萋兮斐兮②,成是贝锦③。彼谮人④者,亦已大⑤甚!
哆⑥兮侈⑦兮,成是南箕⑧。彼谮人者,谁适⑨与谋⑩?
缉缉?翩翩,谋欲谮人。慎尔?言也,谓尔不信?。捷捷?幡幡?,谋欲谮言。岂不尔受??既其女?迁。
骄人?好好,劳人草草。苍天苍天,视彼骄人,矜此劳人?。
彼谮人者,谁适与谋?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
杨园之道,猗于亩丘?。寺人?孟子,作为此诗。凡百?君子,敬而听之。
注 释
①巷伯:职掌宫廷事务的宦官。②萋、斐:文采相错。③贝锦:有贝纹图案的锦缎。④谮人:谗讥于人。⑤大:同“太”。⑥哆:张口。⑦侈:大。⑧南箕:星宿名,四颗星连缀成簸箕状。⑨适:往。⑩谋:谋划。?缉缉:附耳低语的样子。?尔:指进谗言的人。?信:信实。?捷捷:信口雌黄的样子。?幡幡:反复的样子。?受:接受,听信谗言。?女:同“汝”。?骄人:指进谗而得意之人。?劳人:指被谗的人。?投:弃。?畀:与,给予。?有北:北方不毛之地。?亩丘:丘名,或说指高丘。?寺人:阉人,宦官,内侍。?凡百:一切,所有的。
译 诗
文采交错成花纹,织成流光之贝锦。
造谣之小人,心肠太凶狠。
星宿仿佛一张嘴,那是预兆谗言的箕星。
造谣之小人,谁和他同盟。
流言蜚语到处传,一心阴谋伤害人。
劝你说话要谨慎,否则无人肯信任。
信口雌黄进谗言,阴谋伤人心气沉。
也许有人受蒙蔽,终究使你现原形。
小人得意又忘形,失意人烦恼又忧闷。
上天啊上天,你看那小人得志,应该怜悯失意人。那个谗人,谁与他同谋?
应把他扔到野外,去喂豺狼和猛虎。
豺狼猛虎不肯吃,将他扔到蛮荒地。
蛮荒之地不肯收,那就让上天收了他。
杨园的大路,紧挨着麦田。
名叫孟子的寺人,写了这诗篇。各位君子大人们,敬请听我言。
延 伸
这首诗与前面的《小弁》《巧言》《何人斯》一样,同样是指斥谗言小人的诗篇,古人将它们编排在一起,是大有深意的。诗的作者名叫孟子,是一个寺人,也就是太监。如前文《巧言》中所说,因谗言而诋毁贤臣,无异于自毁长城,但是在列国时代,类似的事例屡见不鲜。战国时期的魏国,可谓因谗言而衰落的另一个例证。
魏国在魏文侯时代,任用贤臣李悝、翟璜二人为相,任命吴起、乐羊为将,任命西门豹治理战略要地邺城,广泛吸纳人才,夺取了秦国的西河之地,并请孔子的弟子卜子夏在那里讲学,给魏国培养了大量人才。魏国在魏文侯、魏武侯时期,将秦国压制在洛水以西长达八十年,使其无法向东方发展,是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然而,由于国君受谗言蛊惑,国力逐渐下降,先是大将吴起遭到公叔痤的诋毁,被迫逃奔楚国;尔后是商鞅不被重用,离开魏国去秦国;再后是孙膑遭受构陷,装疯逃到齐国……魏武侯之后的魏国,堪称向邻国输送人才的枢纽,其中流向秦国的人才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