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 毕生行径都是诗(1 / 1)

徐志摩/1897—1931/ 原名章垿,字槱森,曾经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等,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代表作有《志摩的诗》《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1931年11月19日早晨8时,徐志摩迫不及待地搭乘了一架中国航空公司京平线的济南号飞机,飞往北平。他本来打算18日,乘张学良的福特式飞机回北京,临行前,张学良通知他因事改期。但徐志摩要赶着参加好友林徽因19日晚上在北京协和小礼堂向外国使者作的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讲演,因而匆匆改换了第二天早晨的另一班飞机。

徐志摩此次离开前,曾与妻子陆小曼发生了摩擦。大约一周前,徐志摩回到上海家中时,夫妇俩一见面就吵架。据郁达夫回忆说:“当时陆小曼听不进劝,大发脾气,随手把烟枪往徐志摩脸上掷去,志摩连忙躲开,幸未击中,金丝眼镜掉在地上,玻璃碎了。”登机之前,他给陆小曼发了一封信件,信上说:“徐州有大雾,头痛不想走了,准备返沪。”但最终他还是走了。

飞机抵达济南南部党家庄一带时,忽然大雾弥漫,难辨航向。机师为寻觅准确航线,只得降低飞行高度。大概中午12∶30,飞机撞上了白马山(又称开山),当即坠入山谷,机身起火。机上连同徐志摩共3人,都刚届35岁,无一生还。

毕生行径都是诗

当天驱车前往南苑机场等候的梁思成,一直等到下午4∶30,仍不见飞机的踪影,只好返回。林徽因预感事情不妙,立即打电话告知胡适。胡适经过多方打听,终于在第二天中午得到了徐志摩遇难的确切消息。

噩耗传来,陆小曼感到“天垮了,地陷了,世界进入一片黑暗”。林徽因在得知消息后,两眼发黑,双腿一软,当场昏倒在地。22日下午,受北平学界同人委派的梁思成、张奚若、沈从文等人,于不同地点赶到济南白马山,收殓徐志摩的遗骸。梁思成带去了他与林徽因专门赶制的小花圈以示哀悼。

按照林徽因的叮嘱,梁思成专门带回一小块失事的飞机残骸。此后的岁月里,这块飞机残骸被黄绫仔细地扎着,一直挂在林徽因卧室的墙壁上,以表达对徐志摩的永久怀念。

徐志摩遇难后,纷纷有人兴文作诗追祭,曾有言“徐先生之死,等于除东三省之外,我们又失去了一省”。胡适牵头,组成编辑委员会,将徐志摩已发表的作品和未发表的手稿、书信、日记全部搜集,编成《徐志摩全集》。

蔡元培为其写挽联:“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

理想中的革命

徐志摩是徐家的长孙独子,自小过着舒适优裕的公子哥的生活。沈钧儒是徐志摩的表叔,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琼瑶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

在北方上大学的两年里,他的生活增添了新的内容,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因素。在这高等学府里,他不仅钻研法学,而且攻读日文、法文及政治学,并涉猎中外文学,这又燃起他对文学的兴趣。他广交朋友,结识名流,由张君劢、张公权的介绍,拜梁启超为老师,还举行了隆重的拜师大礼。

他亲身感受了军阀混战的场景,目睹屠杀无辜的惨象。他厌恶这“抹下西山黄昏的一天紫,也涂不没这人变兽的耻”的社会,决计到国外留学,寻求改变现实中国的药方,实行他心中的“理想中的革命”。

甜蜜的洗礼

1918年8月14日,徐志摩怀着“善用其所学,以利导我国家”的热情,离开北大,从上海启程赴美国留学。后来,出于对罗素的仰慕,他前往英国住了两年。在康桥的这段生活,对他的一生的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他思想发展的转折点。

徐志摩忘情于康桥,沉迷于大自然,乃是因为他以为现实社会是丑陋的,生活是痛苦的,只有大自然是纯洁的,美好的。为要救治这个社会和人们,医治当前生活的枯窘,最好的办法是:离却堕落的文明,回向自然的单纯。只有接近自然,才能回复人类童真的天性,社会的病象就有缓和的希望。

他诗兴大发,写了许多诗,“心灵革命的怒潮,尽冲泻在你(指康桥)妩媚河中的两岸”。他崇拜的偶像不再是美国的汉密尔顿,而是英国的雪莱和拜伦,他“换路”走入诗人的行列。

“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洗礼”,他深深感到“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地淹入了你的性灵”。《再别康桥》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 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

此时,他的个人生活“照着了一种奇异的月色”。

不可教训的个人主义者

徐志摩是一位在文坛上曾经活跃一时并有一定影响的作家,他的世界观是没有主导思想的,或者说是个超阶级的“不含党派色彩的诗人”。作为新月派的一个主要诗人,他的诗歌有着相当鲜明的独特风格。

他在康桥接受资产阶级的贵族教育,接受了“吸烟的文化”,也接触了各种思潮流派。在这个时期,孕育了他的政治观念和社会理想,胚胎了他的自我意识—理想主义,他自己要成为一个“不可教训的个人主义者”。

他大量作诗,调子清新,情绪高扬,饱含“青春的呼唤,燃点着希望灿灿”。“居住在真生命的最高峰”,这时诗情汹涌暴发的情景,在他的题为《草上的露珠儿》一首长诗中有所反映。

徐志摩开始多方探求新诗的形式,诗式比较多样,但尚未定型,有自由体、新格律体,也有西洋诗体,甚至还有无标点诗,但讲求音韵、节奏,格式的匀称和整齐,要求“声调流利好听,形式轻盈柔美”。这正是徐志摩作诗的一贯追求。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1915年,由政界风云人物张君劢为自己的妹妹张幼仪提亲,徐志摩把从未谋面的新娘娶进了门。张幼仪端庄善良,尊重丈夫,孝敬公婆,贤淑稳重,善操持家务,具有中国传统的妇女美德。

1921年秋天,当时正在英国游学的徐志摩,认识了正在游历欧洲的“人艳如花”的“才女”林徽因。他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感到生命似乎受到“伟大力量的震撼”。

1922年3月,在张幼仪生完第二个儿子正虚弱的时候,徐志摩递上了离婚协议书。然而,林徽因并没能接受这位痴情的诗人,经过理智的思索,她与徐志摩不辞而别,和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

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诗是这样写的:“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这是徐志摩对林徽因感情的最好直白。一见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这或许,就是世俗所难理解的一种纯情。

爱、美与自由

与林徽因的感情没有结果,徐志摩而后遇到了美国西点军校的中国军官王赓的夫人、京城名媛陆小曼。1926年8月14日,中国的情人节七夕,在北京的北海公园,一场人们议论了很久的订婚仪式举行了。是年10月3日,两人举办婚礼,胡适做介绍人,梁启超为证婚人。

徐志摩的离婚和再婚,成了当时国内文化圈子里几乎人人皆知的事。婚礼那天,梁启超竟然在婚礼进行之中,以严师的姿态,引经据典大加训斥:“徐志摩,你这个人心情浮躁,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至于离婚再娶,以后务求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祝你们这次是最后一次结婚!”徐志摩听到面红耳赤,只好亲自趋前,向老师服罪,并拘束地说:“请恩师不要再讲下去了,顾全弟子一点面子吧!”

梁启超在家书中提及此事,说出了自己的苦衷:“徐志摩这个人,其实聪明,我爱他,不过此次在看着临于灭顶,还想救他出来,我有一番苦心,老朋友们对他这番举动无不深恶痛绝,我也想他从此摈见于社会,固然自作自受,无可怨恨,但觉这个人太可惜了!”恩师既然都如此骂过了,他人就不要再说什么了吧!

梁启超对徐志摩的一生影响是大的,他在徐志摩的心目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他曾在给恩师的信中这样表达:“我之甘冒世之不韪,竭全力以斗者、求灵魂之救耳度,我将在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胡适评价徐志摩的人生观是一种“单纯信仰”,“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单纯的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徐志摩最终以一种极致壮烈的姿态走到了生命末尾,却给了其他人温暖的慰藉。有人称他“温柔诚挚乃朋友中朋友,纯洁天真是诗人的诗人”,胡适、杨振声曾说,“我们有了他做朋友,也可以安慰自己说,不曾白来了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