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的自我反省,其实是自我轻贱 01(1 / 1)

中国人讲究“日三省吾身”,即没事就多想想自己做的事说的话,反省一下有没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好,从而提升自己,让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人。

确实,懂得自我反省是一种美德,但过度的自我反省却反而是一种对自己的轻贱了。

如今,网络上出现了一个新的词汇:过度反省族。即一群认为反省就意味着收获,故而常常过度进行自我反省的人。这些人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特别喜欢自我反省,不管遇到什么事,都是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复琢磨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恨不能一寸一寸地把错误给挑出来。

一位网友就曾在自己的博客中批判了过度反省族们的这种理念,他说:“人确实需要思考,但却不能思考过度。思考过度就意味着你将离哲学很近却会离事实很远。因此,哲学家既是圣人,却也是傻瓜。经常思考过度有时会导致敏感泛滥,这其实是件很可怕的事情,人们会因此而不断怀疑自己甚至怀疑整个世界。”

世上从不存在完美的东西,只要你想,不管在多么优秀的事物中,你也必定能寻找到瑕疵。很多时候,我们所做的事情虽然不能说尽善尽美,但实际上也够得上赞一句优秀了。可即便如此,在过度反省中,也必然能够挑出许多的失误和问题。而事实上,这些失误和问题在现实层面上来说或许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揪住这些不放,除了让我们对自己越发失去信心之外,对我们并没有任何好处。

人懂得自省很重要,但学会自省有度更重要。

02

我们总是被告诫,遇到事情要懂得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确实,很多时候,一个错误的出现并非只是某一个人的原因,但凡与之有关的,或多或少都需要背负一些责任。但即便如此,该清算的亏欠也都该清算清楚,你所犯的错误也不能掩盖对方应当背负的责任。

张琳的丈夫出轨了,当她把丈夫和他那个年轻的小情人捉奸在床的时候,张琳感觉自己的整个世界都崩塌了。

起初,大家都站在张琳这一边,和她一起谴责丈夫的背叛。可渐渐地,在丈夫一次又一次“诚恳”地道歉以及她表露出想要离婚的意愿之后,家里人开始掉过头来纷纷劝说她,让她原谅丈夫的错误。

“男人嘛,谁还没犯过这种错,能回头就是好的。”

“你看看你都什么年纪了,现在离婚,你以后怎么过?哪还能找到更好的啊!”

“这种事情双方都有责任,一个巴掌拍不响,你也该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好……”

听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告诫”和“劝说”,张琳感到非常茫然,她开始疑惑:是我的错吗?因为我做得不好,无法留住丈夫的心,所以他才出轨?是我没本事,所以才让人有机可乘?

张琳的母亲知道她的想法之后,只对她说了一句话,她说:“不管你在这段婚姻中做得够不够好,都不该成为他出轨的借口。你可以以此为教训进行自我反省,但绝不能因此就抹去对方的错误以及对你造成的伤害。”

自我反省不等于自轻自贱,别随随便便就总把责备往自己身上揽。哪怕你真的错了,你也依然有权力去责怪那些对你造成伤害的人。人应勇于认错,也应懂得捍卫自己的权益,别平白就让人欺负了去。

03

记得很多年前,在家族聚会时,一位不甚相熟的长辈曾当着全家人的面对我进行了一番谆谆告诫。然而,这位长辈大约对我有些误解,所说的种种告诫中,大部分都是有失偏颇的。秉着不能胡乱被人冤枉的原则,我一一进行了解释和反驳。结果,这位长辈在哑口无言之后,竟满是责备地教训我说:“年轻人别总想着顶嘴,长辈说什么,你听着就是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就因为有这样一句金玉良言来做借口,所以这位长辈对我的误解与诽谤,我就应该乖乖承受吗?真是太可笑了!若只是忠言逆耳,自然应该牢记心间,但如果对方所说的一切,不过是出于自己的妄加判断,我们又凭什么要沉默地接受这种子虚乌有的批评,甚至任由对方败坏我们的名声呢?

我们当学会自省,因为人只有不断地自省才能进步,才能将自己锻造得更加优秀。但这种自省应当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并有客观而明确的责任划分的。该我们承担的,我们绝不推脱,但不该我们承受的,我们也绝不接受。

别让过度的自我反省成为一种对自己的轻贱,给自己更多一点信心,请相信,你其实做得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