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在意自己的人,往往不被在意(1 / 1)

许多年前,我受邀到一所高校去给学生讲课,那所高校有两个校区,一个是位于市中心的老校区,另一个则是位于开发区的新校区。当时,通知我去上课的人告诉我上课的地方是在主教学楼的507教室。

我那时也没多想,按照约定,提前15分钟到了指定的地方,结果进去一看,教室里空空如也,一个学生也没有。我当时心里还纳闷:这都快上课了,怎么一个人也没有呢?学生们这样的学习态度可不行啊!

又等了十分钟之后,我终于发现事情不对劲,再怎么样也不可能一个学生也不来上课吧。于是,我赶紧联系了对方,这才知道原来我把校区弄错了。上课的地方原本应该是位于开发区的新校区主教学楼507教室,而我去的却是位于市中心的老校区的主教学楼507教室,难怪一个学生也没有呢!

说来也是有趣,那时候我租住的地方就在这所学校市中心老校区的教师家属住宅楼,而那位负责通知我的联络人则是新校区的负责人。在通知我地点的时候,对方大概下意识地认为只要说“主教学楼”,我就能明白他指的是新校区的主教学楼;而接到通知的时候,由于我一直住在老校区的教师家属住宅区,所以便下意识地认为对方所指的应该是老校区这边的主教学楼,由此才造成这一次的“乌龙事件”。

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会下意识地以自己为中心进行思考。这是一种本能,相比那些和自己毫无关系的信息,人们显然会更容易注意那些与自己有所关联的信息。可见,在任何一个人的心中,自己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总会下意识地在意一切与我们自己相关的东西。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所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类的需求按照不同的层级分为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弗洛伊德就自我实现这一需要层次又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自重感效应。这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弗洛伊德认为,人这一生最大的需求有两个:一是性需求;二是被别人重视的需求,也就是自重感需求。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也曾表示:自重的欲望是人们天性中最急切的一种需求。

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你想要获得别人的好感,不妨试着多给对方一些尊重和关注,满足他人的自重感,这绝对是一种有效的社交手段。而当对方的自重感获得极大满足之后,对方自然也会投桃报李,反过来认同你。但相应地,如果你无法满足别人的自重感,别人自然不会给予你太多的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相互作用的,不懂得关心别人,只一味在意自己的人,自然不会得到别人的在意。

多年前,我因工作需要聘请过两名大学刚毕业的实习助理—小周和天天。小周是个热情开朗的小伙子,天天则是个比较内向安静的女孩子。

刚来上班的第一天,小周就已经和大家混了个脸熟,天天就拘谨多了,礼貌地和大家打完招呼之后就自己安安静静地开始做事。通常来说,性格开朗外向的人要比性格安静内向的人更容易交到朋友,因为前者的感情更加外放,也更擅长交际方面的事情。但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实习期结束之后,众人对安静内向的天天的评价却比对开朗外向的小周要高得多。

后来,在询问了几位同事之后,我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安静腼腆的天天反而会受到这么多人的喜欢—

刘姐说:“天天这孩子特别细心,懂得体贴人。她负责安排公司聚餐的时候,把我们每个人的喜好都考虑到了。那段时间,我正好有点上火,口腔溃疡,她还特意问了我的情况,把原本决定去的川菜馆改成另一家广东菜馆。小周就不行了,轮到他负责安排这些事情的时候,哪次考虑过我们的喜好啊!完全就是他自己想吃什么就去吃什么……”

明哥说:“天天这姑娘真的不错,出差给我们带礼物,每次都能送到心坎上。有一次,我随口在公司提过我儿子喜欢画画,后来没多久,我儿子生日请大伙去家里吃饭,她就送了套彩笔,可让我家小子高兴坏了。至于小周啊—算了,我都想不起来他送了啥。”

…… ……

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天天总是能从各种小细节上去为每一个人考虑,和她相处,大家的感觉就是“润物细无声”,让人觉得十分舒服,有被重视、被尊重的感觉。至于小周,他似乎从来不会考虑别人的想法或感受,一切都随自己的意愿来。

一个善解人意、温柔体贴,一个则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大家更喜欢亲近谁,不言而喻。

每个人都渴望被关注、被尊重,这是人之常情。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你总是只考虑自己,以自己为主角,却不愿意分出哪怕一丝一毫的关心给别人,理解别人的想法和立场,那么别人自然也不会给予你相应的回馈。感情是相互的,没有谁有义务做你的配角,不懂得付出和理解的人,永远无法收获真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