芄 兰(1 / 1)

芄兰①之支,童子佩觿②。虽则佩觿,能不我知。

注 释

译 诗

兰草垂枝条,少年佩羊角。纵然佩羊角,不愿相交好。佩玉复佩刀,袍带悠悠飘。兰草垂枝条,少年戴扳指。纵然能弯弓,不与相交好。佩玉映佩刀,袍带轻轻摇。

延 伸

对于此诗所指,历代学者各执一词,但大多往“贵族政治”上靠,在此不必赘述。从诗中少年佩玉、佩刀,戴着扳指等装饰物,说明他是一个贵族。近代学者高亨先生认为,先秦贵族男子有早婚的习俗,往往以大龄女子婚配少年。此诗以女子的角度,写一个少年装成熟的样子。纵然身着成人衣冠,但依旧遭到女子的拒绝。此类诗,是了解先秦风俗、民情的一面镜子,颇为珍贵。

明·唐寅《春山伴侣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