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军中,韩信同萧何有很多次的交谈,萧何对他也十分地赏识,两个人经常夜谈。但是看到自己始终得不到重用,加上在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实为排挤到汉中)后,从咸阳到南郑的这段路上,就已经有数十位将领逃亡了,韩信估计自己可能也无法受到重用了,于是在一天夜里,也借口去追赶跑路的兵士,一溜烟,他也逃了。
萧何听说韩信逃走了,急得直上火,这样的人才如果不能为我们所用,还打什么天下?所以来不及向刘邦报告,便骑了一匹马去追赶韩信。
军中有人向汉王报告:“丞相跑了!”
“什么……”刘邦大怒,好像自己的身体掉了一半,差点没一屁股坐到地下。
但是过了一两天,萧何就回来了,一回大营,立刻进见。刘邦且怒且喜,骂他为何逃跑,一边骂一边又让人赶紧烤两个鸡腿过来让丞相吃。
萧何说,主公啊,我可不敢逃跑,我只是去追逃亡的韩信罢了。
刘邦又气又笑,说:“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咱们的中层干部跑了几十个了,你一个不去追,偏偏去追这个叫韩信的无名小辈,骗鬼啊?我不信!快说,你打什么鬼主意?!
萧何说什么呢?他很郑重地讲:“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那些跑掉的干部,加起来也不如韩信重用。韩信是国士,想争天下,就得用这种人。
刘邦一听,很惊讶,赶紧表示自己也想向东发展,绝非甘居汉中,定要取得天下。萧何又继续说:“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还是继续推荐韩信。
看到丞相这么认真,刘邦也终于认真了起来。这是他很大的优点,首先对错先不讲,对手下重臣的建议,他能认真对待,不会应付了事。所以,看在萧何的情面上,刘邦终于同意让韩信为将。
但是,萧何还不满足,他坚持要再加以重用,必须拜为大将。而且,要找一个良辰吉日,隆重地拜将。
他是这么说的:“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这是一个很大胆、很出格的要求,但是刘邦又同意了。
汉营中的干部们听说要拜大将了,都很高兴,人人都觉得自己有机会。但是结果让人们大吃一惊,竟然是韩信。史载,全军都感到很震惊,跑来找刘邦说理的将官不在少数。
只有萧何从头到尾微笑着参与这个仪式,夏侯婴也不时拍手叫好。
但现在最高兴的人却是刘邦,因为这几个月他过的有点儿沉闷,而且内心也经受了不少的挫折,现在终于有点热闹事可以做了。既然大家都说韩信牛、有本事,恰好刘邦也最喜欢跟这种人在一起,说不定这个牛人还可以提供一些有用的意见,来解决他心里的沉闷和挫折感。
刘邦同志一直以来就没怎么又主见,他非常愿意接受别人的想法,只要是听人家讲得有道理,他很快就可以吸收成为他自己的看法,现在看来,刘邦的学习能力还是很强悍的。所以,他觉得有见地的同志就是好同志,而这也是张良、郦食其会成为他的心腹的主要原因。
韩信给刘邦详细分析了刘邦和项羽各自的优劣,果然令刘邦茅塞顿开,并针对刘邦军队的现状,提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韩信的建言,刘邦自然也完全信服。他当场表示这事都怪自己,让自己这么晚才认识韩信,自己也活该平白承受了好几个月的痛苦,通过韩信的一席谈话便使他恍然大悟。于是他完全委派韩信去规划东进的计划,而且军队也完全归韩信去部署指挥。
士为知己者死,从未有过如此权力、从未被人如此看重的韩信,一颗心立刻就被刘邦的慷慨给系住了,他感动得几乎当场洒下了英雄泪。
而韩信刘邦的这一番会谈,也揭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相争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