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寅初/1882—1982/ 浙江绍兴嵊县(今嵊州市)人。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一生专著颇丰,特别对中国的经济、教育、人口等方面有很大的贡献,有当代“中国人口学第一人”之誉。代表作有《新人口论》《马寅初文集》等。
1958年5月4日,北京大学校园,60周年校庆庆典正在举办。陈伯达代表官方出席并作纪念讲话。突然,他冲着坐在主席台上的北大校长马寅初,厉声说:“马寅初要对他的《新人口论》做出检讨!”马寅初听此言,微微仰着脸,望着陈伯达的头顶,一言不发,视若无物。
随后,北大校园内出现批判他的大字报,达到了近万张,发表在各大报纸杂志上的攻击文章,更像是雪片一样飞来。年近80的马寅初,表现得则毫不畏惧,照常笑眯眯地出入北大燕南园住所,“圆圆一张脸像弥陀”。他拒不作任何无原则的检讨,反而与责难者公开辩论,一再申明,“我认为这不是一个政治问题,而是一个纯粹的学术问题。学术问题贵在争辩,越辩越明……”
1958年7月,“理论权威”“整人高手”康生亲自披挂上阵,在北大的批判大会上攻击马寅初。会议开始了很久,而他还未到场。于是派人把他“请”了过来,马寅初到场之后,不紧不慢地搬了椅子,坐在台前泰然自若。此时,台下有人开始喊口号,马寅初却很镇静地说:“我这个人每天洗冷水澡,不管多冷的天都不怕。现在天气不冷,给我洗热水澡,我更不在乎了。”
康生指责马寅初“是马尔萨斯的马”,他毫不示弱,当众反击道:“我是马克思的马!谁说我是马尔萨斯主义,我就认他为教条主义者,反列宁主义者。”一时间会场哗然。
会场上,马寅初高声大喊:“我没有在课堂里上课,但我要用自己的文章来教育北大学生坚持真理!”后来,北大的学生回忆说:“马校长这块硬骨头实在难啃,让他屈服,没门;逼他自杀,妄想!”
一不做官,二不发财
马寅初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五四运动。在美国留学期间,他撰写的《纽约市的财政》,轰动当时美国的财政界和经济界,被哥伦比亚大学列为一年级新生的教材。怀着“强国富民”的理想,支持进步,崇尚革新,声明“一不做官,二不发财”,致力于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和经济人才的培养,是中国最早研究西方经济学的著名学者。
马寅初曾经当过蒋介石的老师。蒋介石在气急败坏时曾说马寅初是“嵊县强盗”,马寅初则说自己是“嵊县强道”。他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是,“蒋介石的光脑就是‘电灯泡’,里面真空,外面进不去。”
1940年秋,蒋介石送来名片,用委员长的名义请他赴宴。马寅初对来人说:“委员长是军事长官,我是个文职,文职不去拜见军方!再说我给委员长讲过课,他是我的学生。学生不来拜见老师却叫先生去拜见学生,岂有此理!他如真有话说,叫他来找我!”
蒋又派人游说:“委员长说了,您是他的老前辈,既是老师,又是浙江同乡。委员长推荐您任财政部长,或者是中央银行行长。”马寅初笑道:“你们想弄个官位把我嘴巴封住,办不到!”来人说:“那么,请马老先生买些美钞吧,政府批给您一笔外汇,这可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啊!”马寅初答道:“不,不!这种猪狗生意我不做!我不去发这种国难财!”来人只得灰溜溜地走了。
马寅初最终惹恼了蒋介石,于1940年12月6日被捕,先后囚禁在贵州息烽和江西上饶。在社会舆论压力和中国共产党的营救下,于1942年8月出狱,但仍被软禁在歌乐山上,限制与外界接触。
马寅初作狮子吼
马寅初因为揭露四大家族而被舆论形容为“马寅初作狮子吼”。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马寅初发表《长期抵抗之准备》一文,批判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及“攘外安内”政策。1934年,针对引发物价大混乱及对外金融政策失当问题,马寅初在立法院会议上激烈责难财政部长孔祥熙。
1946年,当李公朴、闻一多惨遭国民党特务暗杀消息传来,马寅初愤怒万分,写了遗书,告别大家,孑然一身穿蓝布长衫,赴南京中央大学讲演。当讲到物价飞涨时,指名道姓地抨击蒋介石,痛斥孔、宋贪污,要求开征“临时财产税”,重征发国难财者的财产来充实抗日经费。字字句句铿锵有力的演说,矛头直指“四大家族”。
1947年5月23日,上海大、中学校学生为了声援南京“520惨案”,举行罢课。当时在中华工商学院执教的马寅初,毅然贴出一张声明:“本教授遵照上海市学联罢教一天。”接着又准备到南京演讲,揭露国民党发动内战,出卖民族利益等罪行。据说有人威胁说:“马寅初敢去演讲,就干掉他!”他仍旧不顾个人安危,只身前往南京,临行给家属留下了遗嘱。
1947年冬天,马寅初在学校小礼堂做演讲。会前,发现校内有特务跟踪,马寅初从容不迫走进会场,义愤填膺地说:“我晓得人群里面就有特务,正用手枪瞄准我的胸膛。我不怕!怕就不会到这里讲话了。我反对国民党贪污腐化,反对蒋介石的独裁……我不要当‘立法委员’……有人骂我当学生尾巴,有人却当了美国人的尾巴,那才是可耻的……”会场上报以暴风雨般的掌声。
错批一人,误增三亿
1954年9月,马寅初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作为人民代表,他走遍大江南北,发现婴儿绕膝,生育失控,深感人口问题严重。从1955年起,马寅初对中国人口问题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1957年3月,在最高国务院会议上,马寅初就“控制人口”问题发表自己的主张。1957年4月27日上午,马寅初又在北京大学作了“人口与节育”的报告,几经修改,以《新人口论》为题,作为提案,正式提交全国人大一届会议。
马寅初曾斩钉截铁地跟毛泽东讲:“中国人口太多是因为农村晚上没有电!”毛泽东回答:“你马寅初生了七个子女,是不是你家晚上也没有电啊?”马寅初满面通红,无言以对。
在随后到来的大批判、大围攻面前,他公开声明:“我虽年近80,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枪匹马出来迎战,直到战死为止。”又说:“因为我的理论有相当把握,不能不坚持,学术的尊严不能不维护,只得拒绝检讨……不怕油锅炸,即使牺牲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
1960年,《新建设》1960年1月号,发表了马寅初《重申我的请求》,文章称,“过去200多位先生所发表的意见多是大同小异,新鲜的东西太少,不够我学习。”同年1月,马寅初请辞北京大学校长职务。
响当当的一枚“铜豌豆”
北大老校友回忆当年初入北大,听马校长讲话的情形,他们的感觉是“有一股扑面而来的热情和不加修饰的真率”。董桥曾经撰文,让今人“学学马寅初的硬朗”。
郭沫若曾经称赞说:“你这个马寅初啊,可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爆的响当当的一枚‘铜豌豆’。”当时舆论界认为:“今日马寅初先生在中国经济学界的声望和地位,可与过去文学界的巨人鲁迅相比。在争取国家自由、民族解放的过程中,马寅初与鲁迅一样,遭受着恶势力的仇恨,但却雄视阔步于各种压迫之下,始终敢说,敢笑,敢怒,几十年来态度一贯。”
1979年7月中旬的一个上午,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李贵,走进了北京东总布胡同32号宅院,拜访住在那里的马寅初。会见是在马寅初的卧室里进行的,马寅初坐在单人沙发上,他的夫人和儿女围坐在旁边。
李贵说:“今天我受党的委托通知马老,1958年以前和1959年底以后这两次对您的批判是错误的。实践证明,您的节制生育的新人口论是正确的,组织上要为你彻底平反,恢复名誉……”马寅初当即兴奋地回答道:“我很高兴!”20多年的是非终于澄清,冤案终于平反。此时,马寅初已经98岁了。
1982年5月10日,马寅初肺炎复发,病逝于北京医院,遵其遗愿,部分骨灰送回家乡浙江嵊州,安葬于仙岩镇下王舍村母亲王太夫人墓旁。在他的葬礼上,有人送上这样的挽联,“老师在旧社会不畏强暴,敢怒敢言,爱国一片赤子之心,深受同人敬重;先生为新中国严谨治学,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不屈不挠,堪为晚辈楷模。”
如今,重庆大学校园内,有座绿色琉璃瓦作顶的六角亭,名“寅初亭”。亭子不大,经数十年风雨愈加显得沧桑,看上去极寻常,然而在重大师生心中,却是光芒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