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维持“老好人”形象而忍耐到极限的E先生(1 / 1)

向上认知 古川武士 531 字 1个月前

E先生今年四十五岁,从事法务工作。如果有人请求E先生办事,他总是无法拒绝。他非常不想被别人讨厌,所以看到别人有困难时总是无法拒绝,接手的工作越来越多。即使自己很忙,也不好意思拒绝,最后发现自己总是一个人加班到深夜。

此外,因为无法拒绝别人,他还成了公司聚会的筹备人员、社区自治会的工作人员和家校委员会的干事,事务越来越多。

最近,因为工作太多,他常常无法履行对家人的约定,妻子很不高兴。他非常希望能改变这种先人后己的思维方式。

其实,一旦产生了“忍一忍就好了”这种想法,就会一发不可收拾。当累积的忍耐达到顶峰时,极限就会到来。

E先生之所以陷入恶性循环,是因为他总是自我牺牲,不为自己争取利益。适度的忍耐在人际关系中是必要的,但是过度自我牺牲必然会引发问题。

从表面上看,E先生做这些事的原因是“不想惹对方生气”“看到别人有困难,所以想帮助别人”。但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是“想做个好人”“想被别人表扬”“不想被讨厌”。

保护心理分界线,让自我领域不被侵犯是很重要的,但E先生似乎没有做到。为了应对其他部门的临时咨询,E先生加班到晚上十一点,结果没有实现早起这个目标。其他部门的负责人下午五点突然请求E先生紧急调查某个事项,E先生认为,如果不赶快做完,对方会被上司责骂。因为不希望对方被责骂,他立刻开始处理。结果,同事总是找他做“今天必须做完的工作”,产生了恶性循环。

E先生承担大量紧急工作的真正原因是他的自我领域的边界线非常不明确。他给其他部门的负责人留下了他“无论何时都能处理工作”这个印象。如果他是在自愿的情况下做这些紧急工作的,确实能得到很好的工作成果。但是,如果现在的状况让他很不满,就应该设置明确的边界线。

拥有明确边界线的人具备以下认知:

·下班后是属于自己的自由时间。

·如果需要加班完成突发性工作,必须有明确的理由。

·我不是打杂的人。

·只有珍惜自己的时间,才能珍惜他人的时间。

自己的认知会设置心理边界线,影响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其他部门的负责人并不会对所有人提出类似的不合理要求,这就是证据。他无意识地暴露了自己的边界线,对方认为他可以做到,所以才会提出请求。

当然,只顾自己的人无法好好完成工作,我们需要一些灵活变通的能力。但如果没有规矩,我们的情绪会被扰乱,累积的压力也会变大,最终引发暴饮暴食、家庭关系破裂等问题。

所以,我建议大家设置一些应对他人的规矩,形成认知,保护好自我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