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写过一篇答读者来信,给面临高考选专业的读者提了个建议——尽量挑专业壁垒强一点的、偏理科一些的专业。
不过这就带来了新的一个问题,好多朋友来信问我:小西,要是我已经上了文科的“贼船”,那可咋办呢?
好吧,今天我就再补一篇文章,说说这个事情——文科到底是不是一个“坑”?如果你不幸掉到了这个“坑”里,那你该怎么安慰自己,提振自己的信心?
照例先从这样一位读者朋友给我的留言谈起,她的来信是这样的(有改动):
小西:
您好!
我是一名普通本科学校的文科生,今年大四了,眼下正在考研,报了一个文学类专业,虽然第二轮复习还没结束,但最近总觉得这条路走得没希望、没意思。前两天,合租的一位理科女生说了两句话刺痛了我:“你们不就是背书吗?”“就靠资料的阐述,又没有创新性见解,也能拿够分。”我听后很郁闷,但想想也是,本科没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现在又去考研,只是为了那个学历,如果考不上就去卷下一届,但考上了,也不过就是继续生产学术垃圾罢了。
可又能咋办呢?我观察到我身边的人乃至整个文化传媒学院的同学们,也几乎都在准备考研,要不然就是考编。大家似乎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出路。
我想问,你怎么看待普通本科学校的文科生?现在文科的招生人数是不是过于多了?
一位困惑的文科女生
我是这样回复她的。
这位同学:
你好!
首先,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文科生肯定是有用的,即便出身普通本科院校,只要你努力,你的将来也未必比讽刺你的那位理科妹子差。事在人为。
至于“文科的招生人数是不是过于多了”,这个问题对你没什么意义,因为严格说来,目前中国大学几乎所有专业的招生人数都过多,你在大学校园里看到的大多数同学毕业之后都会为找工作发愁,不论专业。而这种事儿你改变不了,所以也不用去操心。还有你强调的“普通本科学校”,这事儿其实你也不用太在乎,就像我以前在一篇文章中说的,中国国内各个大学之间的差距,真没有那么大。
简要地答完之后,下面我详细解答一下你的第一问:学好文科,在未来,为什么一定会有前途。
其实你“大学文科没学到啥”的苦恼,我在大学的时候也经历过,而且应该比你的更刻骨铭心。我大学的时候找了个女朋友,是我中学时的班花,追了很多年才追到手的。男生嘛,心仪的女生多看他一眼,他连俩人孩子叫什么名字都能给想好了。我当时也自然在为两人的未来做规划。但我一旦真正规划起来,却发现不行,我大学理转文,进了历史系,而这个专业实在太不好找工作。我的那些师兄师姐——就像你在提问中说到的,毕业后不是考研,就是考编,出路也很窄很窄。像你一样,我也会遇到很多他人不解的嘲笑:“你转文科干吗啊?”“你学的这些东西,将来有啥用?”
于是,我对未来很焦虑、很绝望,这种焦虑和绝望的情绪传染到我平素的言行举止中,对我的性格的影响是毁灭性的(我觉得大部分正常女性应该都喜欢自信、有担当的男人,没人会喜欢三天两头问“我养不起你咋办”的焦虑狂)。如此三弄两弄,就把我的恋情搅黄了,然后就是一个大学生失恋之后的那些常规戏码:以头抢地、黯然神伤、酩酊大醉、形容枯槁、长期颓废、怀疑人生……
但今天,当我坐在电脑桌前,穿着睡袍、泡上一杯咖啡,哼着小曲、敲着键盘跟你回忆这些事时,我突然觉得当初的我是幼稚可笑的,为一个杞人忧天的理由错失了自己的一段精彩人生:是的,大学之后,我其实很顺利地找到了一份还算满意的工作。
而如今的我,在微信公众号上写写稿子,收入虽然说不上特别丰润,但养家糊口好歹还是没有问题的,并不会与我大学时代很多“好专业”的理科朋友拉开“霄壤之别”的差距。更重要的是,我觉得我现在这份工作是最有意义的,最能让我感觉到人生的价值的。
有一天,我跟一位出版社的编辑朋友交谈,她说:小西,你加油,中国现在特别缺好的人文素养普及类书籍,你用心写就行,将来一定是不愁卖的。
当然,我知道她这样说有客套的成分,但她传达的意思显然是明确的:当今时代,我们其实急需真正的文科生——好的文科生。那么,我能有今天这番际遇和随之而来的思想转变,是不是运气或者(有点不谦虚地说)个人努力使然呢?我用心思考了一下,觉得可能有这些因素的影响,但绝对不是关键。
我自感最为“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的一年是2012年,那会儿微信公众号已经悄然上线。在微信公众号这个东西出现之前,我们那批大学同学压根儿想不到,文科生能靠自己写写文章,就获得读者的青睐、打赏,并以此维持生计。因为在此之前,若想“吃笔杆子饭”,你就只能去报社等传统媒体,或者青灯古卷地写个大部头,期待能被出版社看上,出书挣点版税。微信公众号的出现,流量打赏模式的成形,让大批能够熟练进行文字表达的文科知识分子,第一次在经济上开始“直立行走”。随后那几年,在鲶鱼效应的搅动下,各个平台都开始争抢优质作者,“文科生”里出了一批像六神磊磊、言九林这样的大V。你知道现在这些顶级“文科生”们有多么名利双收么?在这个圈子里,只要你肚子里有货,笔下能流畅地表达,就真的能够养活自己,而且过得还很不错。甚至,即便你没有那么大的才华也没有关系——你知道现在中国有多少顶流大V有他们自己的工作室吗?你知道这些大V非常需要一些靠谱的文字或知识助理吗?这是个很抢手的职业。就连我,一个刚写了微信公众号一年的人,也常常感觉自己的精力不够用,等到经济和时间允许了,我也想招一个好的助理来帮帮我。
那些大公司、大企业,对文案功底扎实、口头表达能力强的人才的需求其实同样巨大。互联网革命是一场交流的革命,会交流者在其中一定最有饭吃。而这场革命迟早会把所有人都卷进来,只要你有相关的才能,你就能得到一份精彩而不辜负你的工作。这是比“个人奋斗”更重要的历史大势。所以,你知道我现在最后悔的是什么吗?是我当初为什么要那么焦虑、迷茫、痛不欲生;是我没有将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知识;是我毕业后为什么贪图安逸,选择了一份“有编”“有体制”的工作把自己“养起来”。如果我当年在大学时能再多读一点书,在毕业后能早一点“入局”,没有错过微信的几个风口期,那么我能做到的也许会比现在好很多。换句话说,我真正应该后悔的,不是当年“弃理从文”这条路,而是既然选了这条路,为什么没有更加坚定、更加勤奋地走下去,为什么要在焦虑、犹疑和他人的嘲笑中浪费了太多时间,为什么没有练一身更好的本领。这是我的教训,希望你能吸取。停止无用的焦虑,别管那些嘲笑,好好学习,因为你不知道机遇什么时候会来敲门。
当我们不再被“文科生”这顶帽子压得抬不起头来,抬头看清历史大势后,你会发现,即便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看,文科和理科到底哪一个更“吃香”,也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
德国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曾在他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公元前300年之间,在亚欧大陆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所发生的人类文明的重大突破被称为“轴心时代”。那一时期,在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在古印度有释迦牟尼;在古代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并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让亚欧大陆各地不约而同地进入“轴心时代”呢?历史学者们研究了半天,目前得到的最令人信服的答案居然是——技术停滞。
人类文明从距今一万年前的新仙女木期开始爆发,到公元前一千年左右为止,劳动效率一直是在不断提高的。在不到一万年的时间里,人类学会了耕种、驯化各种家畜、过定居生活,建立城市、开展贸易。科技从新石器时代一路狂奔,发展到了晚青铜器时代。但到了公元前一千年左右,亚欧各主要文明都遇到了一个坎,那就是青铜时代与铁器时代之间的鸿沟。
其实在很多文明当中,铁器最早的出现时间比青铜器晚不了多少,但炼铁这门技术对人类来说真的是“易学难精”。炼钢所需要的高炉、焦炭、渗碳、热处理、冷处理等工艺都特别精深而复杂。相比于青铜的低垂之果,人类爬铁器这棵“科技树”,一直爬了两千多年,甚至直到工业时代,炼钢还是技术前沿。一直到最近几十年,炼钢才成了所谓的“落后产能”。但你想象一下一千年前的青铜器时代的人类,这玩意儿他们是玩不转的,想要跨过这个技术门槛,你必须形成规模更庞大的协作组织,并准备一系列的技术和社会前提。而在具备这个条件之前,人类只能被卡在门槛上。那怎么办呢?只能“内卷”呗。所以,在那一千年里,你会发现亚欧大陆各地都是乱世,中国有春秋战国,印度是列国时代,古希腊是斯巴达与雅典的修昔底德陷阱,总之各文明内部都在打架。
但这种技术的停顿与社会的普遍焦虑,反而催生了“轴心时代”。因为在技术的停顿期,个体、群体之间互相比拼的,就不再是“我有某项技术,你没有,所以我可以碾压你”,而是一些别的东西——你的社会组织度如何、你文明的向心力怎样、你的思想能否影响和说服更多的人跟从你。这些东西是什么?说白了,就是今天我们所谓的“文科”。从这个角度讲,你会发现无论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还是同时期希腊的思想爆发,底层逻辑都是一样的。
科技和人文是人类的两条腿,当技术的那条腿独自前行不动时,就轮到人文的那条腿开迈了。其实直到近代,这个规律也是一样的:从人文上的文艺复兴,到科技上的地理大发现、火药革命,再到人文上的思想启蒙,再到科技上的工业革命。科技和人文的交替爆发和演进是不可偏废的。而很多中国人总会忽略这个问题——孔子之后,因为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用不明显,我们曾长期“重文轻理”,到了鸦片战争,被西方洋枪洋炮教育了以后,又转而“重理轻文”。
19世纪末,中日两国一起向西方派留学生,中国人去了只学造船、造炮、造火车,日本留学生却同时也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律甚至文学,德国首相俾斯麦见了这种情况之后,就预言“日本渐强,中国渐弱”。后来,俾斯麦这个预言果然应验了。一个文明,理科缺课当然不行,文科缺课问题其实更加严重。
2021年,日本在万元大钞上换下福泽谕吉,换上涩泽荣一,请注意,这两位可都是文科生。但之后我们非但没有重新重视和尊重文科教育,反而越发在重理轻文的道路上一路狂奔。这个现象是由两方面造成的。一方面,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欧洲掀起的技术革新浪潮,所开启的的确是一个“理工时代”。而另一方面,中国在这个浪潮的前期,理科的确“缺课”非常严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到了但凡引进点西方新技术就能带动发展的地步。如此,内外的大势就共同造就了理工科比文科吃香的局面。但这个局面,不是没有终结之日的,眼下,从内部看来,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中国对西方的科技追赶,其实已经逐渐接近尾声了。而从世界大势上看,我们未来所面临的可能也是一个技术的“大停滞”。
所以,当今的世界,其实有点像“轴心时代”来临之前的世界——人类科技这条腿迈得已经差不多了,可能又要轮到人文这条腿开始迈动了。所以,文科在未来的时代是有前途的,我敢肯定,中国目前学文的人,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未来国家会为有基本人文素养和训练的人太过稀少而发愁。
可我也要提醒你,虽然文科生在未来有前途,但你是不是一个合格的文科生呢?这是另一个问题。作为一个理转文的人,我的感觉是:真正的“文科思维”其实是一种比“理科思维”更难学的存在。如果说理科思考的是怎样理解物、改造物、利用物,那么文科所思考的就是人应该怎样理解人、打动人、影响人。人比物复杂,所以文科比理科更复杂。
你在提问中说自己大学四年好像没从文科中学到什么,你的这种困境我是能体会到的——从你的来信里。你一定已经注意到了,我在文前列的那个问题并不是你发给我的那个提问。
其实你的提问原文是这样的:
西老师,你怎么看待普通本科学校的文科生?文科的招生人数是不是过于多了?我今年大四,自己和身边人乃至整个文化传媒学院的学生多数都在准备考研和考编。
我自己是文学类考研,第二轮还没背完,喜提合租理科女生“你们不就是背书吗”和“就靠资料的阐述,又没有创新性见解也能拿够分”的质疑。想到自己也确实分析不出来什么特别的,纯属为了学历和同赛道差不多的人竞争,考不上就去卷下一届,考上了就开始努力生产学术垃圾,觉得很没意思。
老实说,看完这个问题之后,我有点晕。因为你的文章不仅分段不合理,而且叙述还有点乱。请对比一下你自己的这个提问和我帮你改过之后的提问。你会发现两者传达的信息几乎没有改变,但逻辑结构是完全不一样的:你的提问,是先抛出了问题,然后做了一句自我介绍,而后又说了说大趋势,而后又插叙了一段“理科女生”对你的质疑和你的反思,最后又回到自己的切身体会和苦恼上。虽然整个提问只有短短几句话,但读后给我的感觉是非常“意识流”的,想到什么说什么,造成的结果则是陈述不够清楚,问题则显得突兀而不够有力。
你看,更好的提问方式是否是这样的呢?你应该先做个自我介绍,而后由小及大,先说你对身边人的见闻,再说对整个学院的观察,再基于这种观察得到一种“趋势”,最终基于这种趋势提出那个问题:我想知道文科生出路何在?这样一步步地说,就会给读者一种“代入感”,能跟着你的思维走,最后走到你提的那个问题上。同样的信息,差不多的字数,给人的印象会更深刻,问题也更有力——就像我给你改的那样。是的,无论行文还是说话,都要讲究逻辑感。因为逻辑感是让他人理解你并进而影响他们、打动他们的前提。对于一个以研究人为业的文科生来说,这是基本功。大学四年你别的都可以不学,但这种思维与表达应该学会,并内化为自己的一种习惯,甚至是本能。
当然,我知道,你没有学会这种本事,问题不在你身上。中国大多数高校文科教育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老师和学校几乎从不有意提示我们应该培养这种素养。很多人即便大学毕业,思考也依然无逻辑,表达无逻辑,甚至毫无逻辑地活着。就像我在某篇文章中提过的,很多中国人说话都缺乏基本的条理,说上三句话逻辑就一定散架了。而你的表达,相比他们来说,已经好很多了。
但这种现实,恰恰是“文科生”们的机会所在。你看,只要你的表达更讲逻辑,更有条理,你就会成为这个社会的稀缺品,如果你再能加上一点文采和专业知识储备,那你简直就是鹤立鸡群的稀缺人才了。将来无论是去公司、工作室帮他人打工,还是自己创业,还愁没有一个好的前途吗?于是我们又回到了我第一段给你分享的那个教训上:你唯一应该焦虑的,不是选了文科这条路,而是既然选了这条路,为什么没有更坚定、更勤奋地走下去,练一身更好的本领。那么,你现在应该怎么办呢?如果你还只是大一大二或更小,我可能会给你开一份大书单,慢慢培养更好的表达,更有逻辑的思维。但考虑到你已经大四,又选择了考研这条路,我建议你可以先别想那么多,先把考研的笔试面试都过了,等到考上了研究生,再着重培养自己的文科思维也不迟——这次只有三年,掐头去尾其实就一年时间,一定要抓紧。当然,如果你考研顺利,闲暇之余我推荐你看三本书,先预热一下。第一本是麦克伦尼教授的《简单的逻辑学》。书如其名,该书用最简洁的语言说了三个问题:逻辑是什么?怎么用逻辑思考?怎么用逻辑来表达?
第二本是亨利·马丁·罗伯特的《罗伯特议事规则》。如前所述,文科其实就是“人学”,在用逻辑厘清了你的思维后,你可以看看该书所探讨的:人和人之间该怎么样理性地讨论问题?人群之间的规则应该如何制定?这对你进一步的发展有好处。
第三本是福原正大的《未来在等待的人才——哈佛、牛津的五堂思维训练课》。你的提问中,其实隐藏了一个“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而这本书虽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解答,但至少会帮你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并理顺你的相关思路,启发你的进一步思考。
最后,我想谈一点自己的感触,读书、上大学,尤其是学文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其实就是让你能把思维理顺,“活明白”,当然还有些人不经过这番训练,也有“逻辑力”,也能“活明白”。但人生中,能活明白的人和糊涂蛋之间的博弈,一定宛如一场明眼人与瞎子的搏斗。
所以,请放宽心。如果你还没选专业的话,我当然是支持你学理,但即便你已经学了文,这其实也是一件好事,每一个方向、专业都有它的精髓,区别仅仅在于,你能否真正学明白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