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恩说:一盎司自己的智慧抵得上一吨别人的智慧。
然而,在生活中,有些人却习惯了主动放弃自己宝贵的智慧,拱手让出自己的生命主权,以“听从”的方式去抬高别人,以求获得别人的好感和支持。但事实上,在这个世界上,又有哪个别人能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内心的渴望呢?当你不能跟着自己的心走,为了讨好别人而选择自己并不喜欢的事物或人时,后悔自然也便成了家常便饭。
一位女性朋友最近离婚了,对于这场维持仅仅一年多的婚姻,这位女性朋友是这样评价的—令人窒息。
这位女性朋友是个性格跳脱的人,而她的前夫则是个一板一眼的“老古董”,两人是通过家里亲戚介绍认识的。从一开始,朋友对她这位前夫就没有多少好感,毕竟两个人个性实在相差太大,但父母亲戚却都觉得非常满意,而且不断地劝说她和这位先生“试一试”。满意的理由非常多,比如对方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好,性格忠厚老实,有车有房等等。甚至就连她的父母都劝说她:“你年纪也不小了,再这么耗下去,哪还能找到条件更好的。”
最后,因为种种缘故,这位朋友屈服在了“多数人”的意见下,决定去“试一试”,接着便糊里糊涂地结婚了。然后,在过了一年多“令人窒息”的婚姻生活之后,又离婚了。
我曾问过这位女性朋友,既然从来都不喜欢那个人,当初为什么会和对方走进婚姻殿堂。她是这么回答我的:“家里人都希望我和他结婚,尤其我的父母,都特别满意他。那时候觉得,不想再让父母操心了,不如就顺了他们的意吧。”
结果,离婚之后,依旧还是免不了让父母操心一场。
02
生活中,好为人师的人不在少数,他们总喜欢用自己的“智慧”以及“经验”去教导别人,试图影响别人的人生,打的还是“为你好”的旗号。于是,相应地,一批为了讨好他人而甘愿“听从”别人“指示”来下决定的人也就此诞生了。可笑的是,发出“指示”的人未必真的有多在乎付诸行动的人最终能够取得怎样的结果,而付诸行动的人也未必就能因为“听话”而成功讨好对方,甚至可能弄巧成拙,给别人留下一个“缺乏主见”的印象。
最近的一次聚会上,一位朋友聊起了关于买房的事情,当时正好有一位搞房地产的友人在场,这位搞房地产的友人“巴拉巴拉”地说了一大堆投资买房的好处和前景,让朋友听得甚是激动,当即点头,表示说回去就认真考虑一下,准备投入买房大军。
之后不久,又巧遇了这位朋友,提及此前说到的买房的事情,这位朋友表示说,本来前几天他已经把房子都看好了,但一个亲戚知道后却劝他暂时不要急着买,说现在并不是最好的买房时机。朋友说,这位亲戚交友甚广,有好几个铁哥们都在政府机关工作,消息比较灵通……
其实,买不买房,不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并没有什么对错之分,但朋友犹豫不决的态度却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与精力,着实有些小家子气了。更重要的是,对于朋友遇到事情喜欢“请教”别人,却又总是因为别人意见的不同而迟迟下不了决定的行为,大部分人都是比较“嫌弃”的。毕竟一个缺乏主见,没有自我的人,实在是很难让别人产生好感。
可见,“听从”未必就能讨好对方,如果你连自我都没有,那你还有什么值得别人尊重的价值呢?
03
如果一个人缺乏“慢思考”的意志与能力,那么他就很能形成自己的主见,会在遇到问题时习惯性地去依赖别人。
但我们也说过,很多时候,在面对同一个问题时,不同的人往往会给出不同的选择和解答,而且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道理,这种时候,缺乏主见者又该如何选择呢?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的分工为这些人提供了一个“最佳”解决方案—权威。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都盲目地迷信权威,权威人士说什么就信什么,权威人士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自己根本不会去思考,去质疑,就好像把所有的思考工作都“外包”了一样。
然而,“权威”真的能让你变得更好吗?恐怕不尽然。
所谓“神医”的药方常常弄得人病入膏肓;
所谓“股神”的指导往往搞得人倾家**产;
所谓著名投资人的引导可没少让人血本无归……
在这个世界上,真正需要为你的人生负责的,只有你自己而已,别人空口白牙一句话,凭什么就能成为你的主宰呢?别轻易就把“我听你的”这句话说出口,只有牢牢掌控住生命的自主权,你才能真正掌控自我,也才能真正获得别人的尊重与认可。
人生每一个岔口都有很多可供选择的道路,每一条路都有不同的风景和终点,没有任何人会知道,哪一条路才是所谓“正确”的路。而人这一生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尊重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是你的人生,你的体验。遵循内心的引导,才能感受到真实的快乐,才能把日子过得痛痛快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