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有桃,其实之①肴②。心之③忧矣,我歌且谣④。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彼人⑤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⑥亦勿思!
园有棘⑦,其实之食。心之忧矣,聊⑧以行国⑨。
不知我者,谓我士也罔极⑩。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注 释
①之:义同“是”。②肴:吃,食用。“其实之肴”,语序与今不同,即“肴其实”。③之:义同“其”。④歌、谣: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此处作动词用。⑤彼人:那人。⑥盖:通“盍”,何不。⑦棘:酸枣树。⑧聊:姑且。⑨行国:离开城邑。“国”与“野”相对,指城邑。⑩罔极:无极,无常。
译 诗
园中长着桃树,果实可以饱腹。心中有忧愁啊,长歌当哭。
不懂我的人,说我太狂傲。在上位的人是对的,你说的又有何意义?
心中有忧愁啊,有谁能够懂得?谁懂我的心啊,莫若抛开不再思虑。园中长着枣树,果实可做食物。心中有忧愁啊,不如周游列国。
不懂我的人,说我的言行有违常理。在上位的人是对的,你说的又有何意义?心中有忧愁啊,谁能够懂得?谁懂我的心啊,莫若抛开不再思索。
延 伸
这是一位有肝胆、有担当的知识分子所写的伤时之歌,面对家国无序,礼崩乐坏,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发出了“心之忧矣,其谁知之”的叹惋。中国历代从来不缺志士,每当天下危亡,即有英豪出来救世,如宋末之文天祥、明末之黄道周,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体现了敢为天下先的大英雄情怀。
清·钱维城《万有同春图卷》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