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 广(1 / 1)

谁谓河广?一苇杭①之。谁谓宋远?跂②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③。谁谓宋远?曾不崇朝④。

注 释

①杭:通“航”,渡过。②跂:古通“企”,踮起脚尖儿。③刀:通“舠”,小船。④崇朝:终朝,形容时间短。

译 诗

谁言黄河宽?一只芦筏到彼岸。谁言宋国远?踮起脚尖看得见。谁言黄河宽?不容小舟登河畔。谁言宋国远?日不终朝入城关。

延 伸

这是一首思乡诗,与前篇《竹竿》一样都是抒写乡愁。不同的是,《竹竿》是嫁于他国的卫国女子思念故国,而此诗则是侨居卫国的宋国人思念他自己的家乡。卫国在黄河北,宋国在黄河南,两国之间隔着一条大河,游子翘首可望见故土。古人说一苇渡江,并非是借一根芦苇用超能力飞过去,而是用芦苇编成的筏子渡河,这种古老的渡河方式本身就是一首诗,令人遐想。

这首诗很短,两章八句,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用语简明,意味深长,是《诗经》中的名作。后世诗歌中屡见引入问答式句子,如“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君家何住处,妾家在横塘”等,从这里亦可找到先声。

南宋·李迪《风雨归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