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 棠(1 / 1)

蔽芾①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②。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③,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④,召伯所说⑤。

注 释

①蔽芾:茂盛,一说幼小之义。②茇:草房子,此处指居住,停息。③败:伐,毁坏。④拜:拔也,一说屈、折。⑤说:休憩,止息。

译 诗

茂盛的甘棠树,不要修剪它的枝也不要砍伐它的干,召伯曾在此过夜。挺拔的甘棠树,不要修剪它的枝也不要摧残它的干,召伯曾在此休憩。矗立的甘棠树,不要修剪它的枝也不要损伤它的干,召伯曾在此停留。

延 伸

这首诗的内容是赞美召伯。召伯,又称召公,姬姓,名奭,是西周初年名臣,与周武王、周公旦同辈,是否是周文王之子则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他是周初一位重量级人物,周武王灭商后举行祭祀大典,周公持大钺,召公持小钺,分别居于武王的两侧,地位在其他大臣之上。周武王在分封诸侯时,将姬奭分封到召地(今陕西省岐山县西南),世称召公。其后裔后迁都到蓟,建立了燕国,召公被尊为燕国的开国君主。召公是周公之后执政的重要辅臣,周公旦、周成王去世后,继任的周康王年幼,召公辅佐成、康两代君主长达四十年,开创了刑法宽松、百姓乐业的“成康之治”。

召公的执政方式比较简素,他不像周公那样制订繁复的礼法,而是以不扰民为原则。《史记·燕召公世家》中记载,召公到一个地方巡视,不入官署,也不去老百姓家,而是在一棵棠梨树下办公,就地断案,为老百姓解决问题,从王侯到百姓都满意,认为他的处置手段很公允,并作了《甘棠》这首诗来赞美他。司马迁很可能直接采用了《诗经》中的这段材料,这就使得这首诗的来龙去脉变得非常清楚。因为召公在这棵树下休息,处理公事,所以老百姓不舍得砍伐它,也告诫其他人不要砍伐,使它成了一座纪念碑。

清·吴历《兴福感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