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的洞察力(1 / 1)

谋天下:刘邦篇 高原 2514 字 2个月前

在聚众归刘邦后,张良成为了其主要的“智囊”,从而开始了他以天下为棋盘的一生,成为了刘邦战胜项羽的主要胜负手之一。

在楚汉战争中,他提出了不立六国后代、联合英布、彭越,以及重用韩信等策略。他认为,“聚集三王,方可与霸王一战。”竭力促成反项羽的统一战线,以联盟形式孤立项羽,再伺机把他打败。在战争的僵持和关键阶段,他又极力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不留后患,为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刘邦称他“运筹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一名句已经说明了一切。同时,张良这个人的机智还表现在对于功名的淡泊处之,在汉朝建立后被封为留侯然后选择功成身退,避免了韩信式的结局,这也是他有着极高智慧的佐证,说明他对于刘邦洞察入微,不但能谋功,还能谋身。

惠帝六年,张良病卒,谥号文成侯,结束了他辉煌而又全始全终的一?生。

可以说,张良既是刘邦的军师,又是他的创业伙伴,同呼吸共命运,两者互为一体,利益休戚相关。

张良这个人洞察力惊人,而且他的策略和眼光,充满了战略与高度。在真真假假的联盟与敌对中,他最清楚谁是真正的敌人,而谁又是真正的朋友。运筹帷幄之中,他总能利用巧妙的策略和手段联合朋友去打击敌人。张良乃神人,而这种出神入化的洞察力,源自于对人性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理解。

用现在的话说,张良特别懂心理学,他可以准确深刻地把握各种人的心理需求,利用并转化——化不利为有利,化优势为胜势。

张良对刘邦重大的建议如下:

第一,建议他将大本营设在汉中而不是巴蜀,并且放了一把火,烧毁了返回关中的栈道。

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策略,成功地麻醉了项羽的警惕之心,使其轻视或者说完全忽略了刘邦的野心。

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之后,便觉得刘邦不足为惧了,于是封了刘邦为汉王。起初,刘邦的封地非常偏远贫瘠,只有巴蜀地区的穷乡僻壤。但张良的一个举动,却使刘邦的封地向富庶迈出了巨大的一步。

鸿门宴上,张良曾救过刘邦一命,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刘邦就赏赐给张良不少黄金珠宝。张良痛快地收下了,但转身就将这些财宝全送给了项伯,请他在项羽那儿大展三寸不烂之舌,多说刘邦的好话,将汉中地区也封给刘邦。

行贿这一招,并不是对任何人都有用的,但项伯却特别受用。张良看出了这一点,所以不惜重金收买项伯之心。后来,张良将自己给项伯送礼的事告诉了刘邦,刘邦喜出望外,于是又多拨了一笔钱,让张良再去送给项伯,公关此事。结果,项伯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说服”之力,让项羽完全相信了刘邦并无野心,还真的把汉中封给了刘邦。

在当时的项羽看来,汉中并非战略要地,封给刘邦也没什么,不会影响他的战略大计。但对于刘邦团队,汉中却是重中之重,这是他们日后重返关中的前进基地,也是实现战略扩张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为了彻底麻痹项羽,张良的计策并未就此止步。当时的韩国岌岌可危,而张良心系故国,想回到韩国去扶持韩王成,刘邦批准了。在临别时,张良又为刘邦献上了锦囊妙计——烧掉褒斜路上的栈道。此举意在告诉项羽,我刘邦绝无东返之意,您放心地当您的霸王。但真实的意图,却是蒙蔽项羽,让其而无瑕西顾。历史的伏笔再次写入,这一把火,不仅彻底烧掉了项羽的疑心,还为后来的经典计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铺就了顺理成章的基石。

在上述这两项建议中,对付项伯,张良利用了他贪财的本性;对付项羽,利用了其自大、容易被表象欺骗的弱点,成功地实施了自己的计策。在刘邦集团最脆弱和最需要积累实力的阶段,这两个锦囊妙计成功地蒙骗了对手,避开了强大敌人的全面打击。

第二,建议刘邦封韩信、英布、彭越三人为王,以“三王”的实力做为自己的臂膀,建立起最为强大的反项羽联盟,对项羽进行联合绞杀。

公元前205年的四月份,刘邦率领的军队势如破竹,一举攻破了项羽的都城彭城,但没想到得意之时,却被项羽一个“回马枪”杀得狼狈逃跑,连父亲和老婆都落入了敌人的手中,孩子都差点扔到路上当替死鬼。其状之惨,让人不忍目睹。

在逃跑的路上,刘邦面色腊黄地问张良:“哥们,我欲捐出关中的土地,来寻找能共同打败项羽的合作者,你说这份大礼,我该捐给谁呢?”

刘邦的意思,就是许诺谁打下来某一块地方,就封其为当地之王。因为现在项羽确实强大,自己独力难挡,再不割点肉、吐点血出来,恐怕他是等不到战胜项羽的那一天了。

张良笑着问他:“汉王果真有决心?”

刘邦说的是真话:“我是诚心实意,绝无虚言!”说完还摸了摸砰砰跳的心脏,擦了擦被项羽追兵惊吓出的冷汗。

张良一看,主公确实是下了大决定,便向他推荐了三个人,分别是刘邦手下的大将韩信、项羽的前部将九江王英布、齐王田荣手下的猛将彭越三人。

“主公,笼络住了这三个人,项羽必败!”

刘邦又一次听从了张良的计谋,后来,果真帮助刘邦战胜项羽的就是这三个人。

张良的这个建议,实际上就是以裂土封王的代价实现强强联手,构建灭项同盟。那他为什么了选中了这三个人呢?

第一:他们都具备非常厉害的军事才能;

第二:他们都不是籍籍无名之辈,且充满了自立为王的野心。

会用兵,能打仗,在军事上绝对值得联盟;有能力,有野心,在策略上就具备了可以收买的坚实基础。可以说,这一准确无误的用人决策,大大地缩短了楚汉战争的时间。

第三,及时制止了刘邦分封六国旧王的错误举措。

分封六国旧贵族,意味着统一大业成为泡影,而刘邦差点犯下这个错误,张良及时制止了他做出这个决定。

公元前204年,刘邦与项羽相持于荥阳。汉军粮道被项羽攻破,陷入十分困难的境地。刘邦这时有点慌,他有病乱投医,征求属下有何良策。有人就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说主公啊,我们不如分封以前被秦国灭掉的赵、魏等六国的旧王室的成员为王,给他们好处,由他们来响应我军,袭击项羽的侧后,分解眼前的压力。

刘邦正急得不行,一听好主意啊!确实能解决眼下的难题,就答应了,而且马上刻好了这六国的王印,派人携印出发,去找这些六国的旧贵族,准备将这个计划付诸实施。

张良这时正好出差回来(他晚来一步,刘邦就会铸成大错),听说了这个消息,行李都没来得及放下,便直接冲入刘邦的大帐中。当时刘邦正在吃饭,张良一把夺过他手中割肉的刀子,问道:

“主公,你是不是准备封六国后人为王?”

“是呀,你怎么知道的?”

张良说:“主公,你不能这么干,我给你讲讲原因。”

他列了一大堆理由,但最关键也是让刘邦幡然醒悟的一条就是:现在跟着你打天下,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图什么?不都想着有朝一日出人头地,可以封官封侯吗?否则他们凭什么给你卖命?现在你把那些已经没落了的六国王室的后裔封为了国王,把将来可能到手的战利品分给了他们,自己的将士会怎么想呢?他们一定心灰意冷,不会再给你卖力了,保不齐会发动叛乱,离你而去。而且,那些六国王室的后人也没什么实力,在项羽的军队面前起不到阻击的作用。

刘邦如梦初醒,直拍脑门,连忙派人追回已经刻好的印信,把它们全部销毁,以后再也不提此事。

事实上,张良能提出这个建议是很不容易的,因为他加入反秦大业,本来是为了韩国复仇。何况他也本是韩国的世家公子出身,祖上三代为韩国的相国。从这个角度讲,他投身到反秦斗争的初始目标就是为了韩国报仇,要重建一个新韩国。只是当他所扶持的韩王成被项羽杀掉之后,他才彻底投靠到刘邦旗下的。如果按照他以前的人生目标,他应该赞成封六国后人为王才对。但张良没有,这正是他伟大和值得尊重的地方所在。

因为,此时的张良已经彻底看到了六国灭亡无法复生的历史大趋势,只有统一并建立一个新帝国才是未来的主流民意。任何对战国格局的复辟行为都不可能成功,一定会失败。所以,他毅然放弃了旧有的理想,转而从眼前的政治现实出发,以分封现有的实力派为手段,支持刘邦夺取天下,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新国家。

这一建议充分地表明了张良对于未来趋势的深刻洞察力,是项羽集团的智囊所不及的,也超过了项羽身边最厉害的一个人物范增的谋略水平。

第四,促使刘邦尽快分封手下的功臣,稳定汉初的政治局势。

打败项羽之后,汉帝国建立了。刘邦虽然分封了萧何、张良等主要功臣,但对于大多数的功臣,却迟迟没有动静,众将私下议论纷纷,意见很大。又是张良发现了这个情况,及时上谏刘邦,迅速解决。

他对刘邦说:“陛下,天下虽然打下来了,可是您只分封了萧何、曹参等跟您亲近的同乡,其他的一些将领,或者不是你素所亲近的同乡朋友,但立有战功,他们担心分封时没有自己的份儿,或者过去曾经得罪过你,怕你不高兴了要报旧仇杀了他们。所以,如果您不赶紧分封功臣,恐怕他们就要谋反了。”

刘邦心想是啊,他们要是集体谋反,我的天下岂不得而复失?就问:“那该如何是好?”张良的对策是:“先分封一个大家公认的与你有仇的人,然后再尽快地分封其他众将。”刘邦就选择了雍齿这个数次让他难堪的家伙,封其为什邡候,并命令丞相、御史大人等尽快制定封赏计划。

雍齿一被封侯,军心就稳定下来了。众人觉得,你连大仇人都能封侯,那我们这些立下功劳的,早晚也会得到丰厚的赏赐。

张良之才超越了那个时代,他对人的心理的洞悉,已经到了看透一切的境界。他巧妙地利用人性,加以诱导和控制,屡次做出非常重要的决策,帮助刘邦化险为夷。与此同时,他自己却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知晓分寸,进退自如。这正是一个好的创业伙伴兼管理助手的最卓越的品质所在。

功成而不居,谋定而后动,目光远大,判断敏锐,决策果断,这是张良比韩信和萧何等人的优秀和高明之处。

从这些英雄人物的历史结局来看,张良真正的高明之处,并不只是智慧高超那么简单。与他比起来,韩信也是神人中的一员,他的才干绝不在张良话下,但最后的结局却令人唏嘘。韩信深知自己一意孤行下去,最终的下场不会太好,却无法控制内心的欲望,最终走上了“谋反嫌疑人”的不归之路,死于吕后之手。

张良胜出的,是道德定力。

韩信可以共创业,却无法共富贵。一个初创企业,需要韩信这样的有实力的天才,但当企业完成初期的扩张后,韩信这样的野心家就成了企业继续稳定发展的隐患。

张良则不同,他出身名门,曾是个贵族,他加入刘邦的创业革命中,并不是为了升官发财的个人目的,而是为了最初的理想——灭掉秦国,复辟自己的故国。换句话说,张良的个人理想更为高尚,他不是为了个人利益在投机,而是一个非常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要实现的是一种治国理念,而不是名利。

对这一点,李白曾写诗称赞张良“破产不为家”。意思是说,张良变卖了家产投入造反事业,并不是为了个人身家。所以,具备这种心灵境界的人,怎么会在创业成功后掉进争权夺利的世俗套路中呢?

这也说明:一个人的理想高度,往往会决定他最后的结局。

刘邦打下天下开始分封功臣,表现的很是小气。当时功劳最大的人是相国萧何,按理说刘邦应该把最大的礼包送给萧何才对,很多人都这么认为,但最终刘邦也只是勉强地封了他一个八千户的酂候。后又因念及当年萧何一个大方的举动,便多封了他两千户,让萧何成为了一个勉为其难的“万户侯”。(刘邦发迹时,外出服劳役,别人都送了300钱给他当盘缠,萧何却大方地多送了200,总计送了他500钱)。

当时就有人私下说:“我们这位皇帝的抠门程度,当初跟他一起打天下时是决然想不到的。”萧何生气极了,没想到自己的功劳那么大,封赏却让人耻笑。

作为对比,刘邦对张良的封赏却是非常的大方。他挑了最富庶的齐地,并将三万户都封给了张良,眼皮都没眨一下。在刘邦看来,张良才是那个对自己帮助最大的人,萧何不过是在投资而已。

对于这份大礼,张良谢绝了。他说了一番感人肺腑的话:

“臣当年在下邳起兵时,与皇上在留地相遇,那是上天有意,将臣送到陛下面前的,陛下用了臣的计策,又侥幸成功。所以,请陛下把留地封给臣就行了,三万户我是不敢领受的。”

张良的这番话,言辞恳切谦虚,听来让人感动。一个老臣,为创立这份基业出生入死,却超然名利之外,只在乎一份共同创业的情义,这让刘邦卸下了一切戒备。所以,他答应了张良的请求,封张良为留候,封户和萧何一样多。在这之后,张良又屡次请辞,解甲归田。后来,他也曾再次出山为刘邦效命,但再也没接受过任何正式的职务。他真正地做到了一退到底,彻底消除了皇室对他的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