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他英格兰预言家中,还有一个人声名显赫,即便是在知识发达的今天,其影响力依旧未完全湮灭,他就是与希普顿修女同时代的罗伯特·尼克松(Robert Nixon),一个来自柴郡的傻子。多数人认为他出生在韦尔罗亚尔附近德拉米尔森林边上的一户人家,父母都很贫穷。他从小学习农耕技巧,但因为无知且蠢笨而在农事上一事无成。大家都认为他疯得无药可救,对于他所说的奇怪且乱七八糟的预言毫不在意,他多数的预言也因此遗失。但他注定不会默默无闻地走完一生。后来发生了一件引人注意的事情,从此他伟大先知的地位与名声便建立起来了。
当时,他正在田地里耕作,突然间,他停止动作,并以奇怪的姿势喊着:“就是现在!迪克!现在,亨利!噢,这样做不好,迪克!噢,干得好,亨利!亨利拥有天下!”他的同伴不知该如何是好,但到了第二天,真相大白。信使捎来的消息称,就在尼克松大吼大叫的同时,理查三世在博斯沃思战役中被人杀害,亨利七世宣布即位。
没过多久,这位先知的名声就传到了国王的耳中,国王想与他会面谈一谈,于是派了信使找他。就在信使离柴郡还非常远的时候,尼克松预测到了一切。人们说,他通过超能力感知到即将到来的信使,并在恐惧的驱使下像个疯子一样跑过整个城镇,大喊亨利要派人来了,他要被带去宫廷,然后被关起来,活活饿死了。他的举动引起了轩然大波。三天后,信使如期而至,之后带着尼克松前往国王住所,这让柴郡善良的人们觉得他们的先知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当他抵达王宫时,亨利国王似乎正在为遗失了一颗昂贵的钻石而烦心。他请求尼克松提供他寻找钻石的方向。其实,这颗钻石是国王自己藏起来的,他想借此来测试这位预言家。尼克松只用了一句古老的谚语回应:“谁藏的,谁就能找到。”这让国王大吃一惊,从此深信尼克松拥有预言的能力,并命人将他的每字每句都记录下来。
尼克松居住在王宫期间,一直担心自己会被活活饿死,并不断告诉国王,如果不让他回到家乡,饿死将是他唯一的下场。亨利并没有让他受苦,且严格要求厨师满足尼克松对吃的所有要求。他过得极其享受,有那么一段时间,他看起来就像贵族家里的管家那般神气,像议员一样臃肿。一天,国王准备出去打猎,尼克松跑到大门前,跪下来求国王不要让他饿死。国王大笑,并叫来一名官员,要他在自己离开的这段时间里好好照顾先知,接着便出发前往森林。国王离开后,仆人们觉得尼克松不值得拥有这般待遇,便开始嘲弄与侮辱他。听了尼克松的抱怨,那名官员决定让他待在国王的密室里,并每天为他送上四餐,防止他再受骚扰。不巧的是,一名信使急匆匆地赶来,称国王要求官员立刻前往温切斯特,处理一件生死攸关的事情。焦急的官员立即跳上信使身后的马一路赶往温切斯特,完全忘记了尼克松。三天后,官员回来了,并终于想起可怜的先知,于是连忙赶到国王的密室,却发现尼克松正如他自己预言的那样——饿死在地上。
在尼克松的预言中,有一些已经成真,下面是与觊觎王位有关的几则:
一位伟人来到了英格兰,然而国王之子
夺走了他的胜利。
皇冠浸**在贵族的鲜血中,北方将群起反抗南方。
北方的雄鹰落荒而逃,
骄傲让他的羽毛全被拔除,
更让他诅咒起自己被生下来的日子。
尼克松的崇拜者认为,其中的内容再明白不过:第一段提到查尔斯·爱德华王子在卡洛登战役中败给坎伯兰公爵,第二段则是指德文特沃特(Derwentwater)勋爵、 鲍梅里诺(Balmerino)勋爵和拉瓦特(Lovat)勋爵被处以死刑,第三段则是觊觎王位者从不列颠海岸线撤退的情况。而下面这则还未被证实:
在七、八、九之间,英格兰将发生奇迹;在九与十三之间,
所有悲伤都将结束。
我们耗费财力和人力,恐怖的战争开始了。
在死亡与失败中,
英格兰人该重拾勇气。
外国人将在头盔沾着雪的时节入侵英格兰,他们的衣裙夹杂着瘟疫、饥荒与谋杀。
南特威奇城将被洪水冲垮。
前两则预言至今依旧无解,但一些事件会被人们加以扭曲以套进预言当中。第三则外国人头盔沾着雪入侵英格兰的预言,则被解读为俄罗斯的入侵。至于最后一则,该城镇的人没几个相信自己会落得这样的下场。幸运的是,先知没有指出灾难发生的年代,因此他们不用担惊受怕,搞不好那是两个世纪后才会发生的事。
广受欢迎的尼克松传记作家是如此评论他的:“尽管有些人认为他的预言是无稽之谈,但现在我们可从流传下来的文字中发现许多内容都已成真,或即将成真;为此,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尽全力抵抗外敌,抑制不道德且堕落的生活,持续向上帝祈祷以获得保佑与安全。”对此,虽然不合逻辑,但人人都会高呼阿门!
除了上述预言家,还有英格兰的编年史作家利立、可怜罗宾(Poor Robin)、帕特里奇、弗朗西斯·摩尔(Francis Moore)医生,以及在法国与比利时发展的马修·兰斯伯格(Matthew Laensbergh)等人。但与默林、希普顿和尼克松超越天气预测,且能预知数年以后的事的能力相比,他们的预言只能屈居下位。在他们这样的先知之后,编年史作家几乎不值得提及,即便是在1708年让全英格兰为自己的预言大为激动的帕特里奇也不例外。
原因显而易见,就让他们与他们的作为留在过去吧。
(1). 详情见吉本与伏尔泰关于此议题的评价。——原注
(2). 史诗《查理大帝》(Charlemagne),吕西安·波拿巴(Lucien Buonaparte)著。——原注
(3). 当时约翰国王被逐出了教会。——原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