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期的人物,尤其是圣人,总是有着独特的出生预兆和异于常人的外貌。
皋陶是上古时期最著名的法官,与尧、舜、禹并称为“四圣”。他的母亲女修怀孕时,梦见雷霆入怀。他降生时,房屋边枯竭的泉中涌出了泉水,枯死的的树木长出了新的枝条。皋陶出生后,人们发现他生着一张青色的脸,而且长着鸟一般的喙(huì)。在那个时代,总会有一些外貌奇特的人出生,人们并不觉得奇怪。
皋陶聪明颖悟,成年后被族人们推选为本部族的君长。他以公正贤明著称,善于决断疑难,部落联盟君主帝尧任命他为士师,也就是大法官。他制订了律条,并且建立了司法机关。
有一天,从郊外来了一只灵兽,双目明亮如灯,额头上长着独角。这灵兽见到皋陶俯首帖耳,皋陶抚摸它的头,发现它的皮肉坚硬如铁,毛却柔软顺滑。更为奇怪的是,用普通的食物喂养它,它都不肯吃,反而只肯食用铜铁。皋陶非常喜欢它,就将它留在自己身边,并称它为“獬豸”(xiè zhì)。
獬豸十分守规律,天一黑就闭上眼睛休憩(qì),天一亮就会准时醒来,陪伴皋陶一起审理案件,几乎每天都不差。当案件无法判断时,它会用自己的独角去碰触有罪的人,将他撞倒在地,对无罪的人则分毫也不会碰触。自此,它成了皋陶最得力的助手。
后世的御史和执法官员们通常戴着一种独特的帽子,称为獬豸冠或者铁冠,用以体现他们执法者的身份。就这样,獬豸成了司法公正的象征,也成了法官的标志。
“獬豸”见载于《后汉书》《异物志》《论衡》等典籍,其中《论衡》记载皋陶和獬豸的故事尤详。《论衡》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哲学经典,作者为东汉思想家王充。汉末学者蔡邕、近代学者章太炎对此书都有很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