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中的基础认知是多种多样的。接下来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消极认知,希望能够帮助你探寻自己的认知。
认知1:“没有人爱我”
表现为“展现真实的自己就不会被爱”“觉得自己被排挤了”“做事前会刻意想一下别人的反应”“做事的时候会主动迎合他人的期待”。
听起来这些认知可能有些极端,但有不少人在心底这样贬低自己,控诉自己没有被爱的经历。结果就是,无法接受真实的自己,导致产生自我否定的想法。
认知2:“我很差劲”
这种认知产生于和他人的比较中。当你和他人进行比较,就会产生优劣之分。在童年时期面对优秀的兄弟姐妹或同学时,一旦因为某些事情感到自卑,就会形成这种认知——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需要通过他人而不是自己去认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例如,童年时期觉得自己不如姐姐能力强,这种认知会在自己步入职场后不断被夸大解释为“我能力不足”“我很差劲”“我的原则很容易动摇”“遇到令自己不愉快的事情也要忍着,不能表现出来”。而且,拿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进行比较,更容易让自己沮丧。
认知3:“我做不到”
有些人倾向于将所见所闻和经历过的事情放在心里消化,并且形成一套有自己见解的独立思想体系,框架感很强。
这种认知可以用“马戏团里的大象”这个例子来进行说明。
马戏团里的大象即使被很细的绳子拴住也不会逃跑。它们已经放弃了逃跑。
这是因为它们在还是幼象的时候,曾经多次试图拉扯绳子逃跑,但都没能成功逃脱。现在即使体形变大了,能够轻松地挣脱绳子,它们也不再有逃跑的念头。这就是“习得性无力感”。
如果你曾经像马戏团里的大象一样,尝试过许多次都没有成功,就很容易产生“我做不到”这种认知。特别是童年时期体弱多病、在学校受欺负等经历,更容易让人产生这种认知。
拥有这种认知,长大后面对自己想挑战的梦想或者被上司委派新的工作任务时,就会涌现出“这么难的事我根本就做不到”等想法,还会产生缺乏自信的无力感。
认知4:“不完美就没有价值”
“不完美就没有价值”这种认知是一种带着偏见的美学观点。用0分和100分这两个极端的标准来对事物进行判断,会成为我们挑战新鲜事物的阻碍。
学校教育一直以对或错为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所以,我们倾向于注重消除弱点,而不是发展优势。此外,社会上也有一种讨厌错误的风气。
但事物没有那么简单,不能单纯用“对或错”“0分或100分”“好或坏”来判断。如果总想着不完美就没有价值,容易导致自我否定。
认知5:“不能被人讨厌”
与家人、同事、朋友维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过度在意他人的评价,不敢被人讨厌,不敢被人批评,不敢被人拒绝,就无法过上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还会极度缺乏安全感,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认同。
一个常见的例子是,虽然想跳槽,但是因为担心被上司责备或者被同事当作叛徒而无法行动。这是典型的“不能惹对方生气”“不能被拒绝”认知。
认知6:“不能信任别人”
童年时期被霸凌过、被朋友背叛过、被同学说过坏话的人很容易产生“不能信任别人”“别人会背叛自己”等消极认知。这样的认知可能会让人无法对爱人产生深厚的感情,无法信任下属,无法在遇到困难时向别人求助。
认知7:“不能浪费时间”
是不是很多人都有过“快到约定的时间再出发”“早五分钟出门就能赶上了”等想法呢?很多抱有这种想法的人觉得早到会浪费时间,所以最后一刻才出门。他们认为早到是浪费时间,恰好赶到才是最高效地利用时间的方法。
但是,如果你因为时间紧张而走错路,或者因为迟到而损害了自己的信誉,就会得不偿失。
以上这七种消极认知有没有和你的情况相符的呢?第40—42页列出了其他常见的消极认知。
要点
审视自己心中是否有这七种具有代表性的消极认知。
①如何看待自己——对自己的认知
②如何看待他人——对他人的认知
③如何看待世界——对世界的认知
④应该这样——理想规则
⑤不能这样——禁止规则
⑥A就是B——夸大解释法则
⑦A会导致B——结果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