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内战已经打响好几周了,这时,军队里涌现出一位英俊飒爽的青年军官,他就是麦克莱伦。这位青年军官带着20门大炮和一台便携式印刷机冲向了战场,结果真吓退了一小拨南方人。其实,他所指挥的战斗根本算不上什么大阵仗,只是小打小闹而已,但这毕竟是北方部队的首捷,而麦克莱伦又深谙宣传的重要性。于是,他那台印刷机派上了用场,他将自己如何调兵遣将,如何取得战果的过程统统印刷下来,报告给国民。
许多年后,人们必然会讥笑麦克莱伦这一滑稽的举动,但在战初,人们迫不及待地希望出现这样一位盖世英雄,于是深谙此道的麦克莱伦就当选了。国会授予他“小拿破仑”的光荣称号。林肯还在华盛顿约见了麦克莱伦,任命他为波托马克军队的指挥官。
麦克莱伦果然是一副当领导的范儿。他骑着白马走到哪里,士兵们都会冲着他热烈鼓掌表示欢迎。麦克莱伦工作起来也相当认真,他接管了第一场战役中败退下来的士兵,对其进行操练,让他们重拾自信,一时间军中士气倍增。到了10月份,他已经带领出一支阵容强大,且训练有素的军队。他的士兵已经迫不及待地摩拳擦掌了。
于是,人人都蓄势待发,只有麦克莱伦按兵不动。尽管林肯已经三番五次地催促,但他就是不动声色。他进行阅兵,谈论他的计划,但似乎都只是说说而已,丝毫不见有所动作。
后来,他根本是故作镇定,以各种借口拖延行动。有一次,他借口部队正在休整,还不能进发,林肯便质问他,部队究竟做了什么,需要这么长时间的休整。
总之,麦克莱伦终于答应进军了。不过,各种不可思议的事情又发生了。在安蒂特姆战役之后,李的军队溃败,而当时麦克莱伦手下有足够的士兵可以乘胜追击,甚至有可能活捉李,如果那样,这场内战就结束了。于是,林肯不断地发信催促这位年轻的将领,然而好几个星期过去了,仍然不见麦克莱伦有一点儿动静。最后,他终于说话了,说因为自己的战马疲惫不堪,而他又喉咙疼,所以无法前行。
林肯在新塞勒姆生活的时候,曾在一家杂货店打杂,而那些“丛林之王”又常到那里去斗鸡玩,于是林肯就成了他们的裁判。当时,巴博·麦克纳布一直吹嘘他们家的公鸡如何了得,说桑加蒙县的“鸡王”非他莫属。结果,当人们将这只公鸡放进角斗池的时候,它却掉转头跑了,根本不愿“参战”。巴博盛怒之下,抓起公鸡将其重重地摔在木头上,而它只是抖了抖羽毛,高高地叫了两嗓子,便大摇大摆地走开了。
“见你的鬼去吧!”麦克纳布生气地说,“简直是个绣花枕头。”
如今麦克莱伦的表现,就让林肯联想到了麦克纳布家的那只公鸡。
在半岛战役中,南方马格鲁德将军率领5000名士兵,同麦克莱伦手下的10万之众作战。结果,麦克莱伦却畏缩不前,除了丢弃胸墙溃逃外,还不断地向林肯索要增兵。
“如果我真有魔杖,”林肯说道,“给他派遣了10万兵力,他一定会欣喜若狂,并一个劲儿地说明天就向里士满进发。不过等到第二天,他会再次发来电报,说敌军兵力已经增至40万,因此他需要继续增援。”
战争部长斯坦顿说:“要是麦克莱伦手头拥有100万兵力,那么他就会说敌军有200万兵力,而且还会撒泼耍赖,必须给他增至300万才行。”
“小拿破仑”??自大、狂妄,大概是被虚荣冲昏了头脑,他辱骂林肯及内阁为“猎狗”“小人”“葡萄牙兵”。在行动上,他也总是不遗余力地侮辱林肯,当总统检阅军队时,他却将林肯“晾”在接待室长达半小时。
有一次,林肯在麦克莱伦家等他等了好几个小时,直到晚上11点钟,他才到家,却连个照面也不打,直接让佣人转告林肯自己已经睡下了。
这样的事情不断见报,每当林肯的母亲得知这样的消息时,都会泪流满面地恳求林肯撤了这个目中无人的小子。
“妈妈,”林肯答道,“我知道他做得不对,但在这种时候,我不能跟他计较。如果麦克莱伦能让我们取胜,我甚至愿意向他脱帽致敬。”
秋去冬来,很快,又到了第二个春天,但麦克莱伦除了操练士兵、阅兵和空谈之外,仍然无任何动向。国民被激怒了,林肯接到了从四面八方而来的指责。
“你的拖沓正在毁灭我们民族的事业。”林肯对麦克莱伦下了最后通牒。现在,摆在麦克莱伦面前的问题只有两个:要么进发,要么辞职。于是,他急忙奔向哈珀斯渡口,命令部队即刻出发。
按照麦克莱伦的计划,他要从哈珀斯进攻弗吉尼亚,这样,通过拼接从切萨皮克湾和俄亥俄运河调来的船只,军队就可以渡过波托马克河。结果,船只比河道宽出了6英寸,被卡在那里无法动弹,只能放弃这个计划。
当麦克莱伦向林肯汇报事情原委时,这位坚忍不拔的总统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了,他气得咬牙切齿,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真想一头扎进印第安纳州皮金河谷的干草田里,最后他狂怒地吼道:“为什么?真见鬼!什么时候才算准备好了?”
对此,国人也跟总统一样愤怒地提出了质疑。
终于,在4月份,“小拿破仑”效仿拿破仑那样发表了战前演说。然后,12万将士高唱着“我把姑娘留下”,就向南方进发了。
到这时,战争已经持续了一年。麦克莱伦曾吹嘘自己很快就能摆平战事,以便让将士们趁早回家种玉米和麦子。
这口气真是令人很难相信,但还是让林肯和斯坦顿有了个乐观的心态,他们甚至开始电告各州州长,关闭征兵处,拍卖征兵时的公共设施。
“伟大的弗雷德里克”曾说过一条至理名言:要知己知彼。李和斯通沃尔·杰克逊对这位“小拿破仑”倒是了如指掌,他胆小如鼠,未经沙场,恐怕一见到血就吓得浑身打战。
于是,李一早便悄悄地埋伏在了里士满。等到麦克莱伦花了3个月时间才慢慢爬到目的地时,这支大军已经疲惫不堪。这样,当麦克莱伦的大军兵临城下,直到能清晰地听到教堂的钟鸣时,李以逸待劳对联邦军队展开了猛烈的进攻。这场战役持续了7天,打得麦克莱伦只能东躲西藏,其手下15000士兵阵亡。
麦克莱伦的这次“伟大壮举”最终以血的教训告终。
跟以前一样,麦克莱伦将失败全都归咎于总统府,还叫嚣着,埋怨政府没有给他足够的兵力,是政府的懦弱和愚蠢让他惨遭失败。他憎恨林肯和内阁要比南方邦联更甚。他谴责内阁的行动“永远是臭名昭著”的。
其实,麦克莱伦手头的兵力比敌军多得多,只是他从来不懂得好好运用,只一味地求增兵。先是增兵1万,而后5万,最后是10万。政府是不可能凑足这么多人的,他深知这一点,林肯曾表示过他的要求有多无理。
麦克莱伦像疯子一样给总统和斯坦顿致电,指责他们在摧毁军队,其措辞极为粗俗,以至于发报员拒绝发送那些不堪入耳的词汇。
国民惊呆了,恐慌和惊诧充斥着华尔街,愤恨和哀愁写在了国民的脸上。林肯变得愈加憔悴,他说:“我真是绝望到底了。”
麦克莱伦的岳父,参谋总长P·B·马西认为,目前只能投降了。
林肯一听到这话立刻大发雷霆,他命人叫来马西,对他说道:“将军,听说你已经用了‘投降’一词,我现在告诉你,这个词跟我们的军队没有半点儿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