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1904—1955/ 原名林徽音,出生于浙江杭州,祖籍福建福州。中国现当代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
1933年11月初,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年轻的萧乾经沈从文的引荐,去拜会一位有名的太太。前不久,沈从文在《大公报·文艺》上刚刚刊登了他的短篇处女作小说《蚕》,来信说有位“绝顶聪明”的小姐很喜欢这篇小说,邀请去她家吃茶。
萧乾仔细地穿上了平时最珍惜的衣服,一件新洗的蓝布大褂,一双旧皮鞋擦了又擦。吃过午饭,他先骑自行车来到沈家。紧接着,他便“羞怯怯地”跟着沈从文,一起跨进了北总布胡同林徽因那有名的“太太的客厅”。
萧乾早先听说林徽因得了很严重的肺病,还经常得卧床休息。然而见到林徽因的时候,只见她穿了一身骑马装,神采奕奕,丝毫看不出病人的模样。“你是用感情写作的,这很难得。”林徽因见面的第一句话,给了萧乾很大的鼓舞。
那天聚会现场,还有梁思成和金岳霖。他俩只是坐在沙发上吧嗒着抽烟,很少说话—林徽因说起话来,别人几乎是插不上嘴的,只有点头称赞的份儿。林徽因健谈,从不拐弯抹角,模棱两可,却又不是一般妇人的闲言碎语,而常是有学识、有见地、犀利敏捷的批评。
萧乾被林徽因过人的艺术悟性深深折服,后来常想:倘若这位述而不作的小姐能像18世纪英国的约翰逊博士(Dr.Johnson)那样,身边也有一位詹姆斯·鲍斯威尔(James Boswell),把她那些充满机智、饶有风趣的话一一记载下来,那该是多么精彩的一部书啊!
太太的客厅
自从梁思成和林徽因搬进北总布胡同的四合院后,由于夫妇二人所具有的人格和学识魅力,很快围聚了一批当时中国知识界的文化精英,如徐志摩、金岳霖、张奚若、陈岱孙、胡适、朱光潜等。常常是在星期六的下午,这些学者与文化精英陆续来到梁家,品茗坐论天下事。
林徽因“喜欢热闹,喜欢被人称羡”。据说每逢相聚,风华绝伦、才情横溢的林徽因思维敏捷,擅长提出和捕捉话题,具有超人的亲和力和调动客人情绪的本领,使众学者谈论的话题既有思想深度,又有社会广度,既有学术理论高度,又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可谓谈论古今,皆成学问。
随着时间的推移,梁家的交往圈子越来越大,逐渐成了20世纪30年代北平最有名的文化沙龙。这个备受世人瞩目的地方,曾引起过许多知识分子特别是文学青年的心驰神往,像萧乾这样的年轻小伙子,一旦承蒙召见便受宠若惊了。
与林徽因过从甚密的作家李健吾曾对林徽因的为人做过这样的描述:“绝顶聪明,又是一副赤热的心肠,口快,性子直,好强,几乎妇女全把她当作仇敌。”冰心曾写过一篇名为《我们太太的客厅》的小说,字里行间直指林徽因的会客厅,其用“温婉伴着调侃的”笔调,刻画了一种“虚伪、虚荣与虚幻的”鲜明色彩。
此文写毕于1933年10月17日夜,从10月27日起在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开始连载。此时,林徽因与梁思成、刘敦桢、莫宗江等人赴山西大同调查研究古建筑及云冈石窟结束,刚刚回到北平。林徽因恰好从山西带回来一坛“又陈又香的”山西醋,立即叫人送给冰心吃用。
用一生去回答
林徽因之父林长民是段祺瑞内阁中的司法总长,而梁启超做过熊希龄内阁的司法总长、段祺瑞内阁的财政总长。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结合在当时可以说是新旧相兼,郎才女貌,门第相当。
1924年9月,两人一起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学习,均从三年级课程读起。梁思成在美术学院建筑系,因建筑系不收女生,林徽因即注册在美术系,林徽因注册的英文名字是Lin Phyllis Whei-Yin。她选修了建筑系的主要课程,实现了自己的志愿。
1928年3月21日,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渥太华梁思成姐夫任总领事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婚前,梁思成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林徽因回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
中国一代才女
沈从文眼里的林徽因是“绝顶聪明的小姐”,晚一代的萧离则称林徽因是“聪慧绝伦的艺术家”。费慰梅认为,林徽因“能够以其精致的洞察力为任何一门艺术留下自己的印痕”。
林徽因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翻译等方面成就斐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几乎标志了一个时代的颜色,出众的才,倾城的貌,情感生活也像一个春天的童话,幸福而浪漫。
1931年4月,林徽因的第一首诗《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以“徽音”为笔名,发表于《诗刊》第二期。以后几年,她先后发表了几十篇作品,多数是以个人情绪的起伏和波澜为主题,探索生活和爱的哲理。诗句委婉柔丽,韵律自然,受到文学界和广大读者的赞赏,奠定了她作为诗人的地位。
1934年4月5日,林徽因在《学文》一卷一期发表了著名的诗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明艳了很多人的心灵。
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
1921年,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留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林徽因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后来才发现,自己对徐志摩只是崇拜,并无爱情。
而徐志摩也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对她评价甚高。之后,他们一起组织新月社活动,一起演戏,并常有书信来往。林徽因曾登台演出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剧《齐德拉》,饰演主角齐德拉公主,台词全用英语。她流利的英语和俊秀的扮相,在文艺界留下深刻印象。
1924年泰戈尔访华期间,徐志摩和林徽因共同担任翻译,之后徐志摩陪同泰戈尔去了日本,林徽因和梁思成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当徐志摩与林徽因再次见面的时候,已是4年之后,这期间,林徽因已嫁给梁思成。
1931年11月19日,准备参加林徽因演讲会的徐志摩遭遇坠机事故遇难。他对林徽因的影响很大,是她文学道路上的引路人。多年以后,林徽因曾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
另外一位跟林徽因交往密切的,便是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金岳霖了。在所有关于他的逸闻趣事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他终生未娶,而所有人的理解都比较一致,那就是他一直恋着林徽因。
金岳霖从青年时代起就饱受欧风美雨的沐浴,生活相当西化,身高一米八几,极富绅士气度。金岳霖在晚年回忆说,他还是通过徐志摩认识林徽因的。后来,金岳霖干脆卷起**那张“狗皮褥子”,提了锅碗瓢盆,搬到东城北总布胡同三号“择林而居”了。
据说金岳霖的生活很讲究,他家的厨师做面包做得好,每天早上就给林徽因家送过去,没事了就到梁家一起喝茶聊天。这样交往久了,两个人就互相有了爱慕之心。
大概是1932年夏天,梁思成从河北宝坻考察古建筑回来,林徽因很沮丧地告诉他:“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梁思成痛苦地思考了一晚上,第二天告诉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我祝愿你们永远幸福。”
林徽因后来又将这些话转述给了金岳霖,金岳霖回答:“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从此,三人终身为友,乃至后来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金岳霖曾给费慰梅写信说,“我离开了梁家就跟丢了魂一样”,但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爱了林徽因一生。
人间四月天
1953年5月,梁思成为了保护北京的牌楼,与时任北京市市长的彭真发生了激烈冲突。其后不久,在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局长郑振铎邀请文物界知名人士参加的欧美同学会聚餐会上,林徽因与负责拆迁工作的北京市副市长吴晗也发生了一次面对面的冲突。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回忆道:“她(指林徽因)指着吴晗的鼻子,大声谴责。虽然那时她肺病已重,喉音失嗓,然而在她的神情与气氛中,真是句句是深情。”
随后,林徽因的病情急剧恶化,最后拒绝吃药救治。她曾绝望地问道:“为什么经历了几百年的战乱和沧桑,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还能从炮口下抢救出来的古城,反而在新中国的和平建设中要被毁弃呢?为什么我们在博物馆的玻璃橱里精心保存几块残砖碎瓦,同时却把保存完好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建筑拆得片瓦不留呢?”
1955年4月1日6时20分,北京明媚的四月天,林徽因病逝于同仁医院,享年51岁。追悼会上,金岳霖和邓以蛰联手写了一副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在金岳霖心里,林徽因永远像人间四月天,灿烂而美好。
她的遗体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墓碑下方有一块刻着秀丽花圈的汉白玉。这原来是为天安门前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雕饰试刻的一个样品,如今作为一篇独特的无字墓志铭,陪伴着它的创作者林徽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