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怀王之约:刘邦迎来重大机会(1 / 1)

谋天下:刘邦篇 高原 1105 字 2个月前

在项梁失败以后,楚军的士气曾经一度低落到了谷底。毕竟他们的主帅死了——古代的军队打仗对主帅的依赖还是非常大的。俗话说,擒贼先擒王,老大一死,群龙无首,手下就有作鸟兽散的倾向。因为古代军队没什么信仰的约束,纪律性也不强,士兵都比较“傻”,比较听话,头说怎么干咱就怎么干,干什么都眼巴巴看着当头的。现在头死掉了,军队的士气就面临崩溃的边缘。

军队没有士气就意味着战争已经失败了一半。于是楚国的各位老大们决定想个办法改变这个局面,他们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决定:攻击秦王朝的大本营,也就是关中地区。

楚怀王之约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炉的:“谁先打进关中,谁就当关中?王!”

当时,关中可以说是所有想逐鹿天下的野心家们最心仪的“梦中情人”了,得关中者得天下,此话一点不虚。

不过这位“美女”是不容易占有的,因为这个美女的四面八方都被险恶的丛山峻岭包围着,只有西南的武关、西方的函谷关、南方的散关可以冲进去。要不秦国怎么凭借这一险要地形,称霸关中几百年呢!

而且,章邯的声望这时正如日中天,就算宋义亲自出马也未必能操胜算,也所以这一条等同于正面进攻的路线,大家都不看好。不过,项羽与章邯有杀叔之仇,他急于报仇。所以他听从了范增的建议,甘愿退居次将的位置,就是为了取得实际率军攻打章邯的机会,所以他非常主动地争取这条路线。

要走这条战线,就必须会同章邯军团进行一场面对面的对决,只能用硬碰硬的策略,没有别的路可走。所以为了减轻正面战场的压力,还需要派出一支别动部队,通过攻击武关来威胁关中地区,以此分散秦军的防卫,达到减轻同章邯决战时的压力的目的。

宋义对于章邯的战术早就研究很久了,章邯这个人擅长快速集结军力打出漂亮闪击战的本领让他印象深刻,因此他认为西征军团的作战能力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与之对抗,重要的是能增加章邯集结主力的难度,为攻打函谷关的义军分担压力。

楚国的长老们商议后认为,楚军主力以前大多属于项梁领导,包括英布和蒲将军的游击部队,都有着明显的亲“项家军”倾向。而吕臣的军队又必须驻守保卫中央,其余的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小军团又是宋义的属下,所以真正可以动用的具备独立战斗能力的义军很少。

老大们正在为此大伤脑筋的历史性时刻,突然有人灵机一动提到了刘?邦。

在楚怀王周围的长老看来,刘邦投奔项梁后,接受编组成了副军。后来因为表现良好,经常奉命随同项羽去打先锋,在战场上的表现是十分合格的。同时,他又不是“项家军”的嫡系。而且老刘的个性温和,本身的立功又多,协调能力又强,在楚军中的声望还不错,因此拉拢他来对抗项羽,制衡项家军日益膨胀的实力,也是一个不错的好办法。

加上刘邦出身没有什么政治背景,在沛地那边是平民出身。所以就算是“养”大了,楚国贵族认为他也不会有太大的威胁。大家商量来商量去,左思右想,对刘邦越看越顺眼,越看越喜欢。

于是楚怀王正式下达命令,项羽随同宋义北上对抗章邯,以帮助赵国解除巨鹿之围。而刘邦则正式出任西征军总司令,向西收编项梁和陈胜失败后遗留在各地的小股军团,汇集力量,准备进攻关中。

在楚国集团的这件人事安排上,有些值得我们去关心的焦点。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项羽对下属是非常礼貌的,加上本身条件好,绝对是当时部属的崇拜对象。美中不足的是年纪较轻,经验不足,但是有范增从旁协助。他除了喜欢杀俘屠城,对楚军一方来说,也没有什么其它的太大的毛病。

对内部而言,项羽的工作效率又高,领导魅力指数绝对是相当高,这样的将领的确在当时还找不到什么缺点。

作战方面,项羽英勇无比,而且冲刺时经常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因此由他领队,军队士气特别高昂,士兵也特别勇敢,战场上的效率几乎无人能比。

因此,他在打击敌人方面也特别有效率。但他的震撼力虽强,但是在处理特殊事件时却不顾及楚军形象,比如屠城杀降,反而会使秦军的抵抗之心更加坚定,这便是楚国长老们所谓“剽悍滑贼,不可遣”的主要原因。

刘邦这个人刚好相反,他出身于农家,身上没那些“繁文缛节”,就像王陵日后对刘邦的评语:“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故从“内部管理”上来讲,刘邦是个不容易令属下信服的领导,除了少数深知其“个性”而喜欢他的人以外,从“理性”的角度来评价刘邦的领导风范,确实不算特别突出。

不过正是这个特点,使得刘邦给属下的压力较小,发挥的空间就大。他的这种“无为”的领导方式在实际操作中会让人们觉得他需要帮助,并由此产生一股让人喜欢和接近的独特的领导魁力。

毕竟,没有人会喜欢事事喜欢自己表现、你们都一边玩去的强势领导。跟着那样的领导混没表现的机会,我还有什么前途呢?

对于敌人来讲,刘邦好像是一个温和又比较容易协调的对手,他总摆出一副“可以谈”的姿态,也没有太强的主见,也非常合乎兵法上讲的“无智名,无勇功”。这就是楚国长老们口中的“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的原因。

说白了,楚国那帮长老会成员很想特意地扶持他来牵制项羽。

但刘邦也绝不像一般人认为的那样软弱无力。他平常的表现都非常大胆,而且不害怕困难,并且在加入项梁阵营后的表现也都相当有“战绩”,这也是他被视为有“独立”作战力的将领的主要证据。只是他采取了和项羽完全不同的领导方式,却也因为这不同的方式,在别人心目中反而成了“旗鼓相当”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