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什么场合,唱什么歌(1 / 1)

沟通的艺术 高文斐 1035 字 2个月前

我们日常与人交流时,都是针对一定对象,在一定场合下进行的。因此不管与对方什么关系,不管说什么话,都要考虑到场合问题。否则,即使说的话再正确、再动听,也不见得能让对方买账,甚至会引起别人的反感,造成不必要的矛盾。

某学校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要退休了,学校特意为他举办了一个欢送会。会上不光有学校的领导和老师,还有这位老教授曾经带过的学生们。大家纷纷发言,言辞恳切,都对这位老教授表示了热情洋溢的赞扬,整个会场里一片温馨和谐的气氛。

这时,忽然有一个青年教师发言说:“您哪里都好,对学生负责又关心,就是对我们这些年轻老师态度却不太好,很多时候想请教您都被拒之门外,想得到您的提携真是难上加难呀。”

很显然,这个青年教师可能平时与老教授的关系不太好,他的话语中带着一种不饶人的刺儿,简直让人难堪。大家听得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什么;校领导也有些尴尬,赶紧小声吩咐身边的人去把那位青年教师叫走了。

而这位老教授呢,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变得尴尬起来,会场中出现了一阵令人尴尬的沉默,原本温馨和谐的气氛**然无存。

这个青年教师就是说话不注意场合的例子,因为人之常情,在老教授即将离校时,在这样的欢送会上,是不应该提这些“不和谐”话题的,而是应该说一些得体的人情话,哪怕是违心地说点场面话客套话,于人于己都是很有好处的,何乐而不为呢?

而这位青年教师却说了截然相反的话,虽然可能确实有这个情况,但在这样的场面上说出来,起不到任何正面的作用,反倒显得他胸怀有限,不能容人,只能让人觉得不懂规矩,缺乏交际经验。

那些说话得体让人感觉舒服的人,往往都相当清楚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比如在放松的场合言语也要轻松诙谐,在热情的场合言语也要充满**,在肃穆的场合言语则要少而严肃,等等。

很多时候,话语本身或许并没有什么问题,仅仅因为场合的不同,就会导致话语说出来起到截然相反的效果,文学大师鲁迅就曾经用一个例子生动地阐明过这个问题。

说是有户人家生了一个孩子,全家非常高兴,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这个从人情世故上大家都能够看懂,抱出来给大家看,自然是想讨点好兆头。

一个客人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

另一个客人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

这时又有一个客人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

这第三个客人于是被大家合力痛打了一顿,直打得眼冒金星满地找牙。

相信每一位读者在这里都是大力赞同痛打这第三个客人的。虽然人都难免一死,说这孩子将来会死,从逻辑上来说没毛病,但孩子满月是喜事,主人这时愿意听赞美之词,在这个场合下讨论人的生死问题,被打到满地找牙也是不亏的。

什么样的场合说什么话,自古以来都是沟通交流的一大技巧,甚至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中国有句古话:“夫者存亡,嘴舌有责。”这句话虽然看上去说得有点严重,但其中包含着说话之于人生的重要而深刻的意义。

对于我们而言,在生活和职场中是否能走上成功的道路,或者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多远,虽不能说完全取决于说话技巧本身,但“说话识大体”、“有眼色”在一个人的成长道路上的确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社会交往中,通常我们判断一个人的最直接方式就是通过他的言语表达,一个会“聊天”的人,能快速地判断出对方的实际情况和爱憎喜恶,然后谨慎的发言,随时注意场合和对方的好恶,力求不引起对方的反感甚至厌恶,这样的人自然在大家眼中会备受欢迎。

而有很多年轻人刚入社会时,总喜欢表达自己特立独行的风格,或者“独树一帜”,他们觉得那种不分场合的表达是自信的表现,也表现出了自身的优越感。其实这种想法太幼稚了,这种口舌之快,只能将自己的人际关系之路堵死。

就像前段时间在一档综艺节目中,某大学的两位博士因为爱好相声而去参加这档节目的竞赛,他们自己创立了“公式”相声,有“笑果预期公式”,这的确是一种创新,但现场效果并不是很好,于是一位资深相声名家想给他们提出修改意见。

结果这两位博士选手,竟然跟指点自己的导师吵了起来,不仅不认同不接受导师的意见,甚至说出了“你等着瞧,今天你坐这儿,明天我就坐你那儿”这样火药味极浓的话,引发观众一片哗然。

要知道,在什么样的场合,说什么样的话,既然去参加节目,尊重导师是必要的,当导师提出疑问时,这两位选手竟用“我指点”来回复,当导师不让通过时,他又让导师“等着瞧”。这种说话方式,可能在他们自己看来是自信,有张力。然而在这样一档拥有大批观众的媒体节目中这样说话,已然是不合时宜了,就如同很多观众所说的那样:如此高的学历,说明智商很高,可是为什么情商如此之低呢?

生活中,相信没有谁愿意做鲁迅笔下故事里那第三个挨打的人,大家都愿意做一个说话得体受人欢迎的人,那么,我们不仅要注重说话对象的问题,更应该注意说话的场合问题。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到什么场合唱什么歌,这样的交谈方法和沟通方式,才是一个社交大咖所应该具备的高端沟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