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包装,当然需要付出成本。这一条显然是无需解释的。
这个成本就是钱,源源不断的钱,怎么花都花不光的钱。你可以是穷光蛋,像刘邦,他就没几个钱。但是他搞钱的能力一流。
刘邦搞钱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从家里拿。在外面混,有一帮小兄弟跟着,吃喝,路费,娱乐,到处都得花钱。你以为好名声是喊出来的?其实是撒钱喝出来、玩出来的。没钱怎么办?刘邦的第一个办法是回家拿,这招风险最低。
作为不算太穷的农民,刘太公好歹有一些积蓄——没有电视剧上演得那么落魄,所以每次儿子要钱,他总会给一点。当然也有不给钱的时候,因为刘邦太能花了,消费支出节节上涨,慢慢就让家人无法承受。这难不倒刘邦,他的对策是转移目标,盯上了他的嫂子。
说起这位刘嫂,《史记》中记载了一段轶事,刘邦称帝后把自己的弟弟、侄子都封了王,惟独不封他已死的大哥刘伯的儿子。家里人看不过去,就委托刘邦已被封为太上皇的老爹去跟刘邦说情。这时刘邦才道出了内由,说:我不是忘记了封他,是因为我那位嫂子太不像长辈了。
他和自己的嫂子怎么结的梁子呢?就在这个“吃上”。刘邦在没钱的时候,经常带着一帮兄弟跑到大嫂家去吃饭。嫂子很讨厌小叔子老来蹭饭,有时候就假装看不见,一见他们来了,就用勺子使劲地刮锅,刮得当当响——表示俺家已经吃完饭了。刘邦和兄弟们大失所望,就都搭拉着脑袋走了。过后,刘邦杀了一个回马枪,看到锅里竟然还有羹汤,从此就怨恨上了大嫂,觉得这女人太不够意思。所以,分封兄弟子侄时,他唯独不封大哥的儿子。
在刘太公为自己的孙子说了情以后,刘邦才封他大哥的儿子刘信为羹颉侯。侯跟王可是差远了啊!可见刘邦对当年这件事是多么的“怀恨在?心”。
刘邦的嫂子想必有一肚子的冤屈。许多的中国人都有为了面子无比慷慨的一面,可也有平常对亲友极吝啬的时候。这也怪不得他们,因为平常人家并不富裕,一年四季大多数时候,都生活在物资匮乏中,自己好不容易攒了几两肉,想留给儿子打打牙祭,凭什么要让你这个大懒虫跑过来享用呢?如果是你自己也就算了,毕竟是小叔子,一家人,肥水不留外人田,问题是你还带着一帮人,三天两头地窜过来蹭吃,换谁也受不了。
所以,刘邦这个转移目标的蹭吃方略并不值得推崇。
第二个办法是别人给,类似于募捐。刘邦的名气越来越大以后,就有更多的人加入他的圈子。起初还只是一些同村和同乡的穷小子,像卢绾这种人,后来就开始有公务员和富二代加入了,比如萧何。他们就没少往外掏钱,而且越掏越多,慢慢就成了买单的冤大头。
你如果问:“当冤大头很值吗,为什么不把刘邦踢一边去?”
萧何会回答你:“值!因为我看好刘邦!”
成功者在还没成功的时候,总是很擅长花别人的钱。即便是已经很成功的人,他们在募款方面也很有一手。把别人的钱花在自己身上,提升形象,再去赢得更多的钱,就成了一个发财之道。比如奥巴马,竞选总统时累计筹款两亿多美元,其中很大的一部分都被他用在了个人的形象设计?上。
有钱舍得花还不够,还得有人帮你花,请人替你设计形象,营造舆论。比如出生时的异象之说,这是最简单的形象营销。难度再大一点的像王莽,雇人全国各地埋石头,上面刻上老天的指示。这都是创业之前形象包装的必要步骤。
经过一番专业的运作,最后,你就形成了自己的品牌Logo。刘邦的Logo是什么呢?下一节我们就会讲到的,两个字: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