喓喓①草虫,趯趯②阜螽。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③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④。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注 释
①喓喓:虫子鸣叫的声音。②趯趯:昆虫跳跃的样子。③觏:遇见。④惙惙:忧愁的样子。
译 诗
蝈蝈儿啾啾地叫,蚂蚱欢腾地跳。
不见我的爱人,心中像有十五只吊桶颠倒。
直到我看见你,直到我抱着你,心里这块石头才能撂。
登上南山之高,采一把蕨菜哟!
不见我的爱人,心中像有三十只耗子抓挠。
直到我看见你,直到我抱着你,心儿才欢喜眉眼笑。
登上南山之遥,采一把野菜哟!
不见我的爱人,心中像有九十九把刀在绞。
直到我看见你,直到我抱着你,才能平复苦痛的心潮。
延 伸
这是一首妻子思念丈夫的诗。另说这是借男女之情写君臣,屈原《离骚》就以女子的痴情写臣下对君王的忠诚,故此也可备为一说。《诗经》中描述的时代是农业社会的早期,采集与女性之间有密切的联系。采蕨、采薇的目的是为了吃,说得直白一些,《诗经》中提及的很多植物,连缀起来就是一张中国古人的菜谱。食物,是最具烟火气的人间世的象征,只有肠胃是饱的,才有幸福感溢出的可能。最古老的家庭,其实是男女结合、共同寻食的副产品。
诗中的这位女性去采集野菜,听到虫儿鸣叫,看到蕨菜和薇菜漫山遍野,就想起了丈夫,一想起丈夫就心口疼。为何看到大自然中的景象,就连采集一把野菜也能联系到爱人身上?因为,你在,你就是一切;你不在,一切都是你。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③。于以湘④之?维锜⑤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⑥之?有齐季女。
注 释
译 诗
延 伸
祭祀,在古代社会具有巨大的功能性作用,一则通过祭祀确认一群人的远近关系,另一方面是从祭祀中获得精神力量,寄托某种憧憬。古代祭祀内容之繁复,祭祀的对象之多,令人眼花缭乱。就祭祀的规模来说,大者天子登基,要告郊庙;小者私人出行,要祭祀道路之神。这首诗讲述的是一位即将结婚的贵族少女,到宗庙祭祀祖先。诗采用了问答的方式,一问一答,把少女准备祭祀的整个过程写得一丝不苟,充满了仪式感。诗中的每一个字都极其含蓄,暗藏着将婚女子对未来的期望。就大多数人来说,平静的外表下都汹涌着生活的另一面,也许是痛苦,也许是喜悦,甚少为人所知。我们无法考证诗中的女子是谁,她有怎样的生活,我们只看到庄严肃穆的大殿里,一根根圆柱投下巨大的阴影,青铜祭器闪着微微的光,一个身穿华服的少女纤小的背影带动了一丝亮色。没错,她给我们留下的只有一个闪光的背影。
每一条流逝的命运之河,都是为了追寻那唯一的光。
清·杨晋《石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