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井里”跳出来(1 / 1)

醒脑力 高德 951 字 8天前

怎样才能战胜权威对自己思维的限制?

有一只青蛙在井底过惯了日子,它也不知道自己在下面待了多长时间。但是突然有一天,它意识到这里的一切总是一成不变,就说:“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我想出去看看。”

这当然是一个好的想法。但与此同时,所有的青蛙都停下了喧戏与打闹,瞪大了眼珠子看着它,就像在看一个不伦不类的怪物。因为在它们青蛙的历史上,没有谁这么想过,也没有哪个胆大妄为的青蛙这么干过。

最后,有一只年长的青蛙(它是这些青蛙中的权威)不紧不慢地说:“傻孩子,别说胡话了,我们世代都生活在这里,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世界,不要胡思乱想!再说了,你就是想出去,恐怕也没办法吧?”

权威在这时发挥了作用,限制这只青蛙的新思维。它应该怎么办呢?如何打破这种限制或者说压制?

青蛙完全可以强行跳出去,彻底远离这帮老顽固。这是人们倾向采取的终极方案,又干脆又解恨。的确,人们痛恨这些思维老化的家伙,恨不得离他们越远越好。生活中的老顽固太多了,为我们挖了很多井,试图将我们一辈子关在里面,不是吗?

决绝地跳出来似乎是可行的,但就思维本身而言,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疑问:在一个已经习惯了的生活里,在旧思维的井中,这只青蛙怎么会产生不一样的想法?它的思维灵感是如何被打开的?我们知道,凡事都要有一个起因、一个动机。这只青蛙的动机是什么?或者说,它的原始动机是什么?

这表明,它只有找到了自己的原始动机,并且强化这种动机,才能在新思想的引导下坚定地走到最后,才不会被老青蛙轻易地说服。它也必须明白,自己跳出来以后看到的世界,远比井底的世界精彩,才能巩固自己的决心。

青蛙在听到老者的劝告后,心中如果想:“是啊,我跳出去又能怎么样呢?可能还不如井底安全。”那么它就会打消爬出去的念头。但如果它心中想的是:“我跳出去后可以见见世面,呼吸到新鲜空气,获得自由,我将可以生活在一个大水塘中,那里有碧水蓝天,有青色的叶子,有鲜嫩的水草,有充足的食物……”当它的此种动机越来越强烈时,它就难以被阻挡了,一定会想方设法从井底爬出来。

跃过思维之墙

思维的障碍如同一面高墙,需要足够强的动机来穿越来帮助自己打破权威的伤害和控制。就像青蛙需要做的,一跃而起不是简单地说说,而是要积蓄力量,获得勇气。我们无法随便地躲开什么,一定得给自己一个充足的理由,并且找到自我,才能把握方向,跃过思维的阻碍。

现实中,人们有时会有一种不由自主的感觉:当别人赞扬他的时候,他就特别高兴;当别人指出他的不足时,就特别失落。人们常常出现大喜大悲的情况,活在别人的判断与评价之中。人们偶尔感觉这是不对劲的,但只是一闪而过,不会细究这个问题。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这个人已经被限制了思维。他的思维通道被堵上了一面墙,信息隔断,大脑的思考出现了犹如程序死机的现象。于是,他就喜欢跟着别人的感觉走,一直活在别人的影子之下。

这种情况对你来说难道不是一件坏事吗?

我们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必须克服这种不利,建立自己的思维堡垒,让它拥有充分的思考自由。但是,你知道限制思维的是哪些吗?懂得怎么跃过思维之墙吗?为什么你的思维一直被别人牵着走呢,为什么不能像青蛙那样提出自己的主张呢?用什么办法才能克服思维的限制,让自己来把握思考的方向,控制行动的自由?

重要的是—转变思想,走出思维死角

有的人在路上丢了一件50元的东西。他想不起掉在什么地方了,于是就打车回去找,转了好几个圈,最后打车费花了80元也没有找回来。还有可能出现更离谱的局面,他打车花了80元没有找到,又打了另一辆车去很远的商店去买,一来一去,可能就花掉了数倍于这个东西的价钱。

有的人快到春节了,就想给家里的孩子买件礼物带回去。想来想去,就买了一套特别时尚的玩具,花了300元钱。为了尽快让孩子见到这个玩具,他又花了60元的邮费把它寄回去。结果回到家一看才知道,附近就有一个商场出售这种玩具,售价不到260元。这时他才恍然大悟:我回家后再买更划算。

这些行为值得吗?他们的内心其实一定是知道不值得的,但是却本能地这么去做了。看起来他们是一个不懂经济和不会算账的人,但实际上,真正阻碍他们想问题的是思维。他们陷在了一个思维死角中,无法及时变换思想。

也就是说,走出思维的死角是我们跃过思维之墙的第一步。你要先远离问题,站在一个安全距离审视它、观察它,第一时间想想有没有别的办法,有没有新的思考角度。转换一下自己的立场,甚至改变一下思考的逻辑,你就会发现无数新的东西正在朝你的脑海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