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敲侧击,温和之中表达责意(1 / 1)

沟通的艺术 高文斐 1386 字 2个月前

直言,听起来像一个褒义词,但实际运用起来却并不好用,特别是在与人沟通之时,过于“直”只能让人觉得情商低;表达批评时,过于“直”只能传达负能量,所以,在与人沟通时,“旁敲侧击”更显得睿智,尤其是表达责意时,“隐晦”地从旁敲打比直面的责难收到的效果会更好。

不用担心旁敲侧击别人听不明白,聪明的人往往都是“一点就透”的,而愚蠢的人即使你说破天他也不明白,所以,你的旁敲侧击,温和地责备他能够听懂,也能够改正,自然也就是聪明的人,那你的责备也是有价值的。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弟子们都喜欢与他聊天,因为每次谈话都可以有收获。

一天,苏格拉底和弟子们聚在一起聊天。一位家境相对比较富裕的学生,趾高气扬地面向所有的同学炫耀:“你们知道吗?我家在雅典附近拥有一望无边的肥沃土地……”其他人似乎对他口若悬河大肆吹嘘并不感兴趣,但他却吹得津津有味,怎么也停不下来。

这时,苏格拉底的得意门生悄悄地说:“老师,像这样的吹嘘,我们应该怎样给他点教训呢?”苏格拉底笑笑,不动声色地拿出了一张世界地图,对那个得意扬扬的学生说:“麻烦这位同学指给我看看,亚细亚(亚洲)在哪里?”“这一大片全是。”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地得意地回答。

“很好!那么,希腊在哪里?”苏格拉底又问。希腊与亚洲相比简直太小了,所以学生虽然有点困难,但还是好不容易在地图上将希腊找出来了。

“雅典又在哪儿呢?”苏格拉底又问。“雅典,这就更小了,好像是在这儿。”学生挠挠头,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小点说。

最后,苏格拉底严肃地盯着那个学生说:“现在,请你再指给我看看,你家那块一望无边的肥沃土地在哪里?”

学生脑门渗出了汗珠,他家那块一望无边的肥沃土地在地图上连个影子也找不到。这时,他的气焰渐渐消退了,同时也明白了苏格拉底的意思,知道苏格拉底是在隐晦地批评自己的狂妄,于是,无比愧疚地说:“对不起,我找不到,我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

苏格拉底点点头没有继续说下去。

从苏格拉底开口就没有一句责备,而是用了几个简单的小问题让这位学生顿悟,这种提问和暗示,就是一种旁敲侧击的批评,聪明的学生自然会明白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并且做到了发自内心的愧疚和反思。

试想一下,如果身为老师的苏格拉底当着众多学生的面指责那个学生的狂妄,或者直接讽刺说:“你吹什么吹,你家的那片地算什么?”这位学生的自尊心一定会受到严重的打击,“下不来台”的他必然会对自己的老师生出负面情绪。

每个人都是有自尊心的,直言不讳的词句往往就会伤到对方的自尊,而且还会让大家看起来显得很愚蠢,你觉得痛快地批评之后,那旁观者就会在私下议论:“你看,他这么直,一点面子都不给人家,情商太低了。”

所以,直言不讳的批评后,自己也会处于尴尬境地中,抬不起头来,伤自尊。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用旁敲侧击、隐晦渗透表达批评的重要原因,这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语言艺术。还记得“指桑骂槐”这个成语典故吗?这种行为看起来很愚蠢,但却是一种大智慧。既然“条条大路通罗马”,那为什么不让沟通变得更舒服些呢?

身为中国大区经理的宁明昊在经理人培训中,常常会把他小时候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希望大家从中受到启发,在以后的管理工作中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宁明昊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因为上课不认真听,所以学习成绩很差,老师便总是叫家长,越是叫家长,他似乎就越差劲儿,这让老师和家长都很头疼。上中学后,他更是变本加厉,为了应付老师,不仅抄作业,就连考试也会作弊,无论是老师的指责,还是家长的打骂都无济于事,妈妈也觉得儿子可能就不是学习的料。

可是,宁明昊在初二时,遇到了一位“神奇”的班主任,不到两个月,他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成绩也飞速进步,行为也越来越规范,甚至对待老师和同学的态度都大大好转,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要从刚换班主任时宁明昊的一次打架事件说起。

初二一开学,“神奇”班主任便登场了,宁明昊看着眼前新换的班主任,个子小小的,并不起眼,也没当一回事。

周末回来后,宁明昊还是照例没有写作业,于是找同学来帮忙,可是找谁谁拒绝,班长也告诉宁明昊自己的作业要自己做,宁明昊便急了,对班长破口大骂,甚至还大打出手,因此,他被叫到了办公室。

对于他来说,到办公室“谈话”已经成了家常便饭,所以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并不觉得自己不写作业和打人有什么错,他心想:“不就是训两句吗?你能把我怎么着!”

新班主任看着宁明昊一幅“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对他的“事迹”也早有耳闻,于是笑着说:“宁明昊,你来帮我查两个字,老师这会儿忙,顾不上。”

宁明昊愣了一下,进办公室后不应该是被骂个狗血喷头吗?这个班主任怎么不按常理出牌啊?但人家要求查字典,那就查吧。

于是他拿过字典,很快就把那两个字查好并写了下来,新班主任点点头表示很满意,说:“你写字很工整呀!大家还说你不是一个好学生,字如其人,我觉得你的字如此工整,也一定不会是一个故意调皮捣蛋的学生,对吧?”

宁明昊摸着脑袋笑了笑,还是第一次有人说他是一个好学生呢!新班主任又说:“我新到咱们班,你能给我介绍一下班里的情况吗?”

这可是宁明昊的强项,但他还是说得很小心,后来又跟宁明昊聊了些关于父母、游戏、同学等,宁明昊的警惕心慢慢地放下了,手舞足蹈地聊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班主任说:“来,你把刚才那两个字默写一下。”宁明昊很快就写了出来,班主任继续说,“你看‘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你多么聪明,刚查的字写了一遍就记住了。同样,老师们之所以布置作业,就是为了让你们在写的过程中把知识记得更牢呀。”

宁明昊点点头,若有所思地与老师道别了。

小组长收作业时,宁明昊骄傲地交上了作业,而且写得很工整。在之后的日子中,宁明昊的学习态度也有了很大的改观,后来,他不仅考上了重点高中,还上了全国首屈一指的大学,毕业后凭着自己的能力成了某公司中国大区经理。

每当宁明昊在培训中讲起这个故事时,他总会加上一句:“我很敬佩这个新班主任,他与以往的老师不同,他不打不骂也不叫家长,但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那么有道理,因为老师不再指责批评,那自然我也变得越来越自信。所以,请各位牢记,你的下属需要的是一位好的领导,一位睿智的领路人,不是一个唠唠叨叨或者直眉瞪眼的管家婆。”

与人交往,对话的目的是为了建立自己的人脉圈,没有一个人是为了树敌而与人沟通的,所以,在沟通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特别是一些并不讨喜的话更要酝酿、揣摩之后再说出。瓢泼大雨伤人,春雨润物助万物成长。沟通需要智慧,批评更是如此,将相左的意见旁敲侧击地表达出来,给别人留面子,也给自己树形象,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