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项羽去世后,楚国的各部落便纷纷向刘邦投降,但此时只有鲁地拒绝接受招抚,因为早年的项羽曾被楚怀王册封为鲁公,这是他的第一个封地,也是他的第一个正式官职。故此,鲁地拒绝接受招抚。
汉营的将领们此时均主张率领天下的诸侯军队将鲁地歼灭,但刘邦却不赞同,为稳固他的地位,彰显仁义。他认为像鲁地这种为主人死守情节、遵守礼仪的壮举是最值得推崇的,因此派遣特使拿着项羽的人头,按照礼节到鲁地举行祭拜,并以此来进行招抚。
鲁国的人民见刘邦如此遵守义理,才打开大门向其投降。
刘邦下令按照鲁公的礼节在穀城厚葬项羽,并且亲自到那里祭拜。他感叹他们两人由推翻秦朝暴政的共同目标而最终成为宿敌,更为争霸天下最终以至于一决生死……但最终项羽都是他心中最尊重的敌人。看到这种结局,加上思念已故的那些兄弟和下属,刘邦也不禁悲从中来,哭了个稀里哗啦。
那些项氏的长老们也全数被赦免无罪,并保留了原来地位。这也算是刘邦的仁政的一种体现。
此时,张良的生死至交、以前对刘邦也有恩情的项伯也被封为了射阳侯,其余的重要长老则分别被封为桃侯、玄武侯,平皋侯、并赐以“刘姓”以表示王室的恩宠。
就像项羽生前所说的一样,刘邦是楚人,所以他不会给楚国长老们太大的难堪的。
反观项羽的一生,算的上是个天生的战争机器,作战时效率几乎空前绝后,为世人所敬仰。但遗憾的是他绝不是位优秀的经营者,所以他最后的惨败其实也是必然的。
刘邦最大的对手项羽死了,死得惊天动地,被无数后代的文人骚客所怀念、激赏。比如李清照就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充满了英雄豪情,以及对项羽的崇拜敬佩之情。
但是,项羽的死,又是毫不足惜的,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也是一个必然的结局。
从表面上看,项羽公司的破产是被竞争对手刘邦的公司在市场上打败了,败在了其政治层面的幼稚和对武力的盲目迷信。但项羽公司的破产从其一开始就已经注定,其实质是败在他的内部—公司管理的混乱。我们从以下几点对项羽公司进行分析,能发现项羽公司破产的必然及对我们现代企业管理一点点启示。
第一,战略上讲,项羽公司没有明确的企业战略目标,走到哪儿算哪儿。
在项羽的公司发展处于顶峰时,他的战略目标好像是告诉亲朋好友自己发达了,他要衣锦还乡:“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谁知之者。”
到最后公司破产时,其目标好像是证明给员工看—我是经营高手,我做促销活动从来没有失败过。我今天公司破产是竞争太激烈了,不是我不会经营。他说:“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作为一个管理者,一个领袖,到自己失败时都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更不知道谁是自己真正的竞争对手,放弃了打败竞争对手最好的机会。到最后他快破产时的目标,竟然还认为是老天爷不给他机会。
我们现在很多人也不是如此吗?走到哪儿算到哪儿,错过一次又一次的发展机会,计较于一时的得失,表面上看我们活得还可以,今年又增加了多少营业额,实际上离死亡却越来越近了。到他最后破产时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失败?跟项羽一样,认为是竞争造成的,是经营环境不好,不能怪他自己不会经营。
第二,从项羽公司的内部管理来看,没有任何良性的沟通氛围,也没有健全的沟通机制。
比如建议他定都关中的人,他不但不采纳其建议,反而因为对方发了几句牢骚(“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就把人烹了。别人给他提了不同意见,他不单不能听进去还把提意见的人给干掉。这就造成了项羽的公司再也无人提建议而导致言路堵塞,内外失聪。
这说明,项羽既无内在的自知之明,也无外在的逆耳之言。
我们现在很多老板及管理者都有这个特点,在其创业发展的初始阶段,都能认真与人沟通,听进别人不同的意见。但当事业有所成就时,就只能听够功颂德的好话,听不得半点不同意见。到最后变成没有人讲真话,反映真实的问题,只讲老板想听的好话,听到永远是形势一片大好。我们管理者不但要营造一个好的沟通氛围,更要建立一个好的沟通机制。让我们管理者能真真实实时时刻刻的了解市场,知道组织内部的运营状况。
第三,项羽不知道分工协作,也不善于用人。
项羽公司好像只有项羽一个人在工作,看到项羽同志起早贪黑事无大小的在不停的工作。其原因是项羽同志认为别人都干不好,只有自己才能干好,确实其工作能力也非常强,基本上把工作都能做完。
但项羽公司就没有招聘员工吗?有,如副总经理项伯(远房亲戚)、高级幕僚尊为老师的范增、营销总监级别的钟离味、龙旦、周殷、司马欣、曹咎及韩信、陈平等。
但是因为得不到发挥重用的机会,韩信与陈平两位同志跳槽到竞争对手刘邦公司去了;司马欣及曹咎因有恩于项羽个人而得到重用,让他们去守战略位置的根据地市场,结果丢了;项伯很早就成了刘邦公司安在公司的间谍,而营销总监周殷在最关键时候跳槽到刘邦公司;真正忠诚的范增老师及钟离味因流言蜚语而不信任得不到重用。
项羽相信那些自己的亲戚朋友及重用对自己有恩的人,而有才华能力的人因得不到重用而跳槽,对忠诚的人又不信任大加防范。我们今天的管理者不是仍然犯着相同的错误吗?
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善于用人。“重视人才,以人为本”不仅仅是口号,真真实实的理解人是资源,而不是成本。人力资源工作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基础,没有一个优秀的团队,就如同我们在沙滩上建楼一样——根基不实。我们不但要建立一个“以人为本”的氛围,更要建立的是用人机制体系。
比如,有一份调查表明,那些从宝洁公司出去的人,可以组建多个类似宝洁的公司。但是宝洁仍然无法战胜,其根本原因是其的人才培养的体系机制是无法复制和战胜。
第四,项羽公司的考核机制不明确,其赏罚的依据是完全依据他自己的个人喜好
韩信曾经对项羽有过一次非常到位的评价,他说项羽“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是指项羽人有功当奖时,把印刻好了留在手上都磨掉棱角,仍然舍不得奖给有功的人。
在楚汉两个公司竞争中,项羽公司的员工好像大多数都默默无闻。究其主要原因,还是项羽公司的员工没有积极性。
为何没有积极性?其主要因素是员工拼死拼活的工作,没有任何回报其积极性可想而知。真正有功劳、功劳大不但没有奖励,而那些没有功劳的及功劳小的人。因与项羽私人感情好的,或者对项羽私人有恩反而有奖励。在项羽公司上市奖励时,司马欣就因早年在项羽叔侄落魄时帮过忙而得到较大奖励。而在项羽公司建立上市立了很大功劳的田荣、陈馀等,因平时有点不太听话及常年在外与项羽不够亲近而没有任何奖励。因为奖励不公平,田荣、陈馀等人一气之下辞职单干。反过来与项羽公司竞争,平白无故制造出更多的竞争对手。因为与田荣、陈馀等公司的竞争,而忽视了真正的竞争对手刘邦公司。
项羽公司的破产,其田荣、陈馀等人的辞职是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及重要的因素。造成的根本因素是项羽公司考核不明确不公平。
我们今天有多少的管理者及老板,仍然犯着与项羽一样的错误。考核没有依据、不透明、不公平,其考核的依据就是老板的个人喜好、个人感觉。这样的团队有何战斗力?员工会有何积极性?
作为一个管理者,我们不一定需要自己能攻城拔寨、能争善哉。需要我们能为组织制定一个非常明确的战略目标;更需要我们能从谏如流、善于倾听,营造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及沟通机制;还需要有能力发现人才、使用人才,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给人才一个施展才华的空间;非常需要我们能做到赏罚分明,建立非常明确透明公正的考核机制。
历史反复证明了这些简单易懂的道理,也不停地惩罚着那些不能做到的管理者。需要我们管理者能真真实实从古人的教训中,能吸取一些经验和心得。
那么,项羽失败的自身因素还有哪些呢是什么?
楚汉争霸,刘邦后来居上,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项羽,人们不禁要问,雄极一时的项羽为什么会失败,势单力薄的刘邦为什么会成功?要说一个人会失败,必有失败的个人原因,我认为项羽的失败有以下这些因素:
第一,不识人才,错过人才。
从司马迁笔下不难看出,项羽是一个十分有才华的人。不过也正因如此,致使项羽极度的自负,认为自己是最棒的,其他人微不足道。也诞生了他与刘邦的最大差距——不识人才。项羽事必躬亲,喜欢呈个人之勇,殊不知人才的重要性,搞得自己十分辛苦。譬如打仗,项羽逢战必到,好像奔命一般。后来还中了陈平的反间计,疏远了范增,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孤独者和固执狂。
第二,有时太过残忍,有时又过于妇人之仁。
从坑杀20万秦军的事件中,我体会到了项羽骨子中的残忍。可以说他性情残暴,杀人如麻,虽然所杀之人皆为挡住他成功之路的人,但也是令人感到几分恐怖。但事到鸿门宴这样的关键时候,却下不了手杀掉刘邦,刘邦因此得以逃脱,放虎归山,为日后留下了隐患,终使自己葬身于刘邦之手。
第三,小肚鸡肠,心胸不宽。
项羽的外在形象是很好的,他身高八尺,力能扛鼎,具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气势,可是在打败秦王朝之后,却表现得十分抠门,舍不得将许多职务任命给跟着自己打江山的兄弟。他的公司缺少激励机制,终于使得士气低下,人心涣散,他的事业也就江河日下。于是,项羽虽常胜,但人越来越少;刘邦虽常败,但人越来越多。从上面的对比中,体现出来的问题不是显而易见了吗?也可以这样说,项羽个人超强的武力使他成为那个时代最厉害的将军,他的性格却决定了他没有成为帝王的能力。
第四,目光短浅,缺乏远见。
项羽说过,“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就是说富贵如果不还乡,就象穿着很漂亮的衣服在夜里行走,就没什么意思了。如果一个人追求成功,只想眩耀给别人看,说明这个人不是信心不足,就是虚荣成嗜。信心不足,就是水平欠缺的一种表现,虚荣成嗜,则是不够务实的表现。好表现,某种意义上说是目光狭隘,站不高,看不远。?例如项羽在鸿门宴上没有杀刘邦,有相当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没有预估到刘邦的野心与实力,目光短浅,不可否认。
第五,关键时刻赌气,不会示弱。
垓下之战失败后,项羽主力丧失殆尽,但不代表他就一点机会都没了,因为江东还是他的地盘。乌江亭长就劝项羽东渡,收拾局面,聚拢兵员,以期东山再起。但项羽却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予以拒绝,在乌江自刎。
由此可见,项羽是一个十分重视自己面子的人,处处一副不切实际的假贵族作风。不过,我觉得真正的英雄也应该在逆境中坚忍不拔,不屈不饶,总结经验教训,以待东山再起,在一时的成功面前狂妄而又自大,在一时的失败面前则悲观绝望的人,即便能取得一时的成功,也很难获得最后的胜利。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笑到最后的人才是最终的赢家,才能在最后登上最高的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