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的东西就是好的吗,就可以适用一切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相信没有多少人觉得这句话是正确的。你不要一味地套用权威的话,也不要盲目从众甚至去推广权威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模式。这是因为,权威得出来的东西首先适用他自己,是他在生活和工作中通过切实的研究总结出来的一套理论或者一个观点,但不一定就符合你的环境。
现实中,很多人看到别人说怎么做,他就跟着去做;看到别人做什么生意,他也跟着去效仿。效果很好吗?从实际的反馈来看,很多创业者都对我说,他们在第一次做生意时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盲目地听从权威的意见,学习那些成功的前辈,照搬他们的理念,结果套用到自己身上一点也不适合。
这是因为,每个公司的产品不一样,每个创业者面向的群体也不一样,公司的实际情况更是各有差异,不可一概而论。人们总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思考和布局,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总结,强化自身的思维,而不是跟风去模仿他人。
适用是第一位的
不管是工作也好,生活也罢,我们追求的是一种协调的思维。它必须适合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的人格特征和生存现状完美融合,才能解决实际问题。艺术领域有一个标准:自然与协调。这两点放到思维领域也同样适用。
比如同样的一件衣服,别人穿看上去很漂亮,而你穿上却并不那么优雅;同样的一种发型,别人显得好看,你却可能十分丑陋。植物也是一样,比如薰衣草,它在北方的长势良好,但却不宜到南方种植。荔枝在南方生长得很旺盛,移植到北方就可能会死掉。
以自己的方式思考,建立你自己的逻辑
法国的哲学家狄德罗说:“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如何用自己的方式使事物变得更好,才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
5年前,我认识一位在华尔街生活的汉克先生。他是一位自由投资者,不属于任何公司,也没加入任何的私募机构。对这种人,我们习惯称为金融草原的“孤狼”:有钱、冷静、残酷、迅速。他们往往快速地发现机会,进入、抛售获利,然后撤出,不会有丝毫留恋。这是一群与普遍股民完全相反的人,是极专业的投机分子。
汉克先生说:“我之所以同情普通股民,是因为他们缺乏对陷阱的分辨能力。在证券市场上,陷阱无处不在,而且总是由专家们挖好,等他们跳进去,再由嗜血者埋上最后一捧土。连墓碑都没有,只有被瓜分的血肉。人们为什么在残酷的股市中乐此不疲地上当呢?全是源于他们的欲望。”
所以,永远不要好高骛远,否则你就容易陷入权威的逻辑陷阱。人们之所以迷信权威,失去自己的思维自主性,多数时候都是由于一种不切实际的奢望,或者野心的存在,使自己选择了原本不适合自己的路行走,结果在错误的思维指引下,碰得头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