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与信誉(1 / 1)

我听说,你最近跟巴特行长之间发生了点不愉快。你甚至赌气说,我们不需要华尔街的支持。孩子,你错了,即便我们公司目前可能不需要更多的流动资金,也还是需要银行的支持。对于我们来说,资金实在太重要了。信誉是商人的生命,讲信用的人处处可以得到银行的资助,而不讲信用的人却难以从银行里拿到一分钱。

当年我辞职后,打算筹建自己的公司,但资金缺乏却成了问题,我只得四处找钱。可想而知,没有一个银行愿意借钱给一个没有任何担保的年轻人,他们认为这是一件冒险的事。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你的祖父告诉我,他打算给每个到了21岁的孩子1000美元,而现在决定提前给我。我是多么需要这笔钱啊!这就好像饿的时候,天上掉下了馅饼。不过,他又对我说:“可是约翰,你要付10%的利息。”

我了解你的祖父,知道根本不可能白拿钱,于是接受了这笔高出当时市面利率的贷款。也许有人会觉得纳闷:为什么会接受如此刻薄的条件?很简单,因为我太了解克利夫兰借款和贷款的形势了。从个人的角度来讲,我是一个有信誉的人,值得家人和朋友信赖,可我的手上却没有什么筹码。说白了,我就是一个没有身价的人。在克利夫兰,像我这样的人有很多,如果找不到一个有钱有势的人做担保,不会有任何人肯把钱借给我或者像我一样的人。没有人愿意为我做担保,你的祖父也是如此。既然这样,那么我何必舍近求远呢?倒不如直接向你祖父借钱。我非常了解你的祖父,他最多是向我玩弄一下他那些过度的老谋深算,没什么大不了的。最重要的是,我不用担保就可以借到钱,而这笔钱非常重要。

资金到位之后,一切开始运转起来。让我们几个合伙人兴奋的是,新公司生意出奇的好。可是没过多久,老问题又出现了,还是资金的问题。没有办法,我不得不再次求助于银行。

那段时间,我一直在银行与私人金融家之间来回奔波,异常辛苦。虽然艰难,但我的努力却卓有成效,我得到了第一笔来自外人的贷款。一位名叫T.P.汉迪的和蔼仁慈的老银行家同意贷款给我们,条件是要用我们仓库的收条作为附属抵押物。

那是一笔2000美元的贷款!出了银行,走在街上时,我就像腾云驾雾一样。 我真的很兴奋,我在心里说:“想想吧,银行居然借了2000块钱给我!这就是说,我在这一带已经有地位了!”这笔钱对我意义重大,它不仅解决了我们的资金困难,还让我明晰了经商的真谛。汉迪让我发誓,决不用这笔钱去做投机生意。在克利夫兰金融界,我幸运地结识了第二位良师益友。汉迪为人严肃正派,他除了是一家银行的总经理之外,还担任一所教会学校的校长。他之所以愿意借钱给我,不是因为我在克利夫兰有一定的地位,而是从艾萨克·林伊特那里打听到我的品行和生活习惯。很显然,是我的品行帮助了我。

一个人品行的可靠程度,决定了他的信誉等级。我在伊利大街浸礼会布道教堂里的骨干地位,使我博得了各家银行的青睐。从此以后,我再向银行借钱,就非常容易了。在商业贸易中,一个人的信誉绝对是至关重要的,甚至要高于一切。

我记得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公司遇到了难题。由于没有足够的火车车皮来装运面粉、谷物和猪肉,所以我们不得不忍痛缩小经营范围。为了解决这个不仅现在而且以后也会困扰我们的问题,我经常缠着一位铁路官员不放,希望他可以帮助我们。结果,那个人忍无可忍了,当我再次纠缠他时,他指着我的鼻子厉声说道:“小伙子,我要你明白,别把我当成是替你跑腿的!”

与此同时,我们公司最大的客户逼着我,想要在拿到提单之前就把钱给他。我没有答应,因为这违反了传统的行业惯例。结果,他朝我大发雷霆,而我在承受了他的怒火之后,还得再丢一回脸,向合伙人承认自己没能留住那个客户。直到最近我才得知,原来那个人不讲理的做法是一个考验。当地一家银行想考验一下我能否经得起**,坚持一贯的原则,便设下了这个陷阱。我坚持了原则,在克利夫兰树立了守信用的好名声。这个名声,比任何有钱人或官员的担保都更有价值。

后来,我成了俄亥俄州银行的董事。对于我来说,这其实并不意味着什么,因为我很忙。我没有精力把那些社交的繁文缛节放在心上,也没有时间去讨好那些古板守旧的银行董事们。刚开始的时候,我还会去参加那些董事会议,去听几个老绅士一本正经地围坐在桌子旁热烈地讨论关于新型金库锁引发的问题。可是,渐渐地,我不想去参加那种会议了,我是个忙人,不想那样浪费时间。

但是我得承认,成为这样的董事确实可以为我带来很多的便利。这和我以前成为一家火灾保险公司的董事一样,可以更轻易地获得我所需要的资金,而不必像以前那样以弱者的身份出现,然后被人指着鼻子呵斥。你可能不太清楚,想为大有进展的企业谋求资金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那种难度超乎了你的想象。我不喜欢去哀求别人,可是因为要不断地向银行家申贷,我曾经落到几乎卑躬屈膝的地步。那种卑躬屈膝和你想象的不一样,我们几乎是跪着去求助银行为我们提供资金和贷款的。在和银行打交道的时候,我总是在谨慎与冒险之间来回徘徊,生怕会出现问题。很多时候,我躺在**还在担心自己如何去偿还庞大的贷款。可是睡了一夜之后,我又精神抖擞地去借更多的钱。

南北战争之后,美国政府为了刺激战后经济的发展,发行了新的绿色纸币,建立了全国性的银行系统,大量发放贷款。可以说,我们公司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贷款来支撑的。T.P.汉迪和其他克利夫兰银行家信任我们这些年轻的企业家,愿意借钱给我们。因此,我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巨额贷款。我要让他们知道,我是一个正在崛起的新星。

有一天,我去找一位名叫威廉·奥蒂斯的银行家商量贷款。在此之前,这位银行家答应给我最大限额的贷款。可是,我的这次贷款却遇到了阻挠,银行部分董事表示担忧:洛克菲勒是不是又来说贷款的事?言下之意,我的多次贷款,已经使他们不放心了。我对他们说:“在任何时候,我都很乐意展示我的偿还能力。下星期我需要更多的钱,我可以把我的公司交给你们银行。不过很快,我就会搞到一大笔钱去投资。”

当然,我说服了他们,并取得了他们的信任。我与他们之间,还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这样一个时代,只有懂得如何去安抚神经紧张的债主,才能在贷款方面取得成功。安抚债主,最基本的一种做法就是借钱时不要显得太过急切。记得我说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天,我因急需15000美元而四处奔波,甚至走在街上我还在考虑如何才能借到钱。这个时候,当地一位银行家把马车停在了我身边,出乎意料地问道:“洛克菲勒先生,你想不想要5万块钱?”毫无疑问,这是个好消息,当时我真想马上答应,但我还是稳住了自己,没有让自己表现得太过急切。我反复打量对方几次,然后慢条斯理地说:“您能给我一天时间,让我考虑一下吗?”最终,我们以最有利于我的条件达成了借款协议。我认为,这应该归功于我的磨蹭。

让自己拥有被人称道的性格,是取得信任的最好方法。对于这一点,我很自信,尤其是在浸礼会派企业家当中更是如此。此外,还有一些东西必须坚持,那就是做人的原则。我认为,我之所以能获得银行家们的信任,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坚持做人原则。比如,在陈述事实时,不管有何不便,我都坚持讲真话;在讨论问题时,我从不捏造或含糊其词。另外,我还会迅速地还账,从不赖账或拖欠。

我得承认,一路走来,银行家们为我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创业之初,他们多次把我从难以翻身的危机中解救出来。有一次,我的一个炼油厂失火,损失惨重。在还没有获得保险公司赔偿之前,我们在资金周转上遇到了困难,我几乎彻夜难眠,一家银行的董事们在是否给我追加贷款的问题上开始犹豫起来。这时,银行的斯蒂尔曼·维特董事挺身相助。他先让一个职员拿来自己的保险箱,然后对其他董事们说:“听着,先生们,这些年轻人都是好样的。在他们需要钱时,我希望我们银行能够毫不犹豫地借给他们。如果你们不放心,那么我这里可以给你们保证。”他指了指保险箱说,“你们可以随便拿,想拿多少就拿多少。”

感谢斯蒂尔曼·维特先生对我的帮助,他的言行使我得到了更多的信任和支持。在紧要关头,我们总是一次又一次地渡过难关。感谢上帝!

对于一家大企业来说,每次投入战斗,都必须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如若不然,则很难取得成功。因此,我总是努力保证自己手中拥有足够的备用资金,那是我在许多竞争中获胜的根本。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我迅速买下一家炼油厂的事情。那一次在紧急关头,我得到了银行的鼎力相助。

当时我急需几十万现款,证券行不通。大约在中午时分,我得到了消息,我必须得赶上三点那班火车。也就是说,我要在极有限的时间内,尽快凑齐几十万现款。于是,我跑了一家又一家银行。不管是见到总裁还是出纳,我都请求他们尽快帮我凑钱,能凑多少就是多少,并告诉他们我过一会儿就来提钱。很快,我跑遍了城里所有的银行,接着又跑第二圈去取钱。没想到,钱真的凑够了。我带着那笔钱上了三点的火车,做成了那笔买卖。

你一定要记住,平时必须同各大银行保持长期的信任关系,紧急关头才能处理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