学问的正路,也便不虚一行了。”他对此言深有同感,为了促使学生勤奋学习,保证质量,实现他造就优秀人才的愿望,他主张实行淘汰制。为此,青大“学则”明确规定:“学生全年学程有三种不及格或必修学程两种不及格者令其退学。”这一规定比当时国内许多有名的大学都更为严格,因而形成极高的淘汰率。
杨振声识才,爱才,热心帮助年轻人,奖掖、提携后学不遗余力。当时,经常有学生到杨振声的住处去拜访他,谈创作求学问,他总是热情接待,不是端出咖啡,就是沏上清茶,亲切交谈,娓娓不倦,使人如沐春风。
由于他亲自授课,平时经常与学生们在一起,对学生们十分熟悉,他便能够在他们中发现有培养前途的学生。在给学生们批改作文时,他一旦发现才华横溢的佳作,便特别珍爱,如获至宝,亲自向一些文学刊物推荐发表。他还经常介绍这些学生与颇有名气的作家认识,使他们博采众家,更快地提高文学创作水平。
言谈举止蕴藉风流
杨振声早年留学美国,风流倜傥,作风民主,爱好广泛,有绅士派头。据梅贻琦先生1946年1月9日日记记载:“午饭在文衡家,看杨家老幼‘划拳’,颇有趣味。”寥寥数字,可以想见当时杨振声与儿子杨文衡在酒桌挥拳行酒的情形。
他时或穿西装,或着大褂,经常手中拿着一个大烟斗,长方形的脸上,经常挂着和蔼可亲的笑容,潇洒大方而又平易近人,很有一个教育家和学者的风度。梁实秋称他“言谈举止蕴藉风流”,胡适则感慨与杨振声在一起,有“自惭鄙吝,若鸦凤之相比”的感觉。司徒良裔在1947年发表于《大公报》的《杨振声小记》中,称“杨真今世风流人物也”。
当时,学校布告多是固定格式和死板套语,杨振声独出心裁,曾展纸挥毫,把布告填成诗词发布出来,吸引了许多人围观。据臧克家回忆:“在布告里,时常看到他(杨振声)用俊秀的草书亲笔写的布告。用的是四六句,很有风趣,至今还记得他幽默地批评男同学:‘破坏风纪,月旦女生’。”
他任校长两年,做了大量工作,为学校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山东省教育厅长何思源想控制青岛大学,而杨振声不肯妥协,继而辞职,回北平编中小学教科书去了。紧接着,黄际遇、闻一多和梁实秋也不愿在青岛看韩复榘脸色过日子,先后递上辞呈,分别去了中山大学、清华、北大去任教了,“酒中八仙”自然也就解散了。
启蒙老师
杨振声在“京派”文人中是老大哥式的人物,正直、朴实、热心,提携了一大批青年作家。萧乾称他为“启蒙老师”,沈从文蜚声文坛,也和杨振声的提携有很大关系。孙昌熙曾在《把中国新文学抬上大学讲坛的人—追忆在抗日战争期间接受恩师杨振声教授教诲的日子》中,满怀**地写道:“先生在西南联大为中国文学披荆斩棘开辟道路,或者说‘打天下’,是胜利的。那标志,就是新作家群的不断涌现。”
早在1924年,他便凭借新文学史上的第一部中篇小说《玉君》,扬名文坛。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五四”新文学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战斗传统,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鲁迅称他是一位“极要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家”,陈源则将其作品列为“新文学运动以来的十部著作”(实际开列了11部)当中,且在评论中指出:“要是没有杨振声先生的《玉君》,我们简直可以说没有长篇小说。”
1949年后,留在大陆的杨振声,曾迫于形势写过批判胡适的文章。远在美国的胡适唯独对杨振声没有做出批驳的点评。1952年,中国院系大调整,杨振声被北大疏远,调任长春东北人民大学。1956年,他由于过于劳累病逝于北京,享年66岁。临终前,他唯一的遗嘱是将其2379册藏书全部捐给东北人民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