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神 神族部·第十一(1 / 1)

姜嫄(yuán)是有邰(tái)氏部落君主的女儿,她生得皮肤白皙,身材高挑,一头黑发披散到脚跟,当她出现的时候,连风都会爱慕。她嫁给了部落联盟君主帝喾,成为帝喾的第一个妻子,也就是元妃。帝喾非常爱她,在议事厅的左侧为她建造了一座漂亮的方形木屋,屋内有巨大的火塘,地面用白色的石头铺成,上面铺着厚厚的熊皮,她经常光着脚在屋子里走来走去。从屋子的窗口朝外张望,她能看到部落联盟的议事厅,也就是丈夫办公的场所。她还能看到一片长满野花的缓坡,山坡上有一条路,一直通往坡下,那里坐落着一整片的茅草屋,有上千户人家。整片建筑群外围有三层墙,两道石墙,一道土墙,人们把这里称为亳都,这是他们的都城。亳都周围的土地非常肥沃,然而已经有好几年没下雨了,庄稼颗粒无收。尽管谷仓里有旧年的余粮,但男人们外出打猎、捕鱼的次数明显比以前多了,人们都意识到粮食会有用尽的一天。

姜嫄嫁给帝喾第二年,并未像人们希望的那样怀孕,因此帝喾又娶了訾陬(zī jū)氏部落君主的女儿常仪。这样一来,姜嫄的木屋旁边就又多了一座同样的木屋,只是规制略小些。常仪与帝喾婚后一年,便生下了长子挚。帝喾高兴极了,当即把这个孩子立为他的继承人。作为一个部落联盟的君主,只有一个儿子显然不够,因此帝喾又娶了陈酆(fēng)氏部落君长的女儿庆都和有娀氏部落君主的女儿简狄。庆都生了放勋,简狄生了契,帝喾的宫廷一下子热闹起来。他的三位次妃都有了儿子,反而是宫廷的第一女主人姜嫄身边冷冷清清。不过,她对这一切并不在意。她虽然嫁给帝喾多年了,但仍然像个小女孩一样调皮,经常离开宫廷游玩,和族人们一起在田野上干农活,和妇女们一起织布。

有一天,姜嫄和女伴来到一片荒野,他们在野地上看到一个巨大的脚印,看样子比一个人还要大。女伴看到脚印后,有些害怕,她曾听人说过这个脚印,有的说是天神留下的,还有人说是巨人族的脚印,她央求姜嫄尽快离开,以免招来灾祸。姜嫄却不以为意,她要用自己的脚量一下,这个大脚印究竟有多长。她迈开自己的脚步,刚踩上大脚印,忽然间有什么东西穿过了她的身体,她感到身子一震。一阵风吹来,整个原野上竟然飘起了一阵花雨。

踩过那个巨大的脚印后,姜嫄怀孕了,但她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丈夫。南方的部族发动了叛乱,帝喾率领族中的男子们离开已经十几天了,她要求所有知道消息的族人保守秘密,她要给丈夫一个惊喜。当然,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她不想让怀孕的消息使丈夫分心,他正在指挥部族的大军作战。

姜嫄在自己的大屋里建了一个独立的小房间,用石斧在木墙上开了个洞,还用贝壳把这个洞装饰成了一扇窗子。没错,这是她为出生后的孩子准备的婴儿室。就在她发现自己怀孕的那个晚上,干旱了很久的亳都下了一场大雨。天亮后雨还未停,族人们不分男女老幼带着谷种出发了,对于这次耕种他们满怀希望。

族人们赶到田野时,发生了一些神奇的事,一群五彩鸾鸟从天而降,口中衔着他们从未见过的谷种洒向田中,又在空中回旋鸣叫了很久,才消失在云端。鸟儿们撒播的种子很快就长成了禾苗,上天好像知道苗儿什么时候需要雨水,雨下得总是那么及时。农人们从未见过那么大的谷穗,有的植株上甚至长有好几棵穗子。“天哪,这是传说中的嘉禾,”族中的祭司说,“这是上天所降的祥瑞啊。”

当年秋天,粮食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大丰收。

入冬以后,姜嫄所住的大木屋上空每天都挂着彩虹。孩子降生的那一天,天气暖和极了,已经落得光秃秃的树木竟然长出了绿叶,屋前的一棵桂花树还开了花,一只凤凰落在她的屋顶上,鸣叫了很长时间。但是,她看到婴孩儿的那一刻,差点昏了过去—她生了一个蛋,一个巨大的蛋。姜嫄赶紧用一块破布将那个蛋包裹了起来,并且向接生婆下了命令,不可以把消息泄露??出去。

姜嫄怀抱着破布包裹的蛋,来到一条非常偏僻狭窄的巷子,见前后没有人,就想把蛋扔在这里。那颗蛋好像知道她的心思,竟然骨碌碌自己跌落了,“咔”的一声裂开了一条缝。这时,一大群牛羊刚好经过,她赶紧躲闪到了一边,但挤挤挨挨的牛羊竟然绕开了那颗蛋,丝毫没有踩踏。牛羊全部走掉后,姜嫄发现蛋已经裂成了两半,一个白净净的、胖乎乎的男孩正躺在一半蛋壳中,好像躺在一艘小船上。他的眼睛好像清泉,映着天空的白云。姜嫄将婴儿抱了起来,想了想还是不能留着他。

她抱着孩子,走出亳都最外面的一圈围墙,来到了西边的山林,正准备将孩子放在地上,突然传来了一阵歌声,那是伐木的男人们粗犷(guǎng)的歌喉。男人们也发现了她,但见她身后跟着一只似虎非虎的白色猛兽,那应该是传说中的驺(zōu)吾兽,大家都惊愕不已,以为遇到了神女。姜嫄见林中有人,只好抱着孩子往回走。

她决定将孩子扔去河边,自从入冬以来河流封冻,河边就很少有人了。她几乎是小跑着朝河边去的,她必须将这个怪异的孩子抛弃,一个从蛋里面出来的婴儿实在太不吉利了。她的丈夫很快就要回来了,信使已经传来了胜利的消息。一个打了胜仗的英雄,迎接他的绝不该是这样离奇的一件事。她决然地将怀中的男孩放在了冰面上,咬着牙离去。然而,每往前走一步,她的心便一沉,她脑海里出现了孩子乌溜溜的大眼睛,那双眼睛好像大海,里面涌动着巨大的力量。

她转身朝孩子跑去,眼前的一幕让她惊呆了—一只大鸟用翅膀托着孩子,以免他被冰冻伤,上百只小金鸟围着孩子回旋鸣叫,那声音悦耳极了,仿佛柔美的音乐。也许这一切都是天命,是上天要这个孩子留下来。她从大鸟的羽翼上抱起孩子,河面上的冰轰然一声分解了,河水冲激着融冰向前流动,发出金属般的撞击声,河流两岸的草木一瞬间全部变绿,盛开无数的花朵。她意识到,春天提前到来了。当她抱着孩子往回走的时候,从天上飞下两只长着人脸的大鸟,盘旋在她的身边,一边飞,一边叫道:“千秋,千秋;万岁,万岁。”

姜嫄抱着孩子刚进了亳都的第一层围墙,就遇到了率领大军凯旋的帝喾,他一眼就看到了姜嫄怀中的孩子,高兴地将大旗丢给身边的祭司巫明,几乎是从妻子怀中抢过了孩子。他凝视着这个男孩,轻轻地吻了下去,他的胡子又硬又刺,扎在男孩的脸上,孩子不但没哭,反而咯咯咯地笑了起来。那笑声像一阵春风,顿时感染了刚经历惨烈战斗的士兵们,让他们的心软了,化了。帝喾抱着孩子,和士兵们一起穿过了两道门,到了小山坡下,再往前走,就到他的宫廷了。他让士兵们停了下来,让祭司巫明给这个孩子占卜。姜嫄将孩子的神异告诉了巫明。巫明的眼中放出了光,从鹿皮囊中掏出一些油脂,洒落在干透的松枝上,点燃松枝后,在慢慢升腾的烟雾中占卜。他告诉帝喾,这个孩子将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将教会人们新的种植方法,他的后裔将建立一个千年王国。至于那两只大鸟,那是千秋鸟和万岁鸟,它们出现,意味着盛世到来。

帝喾高兴极了,命令族人们拿出全部窖藏的酒,这一天不但是他凯旋的日子,更是他喜得贵子的日子。他把族中的十二位长老全部请来,请他们做儿子的老师,教给他智慧,也教给他全部的农业知识。

时光过得很快,男孩学会走路后,就从野外采集了野麦子,把它们栽种在窗下的那片泥土中。母亲太宠爱他了,在木屋前面的山坡上专门开辟了一小块地,当作试验田。每天都有鸟儿们飞来,把各种各样的种子放在他的窗台上,有时候鸟儿们整夜都不肯离去,挤在窗台上,仿佛他的守护神。

所有的人都喜欢男孩,包括他三个已经成年的哥哥。他的大哥挚是一个仁厚的人,后来从父亲帝喾手中接过了权杖,成了新任君主。不过,他对权力没有兴趣,九年后把权杖交给了弟弟放勋,放勋就是尧帝,也就是男孩的二哥。尧帝非常看重这个最小的弟弟,任命他为农师,也就是主管农业的最高官职。男孩的三哥,也就是我们在前篇故事里讲过的契,他是控火者,总是形影不离地保护着幼弟,有时候他不像是哥哥,倒像是男孩的随从。

没有人知道危险什么时候到来,对于男孩来说,他还从未领教过什么是危险。他总是跑得飞快,即使在满是砾石和树桩的山地上,他也如履平地。但这次他没注意到,野地边缘的森林里活跃着一匹白马,当他朝森林跑去的时候,那匹白马也刚好冲出来。它身上有着火焰般的花纹,红色的鬃毛也如同火焰在舞动,金色的眸子闪烁着耀眼的光。身后的三哥契猛然意识到,那不是马,那是吉光兽,他曾亲眼看到一只老虎被它咬死。但是,阻拦已经来不及了,他迅速掏出火镰,往地上轻轻一磕,在男孩和吉光兽之间就形成了一堵火墙,那道火墙朝吉光兽压了过去,对男孩却没有任何损伤。

契不知道的是,吉光兽是一种水火不侵的异兽,它穿过火墙,直冲到男孩的跟前,扬蹄嘶鸣,红色的鬃毛几乎贴到了男孩的脸上。契发出一声惊呼,干脆闭上了眼睛。男孩伸出他胖乎乎的小手,抚摩上吉光兽的前额。吉光兽顿时俯首帖耳,像一只听话的小狗似的,竟然卧了下来。男孩爬上了兽背,骑着它奔跑起来。他的异能,再次传遍了整个部落。

男孩长大了,他的哥哥尧帝将名为邰的那片土地封给他,他有了土地,也有了自己的部族。他教会人们种植五谷,驯化了很多野生植物,增加了粮食的种类,人们称他为稷(jì)。他的寿命很长,度过了尧帝、舜帝、大禹三个部落联盟君长的时代,每一位联盟君长都尊重他。他是天神的后裔,是人间的半神,他并未像尘世之人一样化为泥土,而是在生命的终途回归天界,成了农神、谷神,人们尊称他为“后稷”。他的后裔延续了农业立国的传统,过了十五代之后,名为姬发的子孙建立了伟大的王朝—周朝。姬发,就是周武王。

后稷的故事见于《诗经·大雅·生民》《竹书纪年》《史记·周本纪》《列女传》等,其中《诗经》中的记载可能是最早的记录。《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共三百一十一篇,其中六篇有目无文,实存三百零五篇,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