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越:一步走错,步步错(1 / 1)

谋天下:刘邦篇 高原 965 字 2个月前

在汉朝建立的过程中,给我们留下印象很深的一个人还有彭越。彭越在战争中对刘邦的支持是最直接的,这人出身较为卑贱,盗贼起家,打法也比较灵活,号称中国军事史上游击战的始祖。在荥阳对峙中,刘邦正面与楚军相持,彭越就在后边骚扰楚军粮道,并且两次迫使项羽回援,帮助刘邦缓解压力。

然而,在合围项羽的垓下之战前,韩信、彭越两人乘势邀功让刘邦好不自在。虽然如了他们的愿,但不满之心已经充斥于胸了。

通过陈豨的叛乱,刘邦借吕后之手除掉了韩信这个心头大患,但问题还没有解决,因为在异姓诸侯王中,彭越的势力还在,而且不管从哪个方面看,彭越比韩信更不值得信任,他的出身和打法决定了刘邦对这种比较贼的人向来是无法信赖的。

刘邦这时的眼睛就盯向了彭越。恰好彭越此时做了一件让刘邦大为恼火的事,在讨伐陈豨时,皇上亲征,彭越却只派了他的手下前去参战,给人的感觉就是不愿倾尽出力,且有看热闹的倾向。

这么做的结果,就是让刘邦觉得他留了一手。如果陈豨赢了,彭越因没有全力参战而能求得自保,甚至仍然能够荣华富贵。如果刘邦赢了,彭越因自己也出兵了,朝廷也说不出什么来。

刘邦左思右想,认为彭越的行为不轨,典型的墙头草,一则如果彭越若有谋反之心,派去增援刘邦的军队会在汉军失败之后果断倒戈,在背后给自己来一刀;二则即便这小子没有谋反之心,其忠诚度也已经大打折扣?了。

有了这两条,刘邦决定无论如何都要给他一个警告。于是,他当即派人前去斥责,命其立刻增兵,帮助剿灭陈豨。

使者带来了刘邦的意思,严厉申斥他的所作所为,然后走了。彭越这个人虽然打仗很贼,但当官却没有头脑,心眼很直。刘邦只是派人骂他一顿,并没有要动他的意图,但是他心慌了,害怕刘邦真要动手。

不幸的是,此时又发生了两件让他感到惊慌的事。

他的手下有一个叫做扈辄的大将,他告诉彭越,如果这时前去认错,必然会被刘邦杀掉,建议他不要去找皇上求饶,至少不能亲自当面解释这件事,否则必被皇上扣留。彭越一听更加恐慌,听取了扈辄的建议。

其实,这时如果他好好认错,还是能与刘邦相安无事的。刘邦此时要的只是一个说法,并没有真就觉得他会谋反。

另外一件事最为致命,他的手下有一个太仆(相当于今天的交通厅长)犯了罪,彭越要杀他。这名太仆为了保命,就逃跑了,跑到刘邦那里,告彭越意图造反。

刘邦正生气了,把柄就送上门了,他岂能放过?马上下令收了彭越的兵权,派人秘密把他逮捕,免了梁王的封爵,贬为平民,并发配去四川。

这样一来,彭越等于一无所有,什么地位,名利,身份,荣誉,全消失了,辛辛苦苦帮助创业得来的回报竹篮打水一场空。好在他保住了一条性命,更重要的,四川是一个好地方,蜀地做为大汉的边陲,流放囚徒之地,向来匪徒众多,刁民遍地。发送到这里,不但能保命,若能重拾发家时的法宝,还有可能东山再起,割地为王。?

如此一来,刘邦此举就是放虎归山了。

这个隐患刘邦没有想到,但是还有吕后。

吕后乘车从长安到洛阳,正好在路上遇到了被押解赴川的彭越,两人在路边相见。彭越一看,心生一丝侥幸,心想若能向吕后解释这件事,请她向皇帝代为求情,未必没有转机。他就向吕后诉说了心中的委屈,一再澄清自己绝无反意。并且最后说,若皇上真想惩罚自己,希望不去四川,而是回老家。

吕后答应了,痛快地将他带了回去,然后就去找刘邦,劝他杀掉彭越。吕后说,彭越盗贼出身,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若只流放而不杀头,难保将来不出问题。因此既然要做,就做到底,斩草除根,别给他留机?会。

刘邦恍然大悟:“还是老婆想得周全,就这么办!你去处理吧!”

吕后随后找了一个人,一个跟随彭越一块发配去四川的舍人,授意他污蔑彭越。这名舍人心领神会,马上揭发彭越谋反。这件事就坐实了,吕后成功地给彭越施加了一个谋逆的罪名,并交给廷尉审查。

廷尉是个聪明人,没怎么审判就定了罪,将其处死,剁成肉酱,分送给各地诸侯,让他们看看:这就是谋反的下场!

从这件事来看,刘邦对于彭越的认识,没有吕后深刻。什么人该放,什么人该杀,吕后比刘邦还要明白一些。当然,刘邦的思路还是他分步处理,而吕后却一步到位:既然这人不用了,那就直接杀掉,避免后患。

在彭越这件事上,吕后是给刘邦擦了屁股。她不但擦的有力,还很干净。这时起,吕后就已经显示出了她果断而又残忍的一面。

她是绝不会放虎归山的,病虎可以放出去,放到哪儿都不怕,因为它折腾不起风浪,没什么威胁。但是一只活蹦乱跳的虎就不行了,要么让它给你看门,要么就毫不犹豫杀了它。

“你没有别的选择!”

这就是吕后在杀彭越的问题上给刘邦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