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失宠:用人不要疑,疑人也要用!(1 / 1)

谋天下:刘邦篇 高原 1904 字 2个月前

范增这个人在历史上算是活得比较郁闷的一位谋士。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他有才,却不得用;第二,他出山时的年龄太大了,没能在自己的黄金时候去辅佐一位明主。对立志要成为一名军师或谋士的人来说,如果这两点同时发生在他的身上,还有比他更郁闷的人吗?

他在历史上第一次出场,是分析陈胜失败的原因,说陈胜这人“没有立六国望族后裔,他的势头太小了,所以,项羽和项梁应该立六国的王族后裔为王。”这虽然算是一个好计策,也是一个造反的精神依托,但是随着灭秦的深入发展,六国后裔的问题也就暴露得越来越多。

项梁在世时,还能管着这个由自己拥立的楚王,但后来项梁被章邯杀了,楚王就开始管着项羽了。项羽失去了一把手的身份,而且北上救赵任务十分艰巨,况且,这个救赵的决定也是一些楚国元老们提出的,中间几经波折,楚国庙堂内斗不断,最后导致项羽比刘邦晚进函谷关2个多月。

最大的问题还不在这儿,问题是,秦朝被消灭了,楚王怎么办?那些诸侯怎么办?项羽又是一个政治脑瘫,这不是给项羽添麻烦吗?结果怎么样,直接导致楚王被项羽杀害以及分封诸侯的不合理。当然,建议是项梁提的,也不能全怪范增,范增的责任是缺乏后续的谋划。

另外,范增虽然有谋略,但在政治上其实比较幼稚,尤其在张良、萧何等人面前,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对手。项羽把楚王杀害了,分封诸侯也不合理,刘邦趁机抓住了项羽的把柄,那么对这个后果范增应该知道啊,可是范增呢?一点反应都没有,或者说一点针对性的建议都没有,从此仿佛人间蒸发了。

在鸿门宴之前,范增提到为什么要杀刘邦时,说了两点。一是入关后,刘邦志向远大,二是刘邦有天子之气。其实这两点是大错特错,并非谋士应该看到的东西。范增根本就没有谈到点子上,因为这个时候,刘邦和项羽已经走到了历史的拐点,冲突化开始明显了,因此,项羽在入关后长达半年都没有认识到刘邦是他最大的对手。

不管刘邦有没有志向和天子气,这一点都是基本的事实。也就是说,刘项两家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而与志向或天子气无关,范增没有看到这一个层面。

而且,在鸿门宴上,张良辞行,范增却把礼物摔碎怒斥项羽,这明显让张良看出来是项羽集团的内部不和,从而给刘邦集团施展反间计埋下了伏笔。这怎么能像是一个谋士的所作所为呢,这么基本的问题他都没有想清楚。说明他年龄虽大,却是一个老愤青。

最要命的是,项羽做了许多傻事的时候,范增去哪儿了呢?没有起到谋士应该有的阻止的作用。何况,范增不是一般的谋士,还是项羽的亚父。比如,项羽坑杀二十万秦军,范增呢?要杀秦王子婴(这是一个贤君,在秦地很有人心,杀子婴就意味着得罪秦地关中父老,丧失关中人心),范增呢?分封诸侯时犯下的巨大错误,范增呢?他也没能阻止。

每逢项羽犯错时,范增都没出现。或者说,每当项羽要做出脑残决定时,范增都没有起到谏止的作用。

当然,范增也并非没有良策。当刘邦在楚汉战争中因为断粮而求和时,范增第一次是个像样的谋士了,说,赶快加紧打刘邦,不要求和,否则就没机会了。终于,项羽听了这个计谋,但是,恰恰是这个计谋,断送了范增的一生,因为范增中了离间计。

这个离间计说来也简单,是那种笨蛋都能看出来的小儿科计策。就是楚方的使者去了刘邦那里,陈平给了他一桌好酒好菜,结果一听是项羽派来的使者,就把好酒好菜撤下去,换来拙劣的菜,装腔作势地说了一句:“我还以为是范增的使者呢,那就不一样了!项羽的使者不能吃好菜!”

结果,项羽听到了这件事,以为范增是与刘邦有私通,就让范增走了。问题也不在这儿,问题仍然在范增。作为一个年龄超过七十的老人家,一代有名的军师,这时候像孩子一样赌气,以退休为名就骤然离开了项羽。

一个谋士,居然不知道反间计,也不会化解反间计,难道不是一种巨大的悲哀吗?所以,范增是一个忠心、有谋略但却没有政治头脑的人,他不可能辅佐项羽成功。同时我们也可以说,项羽不但不会识人,用人,他唯一真正想信任的人,也并不称职。

其实,项羽也不想范增离开,但他也认为范增倚老卖老,太不尊重他;何况他也不知道该怎样来留住范增。

这时,项羽的心中感到非常悲愤,他认为大家都在背叛他,没有人了解他。因此,项羽批准了范增的辞职而并没有挽留范增。

范增本来不想离开,但现在又不得不离开。他就带了一个随从,准备先到彭城把自己的行李收拾一下,然后就返回故乡筑屋隐居。但心中的痛苦、怨恨和不满,使他心火上升,旧疾恶化,还没有到达彭城就死在了路?上。

项羽这个人的自我意识浓厚,个性强悍,他宁可将自己的感情投诸士兵,也不愿和臣属们有任何情谊。

现代企业,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用人,是秉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还是另辟新径,寻求其他方法呢?

长期在企业内部管理人事,对于企业当中“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现象我很有感触。在企业管理当中,这句话最大的分量不是有效地分配人力资本,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激励。每当老板们对自己的员工宣称自己的用人标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时,受重用的员工便会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他们突然觉得自己受到了信任,继而心甘情愿地为老板效力。

古往今来,无论是一个国家的治理还是一个企业的管理都是一样。用易中天先生的话说,曹操乃好老板也。曹操作为一个好老板,是非常会用人的,他十分清楚“争天下必先争人”。曹操的好不仅在于其用人之术,更在于其用人之道。也就是说曹操善于“洞察人性,洞悉人心”。他知道他的将士跟着他出生入死是为了什么,有时候感情的维系比利益的维系更为重要。此时此刻,抛出一些肺腑之言,的确可以鼓舞士气,甚至笼络人心。现代社会,人心浮躁,对员工来说工资、职位、福利等个人利益似乎是人们最终追逐的。但有一个规律是,“人才择贤主而归附”,只有在一个好老板手下工作才会实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所以各位老板们也请不要忘记,无论什么时候,摄取人心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如何能更好地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关键在于老板们对人心、人性的透彻理解和把握。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企业应该宣扬“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用人原则。?

所谓的“疑”并非是怀疑员工的道德品质,更多的是老板是否愿意放开员工手脚。现在企业有这样一种现象,老板们每天做的事情纷杂得很。甚至连面试、招聘等工作都要一一过问。而这其中有一个潜在的原因就是:他总认为员工们干不好,总觉得他们做得不够彻底,非要亲自过问才放心。事无巨细并不见得一定是好事,尤其是对于各位管理者来说。美国通用电气的前CEO韦尔奇也曾经说过,“管理得少”就是“管理得好”。

作为老板或者管理者来说,经历过的事情比较多,对很多事件有丰富的经验,做事自然迅速并且周全。自然,他们看到手下的员工做事,总会觉得诸事不妥。然而,越不放手,结果就会越遭,员工永远也学不会,做不好。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即使做不到“用人不疑”,也一定要做到“疑人也需用”。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建立起自己的人才队伍。否则只会捞得最后剩下老板一杆枪的地步。?

浙江有位李老板,他在北京请客,席间有老板熟识的一位教授、某杂志社的主编以及跟随李老板多年的职业经理人吴先生。在用餐快结束时,李老板有事提前离开酒席,离开时交待由他的副总吴先生买单。

结帐时,服务员说一共消费了590元,吴先生竟然当着教授和那位主编的面就说:“请帮我开870元,税由我承担。”晚上回到家里,老教授总觉得不对,应该给李老板打个电话。于是,他们拔通了李老板的手机,说:“李总,我今天看到一问题,我觉得很严重,我认为我应该告诉你,否则,我会睡不着觉的。但我又很为难,不知道当不当说,是关于你的副总吴先生的问题。”

“有话就直说吧,他是我多年的部属了,不管有什么问题,我想我应该能解决好的。”“那我就说了,你知道吧,今天晚上你请我们吃饭只花了590元,他却吩咐服务员开了870元的发票。我觉得他是你身边的一条蛀虫啊,这个人用不得。”

“嗨,这就事啊,这不是什么大事。他为什么不多开一千两千的?他不敢。这几百元,就当奖励他吧。他不但会开票,他还很会做事。我只怕那种只会开票不会做事的人,而且那些连票都不会开的人,我根本就看不上。这叫用人要疑,但是疑人也用。”

这个案例中的吴经理知道李老板对他有疑,也知道李老板会用他。所以他的行为总是在李老板能接受的范围之内,而不敢越界。老板知道有些员工喜欢利用职务之便占些小便宜,想杜绝也不可能,如果因为有这些怀疑而不用能干之人,公司将会失去得更多。因此,他“疑人也用”。所以道理就是,如果老板从不对员工有疑,就会让坏人有机可乘,让公司失去控制。

另外,当企业在试用一个还不是很了解甚至是还不很成熟的人时,“用人要疑”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不但是企业对这个人负责,而且,还把可能产生的风险降到最低。而疑人要用,就是在其人格、能力不确定的情况下,本着保护人才、爱惜人才的目的,观察他,大胆选拔和使用他,不至于造成埋没人才和浪费人才。

至于如何很好地做到“用人要疑,疑人也用”,它需要企业有一套合理的监督管理制度。没有监督的权力会造成腐败,有了好的机制和制度,坏人不敢做坏事;没有好的机制和制度,好人也会变成坏人。但过分的怀疑,没有制度上的空间,会造成人人自危,不敢做事,捆住了人才的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