陟①彼岵②兮,瞻望父兮。
父曰③:嗟!予子④行役,夙夜无已。上⑤慎旃⑥哉,犹来⑦!无⑧止!
陟彼屺⑨兮,瞻望母兮。
母曰:嗟!予季⑩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
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犹来!无死?!
注 释
①陟:登上。②岵:长满草木的山。③父曰:这是诗人想象其父说的话。后文“母曰”“兄曰”与此同。④予子:我的儿子。⑤上:通“尚”,希望。⑥旃:之,语助词。⑦犹来:还是归来。⑧无:同“勿”,不要。⑨屺:不生草木的山。⑩季:兄弟排行中第四,或指最小。?无寐:没时间睡觉。?冈:山脊。?偕:俱。?无死:勿要死在他乡。
译 诗
登上草木青青的山冈,遥望老父所在的故乡。
依稀听到老父叹息:“哎,我儿服役在远方,日夜长思量,凡事要谨慎啊,归来的路上莫停留。”
登上寸草不生的山梁,遥望老娘所在的故乡。
依稀听到老娘叹息:“哎,我儿服役在他乡,日夜惦念悬想,万事宜谨慎,快快归来吧,莫要丢下爹和娘。”
登上险峻崔嵬的高岗,遥望兄长所在的故乡。
依稀听到兄长叹息:“哎,小弟服役在边疆,常念少时情状,遇事要谨慎,快快回来吧,归来应无恙。
延 伸
这首诗写的是征夫思念父母亲人,但视角比较独特,并不直接写征夫如何思念家人,而是写家人如何思念征夫,与《周南·卷耳》一诗的写法较为相似。《毛诗序》中说:“《陟岵》,孝子行役,思念父母也。国迫而数侵削,役乎大国,父母兄弟离散,而作是诗也。”点明了诗旨,也提供了背景。不过,不必“孝子行役”,才“思念父母”,举凡行役之人,思亲思家都是人之常情。
在篇幅短小、语言凝练的辞句中,写出人物的个性极为不易,以对方视角设想,写出人物的特点,更为难得,这开创了中国古代思乡诗独特的抒情模式。《陟岵》一诗,曾被推为“千古羁旅行役诗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