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会战从汉二年的五月开始,到汉四年的五月结束,持续了整整两年的时间,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也一场拼双方实力的消耗战。此间的得失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值得我们细细玩味,细细推敲的。?
自从彭城大战项集团的3万精锐骑兵部队大败刘的56万杂牌军后,刘邦就一路败逃,一直跑到荥阳,才开始组织起了有效的反击。
他选择荥阳来做防守反击的根据地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荥阳以西是山区,以东是著名的豫东平原,这样的地形有利于先做好防守,再伺机反击。这就是军事上所说的背山而立的道理,退可守,进可攻。再者,荥阳离关中地区也不远,所以刘邦的军事补给线就会比较短而且十分通畅、安全。反过来说的话,项羽的补给线就会被拉的很长,随时会有被切断的可能性,后勤补给是不安全的。
后来的事实就证明,在这次大会战中,项羽的补给线就屡次被彭越切断,弄的项羽非常被动,先后两次回援救火(这在古代军事理论上来说叫攻其必救),这也是项羽在荥阳战役中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样反过来可以说,被刘邦拉拢过来的彭越在荥阳会战中的战功是非常巨大的。
刘邦到荥阳后的第一步,是先组织起了坚固的防守战线。项羽追到荥阳久攻不下,这一攻就攻了一年之久,最后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刘邦从荥阳城里赶了出去。好不容易占领了荥阳,屁股还没有坐热,他的粮道就被彭越断掉了,在今天的河南商丘附近。他只好又千里回防,去疏通楚军的补给线。
结果他赶到了之后,彭越掉头过了黄河就回他的老窝去了(今天的河南濮阳地界),闭而不战,拖死你。这种仗打到这份上,就不好打了。时间项羽是拖不起的,他只好掉头又回到前线。这时候,他辛苦占领了的荥阳已经被刘邦趁虚而入了,又夺了回来。
这就是战事的大概情况,很无聊,却很折磨人,拼的是耐力,更是智慧,感觉就是两匹狼在玩弄一只老虎。在历史上,这也称为一夺一失。后面的二夺二失也基本和这个情况相似,失都失在了彭越断了他的粮道。
你看,当君子遇到了流氓,真的是非常很头痛的事情。但有时候,流氓战术确实能赢得战争,也能赢得其它的事情,比如在职场上,在生活中,利用时间差或者对方的弱点联合应敌,一唱一和,车轮战术,攻其之必救,都属于这种手段的具体应用。
从上面看来,就不得不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当时项羽为什么明知道彭越是不得不干掉的,但他两次都没有把彭越集团灭掉?史书上记载,是彭越游走于项羽的腹地。“游走”一词说明了当时项羽根本不知道彭越的主力在哪里,他自己也足够了解彻底拿下彭越的的难度。且刘邦这个大敌当头,也是项羽顾不上彻底灭掉彭越的一个原因。
刘邦和项羽总共交过六次大战,而刘邦只胜过一次,就是垓下大战而逼项羽自刎乌江,取得天下。而项羽三十一年来打了70多次仗,战无不胜,仅仅失败一次就“无颜见江东父老了。”?
简单说:刘邦败着败着就赢了,项羽胜着胜着就输了。
这说明,一个人不要止步于失败的阴影,应该不达目标不放弃,重要的是让自己笑到最后,而在整个竞争和比拼的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突显对方的劣势,对于我们的整个智慧是很大的考验。刘邦这个社会混混级的人物能当上皇帝,必然有他宝贵的可取之处。因为至少刘邦知道,做人不能把面子看得比命重,更不能太自负。一定要重视结果,至于过程,只要不违背天下信义,对具体的手段就无需计较。
战绩上刘邦败得多,可是并没有影响战略的布局。在韩信的谋划下,刘邦始终占据战略的主动,而楚军只是疲于奔命,最后士气丧失。所以一时之败,并不是一世之败;一时之胜,也并不是一世之胜。只有能够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与此相仿的一个人物,就是清末的曾国藩,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特别的人物。号称:“立功、立德、立言”第一人。意即:一生中对国家有功,对民族有道德表率作用,对自身的信仰有新的思想见解贡献。
这句话是在他和太平天国作战初期,由于初次带兵,他又是一介书生,屡次败于老对手太平天国的翼王石达开,甚至在洞庭湖曾经想透水自尽后有感而写。
“屡战屡败”突出的是一个“败”字,说明战者无能,次次战败,让人产生对其能力的极大不信任。
“屡败屡战”突出的是一个“战”字,说明战者勇猛,次次战败,但是次次卷土重来不肯认输。
在我们的历史上,的确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决不轻言放弃,决不会被挫折击倒。失败对他们而言,是学习和吸取教训的机会,是下一次努力的台阶。这样的人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和障碍,从而具备了顽强的意志和高远的智慧。他们不是“屡战屡败”的愚人,而是“屡败屡战”的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