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鸟之子 神族部·第十(1 / 1)

阏(yān)伯是神州部落联盟君长帝喾的第三个儿子,他的母亲是有娀(sōng)氏部落首领的女儿,名叫简狄(dí)。简狄嫁给帝喾的最初几年,一直都没有怀孕,眼看着其他的妃子都已产子,她十分着急,请求两个妹妹陪她去女娲庙祭祀。路过玄丘山的时候,她们在玄池边停下来休息,玄池的水清澈透明,无数鱼儿游来游去,清风不断从湖面上吹来,小妹月狄想要去湖中游泳,简狄同意了。三个人在水中正游得畅快,忽然从天空飞下一只黑色的大鸟,在湖边的沙子上产了一个蛋,通体透明,仿佛银光在流动。简狄觉得那枚蛋十分稀奇,就游到岸边,举到眼前欣赏。没想到手一滑鸟蛋掉了下来,她情急之下赶紧张嘴去接,蛋到了她嘴里仿佛活了一般,骨碌碌滑进了喉咙,简狄觉得浑身温暖,竟然怀孕了。

十个月之后,孩子降世了,因为出生时天空有一颗很亮的阏伯星,因此取名阏伯。阏伯从幼年开始就喜欢每晚爬到父亲议事厅的屋顶看星星,他认识很多星星,并且能够通过观天象预测第二天发生的事。父亲让他拜祭司为师,学习更多的天文知识和历法。他也喜欢和主管火种的祝融在一起,并从祝融那里学会了钻木取火。不过,他觉得这个办法太费时耗力,因而经常几个时辰地盯着燃烧的火塘,苦苦思索改进的办法。他凝视着燃烧的火苗,火苗不停跳**着,仿佛有个声音在火中。他靠近去倾听,靠得太近了,以至于衣服都烧着了,而他因为太入神竟没有察觉。当祝融发现他的时候,小阏伯正坐在一堆燃烧的火焰中。“这孩子完了!”祝融大叫一声,提起一桶水将他身上的火焰扑灭了。阏伯的衣服烧了个精光,就连鞋子都被烧成了灰,人却毫发未损,看起来像刚从灶膛里爬出来的黑猴子。祝融笑了,一把将他拎起来,放进装满水的大木桶,把他又洗得白白净净。阏伯的衣服烧坏了,祝融便把自己的冠服脱下来给他穿上。那是一件白色的麻布衣服,穿在他的身上飘逸极了。

父亲帝喾看到他穿着祝融的衣服,倒也像模像样,大笑着说:“孩子啊,这身衣服倒适合你,你长大了就做个火正吧。”阏伯向父亲拜谢,伸手从火塘里拿起了一块通红的火炭,火焰仿佛有了生命,慢慢地从他手里流动起来,先是跳到帝喾的跟前,又跳到祝融面前,然后在屋子里奔跑起来,仿佛一个调皮的火孩子。尽管火苗到处跑,却没有烧坏任何东西,不一会儿,寒冷的屋子就变得暖融融的。祝融看着这奇妙的一幕,向帝喾祝贺说:“您的儿子是一个控火者,也许火正这个位置应该交给他了。”就这样,阏伯成了年龄最小的火正。

没过多久,阏伯在水中发现了一种灰黑色的燧石,敲打它能够溅出火星,于是用这种石头和生铁制作了一把精巧的镰刀,称为“火镰”。从此以后,人们再也不用费心费力地保存火种了。他将制作火镰的方法教给了族人,生火的技术使部族更加强大了。

亳(bó)都之野的瑶华林中出现了一只巨兽,族人们都十分畏惧,不敢去打柴。帝喾想让族中的勇士去射杀它,但祭司占卜的结果是射杀不吉。既然不能射杀,那就驱逐好了,占卜结果仍然是不吉利。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阏伯说:“父亲,让我去驯服它吧。”母亲简狄给儿子准备了三天的干粮,看着他背上弓箭、带上火镰出门了。他刚走出亳都的外墙,骑着鹿的母亲就追了上来,递给他一把装饰有鲨鱼皮的精致匕首。她说:“这是我结婚时你外祖父送给我的,是用从天上坠落的星星打造而成,非常锋利,你用它来保护自己吧。”阏伯接过匕首出发了。

到达瑶华林的时候已是傍晚,林木笼罩在暮色中,阏伯没有犹豫,大跨步进了林子。林子里远比外间幽暗,他没有点火,而是竖起耳朵倾听,小心地往前走去。忽然,前方出现了一点青蓝色的光,他蹑手蹑脚地摸了过去,直到光点越来越大,变成了一个光团。他谨慎地爬上一棵大树,发现前方有一大片空旷(kuàng)的洼地,树木全都折断了。断木虽然凌乱,但都被移动到了较高的一片阴影里,很显然那里有一个巢穴。蓝光是从洼地里的一片湖水下发出来的,仿佛水底下有一颗明珠。阏伯匍匐(pú fú)在树干上,很快就看到水面波动,一只青色的怪物从水中浮了上来,怪物背脊上的毛青蓝青蓝的,浑身闪烁着蓝光,足有一丈多高,朝洼地东南去了。不一会儿,那怪物又“哼哧哼哧”地回来了。阏伯倒吸了一口凉气,原来族人所说的大兽是一只青熊,这可不是容易对付的动物。

青熊刚到岸边,草丛中突然蹿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虎,一跃而起,一口咬向青熊后颈。青熊脖子上的鬃毛又长又硬,像是一蓬长针。老虎咬了个空,被青熊一巴掌打翻在地。青熊转身又是一巴掌,只听“咔嚓”一声,老虎的颅骨碎裂,一动不动了。青熊人立而起,倒提着虎尸,口吐人言骂道:“不自量力的孽(niè)畜!”

阏伯伏身在树上,思忖(cǔn)着对付青熊的办法,忽然听到脑后一阵咻咻的气息,回头一看,只见一双血红的大眼睛。他大吃一惊,从树上滚落了下来。只见青熊人立在他眼前,原来早已知道他潜伏在树上,迂回到了他的后面。阏伯攥紧了拳头,蓄势待发,却听青熊说:“我与你井水不犯河水,你为何来偷窥我?”

阏伯说:“你不害羞!你抢占我族人的土地,反而说我偷窥!”

青熊说:“我到此处,并非要抢占你们的土地,只是为了躲避敌害。”

阏伯说:“什么敌害,让你怕成这样?”

青熊说:“我倒也不是怕它,只是那畜生在天上,我无法迎敌罢了。”

阏伯笑了:“原来你害怕的是一只鸟。”

青熊似乎受了侮辱,不再说话。

阏伯说:“我允许你留居此地,只是不可伤害我的族人,至于你说的那只鸟,我会除掉它。”

青熊哼了一声:“你先打过我再说。”话音未落便扑了上来,阏伯赶紧躲避。熊掌撕裂的风发出尖锐的声音,只见一棵大树轰隆一声拦腰折断。阏伯暗暗吃了一惊,探手去鹿皮囊中摸母亲给的匕首,却发现系在腰间的鹿皮囊不见了。原来,青熊趁他躲闪时,用利爪撕断了鹿皮囊的带子,把它丢进了水中。阏伯一边后退,一边寻找反击的机会,他看到左后方有一块巨石,便朝那里退去。青熊发出一阵咆哮,洼地低处的熊湖忽然翻起了巨浪,瞬间淹没了那块石头,浪花一直扑到阏伯脚下。他纵身一跃,跳上了一根浮木,四面瞬间都被水淹没了,青熊得意地站在水中。

阏伯十分生气,从弓囊中取出雕弓,一箭射了出去。青熊躲也不躲,张开嘴咬住了铜箭镞。阏伯从箭筒里摸出第二支箭,却发现是一枚燧石箭镞,不由得喜上心来,他拉满了弓,朝向天空射了出去。只听一声雷鸣,一个巨大的火球从天而降,整个夜空都被照亮了,雷火笼罩在青熊的头顶。青熊的两只眼睛溢满了恐惧,扑通一声趴在地上,颤抖着说:“我是粗陋之物,触怒了上神,还请恕罪。”

阏伯说:“我不怪罪你,还要帮你除掉那只鸟,只是我的鹿皮囊甚是珍贵,还请归还于我。”

青熊二话不说,转身冲进湖水,不一会儿就拿着一个湿漉漉的袋囊出来了,只见它对着皮囊吐出一口红色的气,皮囊瞬间就干了。阏伯不由得一阵心惊,这只熊不但能驭(yù)水,而且能控火,如果硬拼还真不一定能打败它。青熊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缓缓说道:“一点微末小技,怎能与上神的控火神术相比。”原来,它还是一只能读懂人心的异兽。

阏伯接过鹿皮囊系在腰间,对青熊说:“不知是何物让你躲避到此处?”

青熊神色黯然地说:“是一只会飞的猛兽,并不是鸟。”接着,它描述了那只猛兽的样子。

阏伯曾听父亲说过这种猛兽,样子像老虎,但是背生两翼,名字叫穷奇,是一种邪兽。穷奇能听懂人的语言,喜欢看人们互相争斗,当人类起了纷争时,他总是帮助邪恶的一方。

阏伯决定留下来,除掉这只恶兽。

青熊读懂了他的心思,用鬃毛蹭了蹭他,伏下身去。阏伯跳上熊背,瞬间耳边便响起了呼呼的风,朝向洼地东南的高处奔去。不一会儿,杂乱的巨木后面出现一个巨大的岩穴,一只略小的母熊和一只幼熊迎了出来。阏伯恍然大悟,原来青熊折断树木遮挡洞穴,是为了保护熊母子。

阏伯到达熊穴的第十天晚上,他望着天空的群星,只见自己的命星附近出现一颗晦暗的星星。他对青熊说:“明天,穷奇兽恐怕就要来了。”果然,第二天,熊湖的水干涸了,青熊面带忧郁,但又怒火冲天。阏伯用坚硬的石头敲击成石斧,用石斧将巨木削尖,在熊穴前密集地埋设成朝向天空的防护刺,又用一百零八块石头按照天罡(gāng)地煞(shà)之数摆了一个阵。当这一切都准备妥当,他让青熊藏入洞穴,自己则躲在一棵树上观察。傍晚时分,西边的天空飘来一朵云,不一会儿,连太阳也被遮蔽了。当那朵云飘到熊湖上空时,一只猛兽从云层里俯冲了下来,正是穷奇。那些大树削成的防护刺如同朽木,撞上穷奇之后瞬间分崩离析。熊穴中升起一团蓝色雾气,隐在雾气中的青熊用利爪狠狠地袭向穷奇的腹部,只听到一阵咆哮与啸叫之声,二兽短兵相接,一击不中的穷奇倒飞出去,在天空盘旋着寻找新的机会。隐藏在树杈上的阏伯在弓弦上搭了一支燧石箭,瞅着那怪物飞得低了,只听弦声一响射出燧石箭,穷奇兽的羽翼被雷火炸飞了一半,倒撞下来,跌入他先前布设的阵中。阏伯立即取出火镰,轻轻一叩,火阵触发,穷奇兽顿时被烧成了一个火球,但竟然带着满身火焰跌跌撞撞地朝他奔来。阏伯见火球近了,手持匕首,一刀割下了穷奇的头,喷溅的污血落地后,草木尽皆枯死。

青熊从洞穴里爬了出来,它与穷奇兽交手时受了一点轻伤。阏伯从自己的背囊中取出药草,敷在它的伤口上,告诫它以熊湖为界捕食,切莫惊吓和伤害人类,便离去了。

阏伯过了多日仍没回来,族人们都以为他死了,只有他的母亲每天都在大门口守候。当阏伯出现时,所有人都欢呼了起来。父亲为了奖励他驯服猛兽的大功,将商丘墟的大片土地封给了他,后来他的哥哥帝挚(zhì)、帝尧相继为帝,又增封了他的土地。他的子孙以这片土地为基业,建立了一个名为殷(yīn)商的王朝,统治长达五百多年之久。阏伯的另一个名号是“契”,故而被他的后裔尊称为“大契”,他带给了人们温暖和光明,因此被视为火神和光明之神。南宋的高宗皇帝曾追封他为宣明王,作为重要的祭祀对象,至今在河南的一些地方还有祭拜火神阏伯的习俗。

青熊信守承诺,不但从未伤害阏伯的族人,而且经常将虎豹等猛兽驱赶走,使亳都周围的土地成了一片祥和之地。一直到西周的周成王时代,还曾有人看到青熊,它的出现被视为天下大治的祥瑞。

“玄鸟生商”的故事见于《诗经》《楚辞》《史记》《吕氏春秋》等多部著作,其中《史记·殷本纪》的记录最为周详。《史记》是我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起传说时代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期,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帝王)、三十世家(记诸侯)、七十列传(记人臣)、十表(年表)、八书(典章制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