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刘邦的“家天下”策略实施开始,韩信、彭越相继下马,但异姓诸侯王中还有一个人,他就是英布。在异姓诸王中,相比于韩信和彭越,英布的实力是最小的,但威胁却最大。为什么呢?因为英布有丰富的背叛?史:
先背叛了章邯,投向了项羽,又在最后背叛了项羽,投向了刘邦。
那么现在刘邦必然会想到一个问题:你将来会不会背叛我呢?所以对英布,从长远来看,是不除不快,必然要铲除。
从英布本身来说,他向来坚持一种极为务实的原则,谁的实力强就依附谁,谁的实力小小就欺负谁,典型的仗势欺人、傍大树的生存原则。和韩信一样,英布也是一种经理人思维,但他与韩信不同的是,韩信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知恩图报,一忠到底。英布却完全相反,没有什么道德水准,也没有职业素养,生存至上,信奉的是丛林法则,优胜劣汰。
从发迹开始,他就懂得明哲保身,在跟随章邯和项羽的时候,都是保持半独立的状态,不怎么听从调遣,坐山观虎斗,为的就是能够在战争结束之后归附于那一个实力强大的君主,投向最后的赢家。
然而,英布这人的耳根比较软,这是他的弱点。他与项羽之间本来就有矛盾,不怎么和得来,被刘邦的谋士利用了,说客一来,迷迷糊糊地就投向了刘邦。项羽此时也犯了一个大错,没有展开感情攻势,反而杀了英布的家人,断了他的后顾之忧和回归的后路,让其彻底投向了刘邦阵营,结成了大仇人。
公元前196年,吕后在长乐宫杀掉了淮阴侯韩信。同年夏天,刘邦又借吕后之后将彭越杀了,还剁成了肉酱。英布看到肉酱之后立马慌了,十分害怕。他立即集结军队以备不患,派出哨探打听邻郡的消息,以防皇上派人来捉拿自己。
有了前人的悲惨下场,此时的英布已经下定了决心要造反,他认为如不造反,自己早晚必死。“韩信、彭越和我都是当年合围项羽于垓下的人,现在那两位已经被刘邦杀了,剩下的就只有我自己了,皇上下一步一定针对我。”
英布打定了主意,就先把军队布置好了。刘邦对此也心知肚明,除掉英布的心意已定,但刘邦的做事风格非常明确,没有一个合适的名义绝不动武。而一旦动武,必将彻底铲除。所以他还需要一个借口,一个合情合理又合法的理由。
不久,英布最宠爱的妃子生病了,有一个叫贲赫的人想要借机拉拢这个妃子,以求得到高升。但事情传到英布的耳中却变了味,醋味很大的英布怀疑贲赫与爱妃之间有苟且之事,于是下令去抓捕贲赫。
贲赫慌乱之下跑到了长安,告发英布有造反的迹象。
你看,我们说,每当这种时刻,总有小人跳出来。所以说不管是大老板,还是老板手下的一个重要干部,用人一定要小心,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就是防备这种两面三刀的小人。既不要用他们,也要远离他们,不能让他们听到、知道甚至看到你的秘密,不然你就完了!
这样一来,刘邦就有足够的理由来“讨伐”英布了。他先派人暗中查验,看到了英布集结的军队,也探明了英布战前的准备。
刘邦就封了贲赫为将军:既然是你小子告的密,出卖了你的主人,那我就给你升官,让你加入征讨的军队,还怕你不用心效命吗?
这样的用人方式就是很厉害的,凡是这种告密者,他们在打击自己的告密对象时往往非常卖力,不但不会留情面,反而会将之置于死地。因为这是一种你死我活的对决。
刘邦还召集了将领,商议英布造反的事情,为的就是要得到将领们的支持,给这次战争一个合理的名义并且聚集军心。滕公夏侯婴就举荐了他的一位门客尹薛公,让他分析了一下当前的局势。
尹薛公是个能人,提了一个建议:“皇上,英布一定会东夺吴国,西取下蔡,把辎重财宝迁至越国,然后他自己则跑到长沙去。”
“你确定?”
尹薛公自信地说:“一定以及肯定。”
“好,那就由你来制定作战方针。”
英布果然如此,平叛战争开始不久,他就中了刘邦的圈套,最终在兹乡百姓的民宅里被杀了。
我们重新来审视刘邦的“家天下”策略,可以发现,汉高祖确实是一位城府极深的领导者。人们在读史时,每当看到楚汉相争的这一段,经常误认为刘邦没什么谋略,也没什么能力,依靠了手下一群天才级别的人物,靠了自己的用人才得到了天下。其实不然,虽然“汉初三杰”的作用确实很大,当刘邦真的站在问题的第一线,亲自处理事情时,我们可以发现他冷静的头脑和长远的布局。
尤其在汉朝建立后,他在铲除异姓诸侯王中的表现。从韩信到彭越,再最后到英布,一步一步走的都很顺利,名正言顺,既然消除后患,还不给后人留下把柄。
韩信实力最强时拥兵三十万,占据齐国要地而且还被封王。彭越自不用说,虽然实力没有韩信那么强大,但占据了山东与河南之间的中原腹地。至于英布,战争胜利之后获封淮南王,拥有九江属地以及庐江、衡山、豫章三郡实力,也是一方强大诸侯。加上英布久经战阵,老练猖獗,这三个人,每一个人的实力都是非常强大的。即便项羽单独面对他们,也会心生忌惮。事实上,项羽正是死在这三人的夹击之下。
所以从总的过程来看,刘邦选择自上而下地杀掉韩信、彭越和英布,这样的策略是最正确的。先杀实力最强的韩信,扣上一顶谋反的帽子,这样彭越、英布两人即使意识到了危机,也得三思是否要用叛变这种大逆不道的方法来反击。韩信叛变尚且不行,他们若叛变也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那么在韩信死时,他们的判断就是,叛变必死,而不叛变尚有机会可活。于是,两大势力被刘邦暂时稳住了。
收拾干净了韩信,刘邦接着去剪除彭越。这个过程也是很快的,在吕后的协助下,一步到位解决掉了梁王。英布还没反应过来,彭越就已经被剁成了肉酱。那么此时,英布就是想要反抗,也孤立无援,掀不起多大的风浪了。
一切都已成为定局。没有韩信、彭越的支持,英布的名声又不怎么好,他自己造反只能是一种跳梁小丑的行为,白白送给给刘邦一个除掉他的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