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1 / 1)

他是一个政治家,一个将军,一个多情的诗人。

宽袍大袖下的铁肩道义,诗酒风流背后的仁爱之心,铮铮铁骨下的似水柔情,完美地融合在他身上,丝毫不显得分裂。

他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信念,以“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刚直风骨行走在北宋的政坛上,虽九死而不悔;以《渔家傲》《苏幕遮》的苍茫雄阔撕开了宋初漫天花雨的脂粉天空的一角,为宋词注入了不一样的亮色。

一 一个政治家

一个政治家,要有百折不挠的坚定意志,要有道义为先的襟怀气度。

这两点,范仲淹都有。

他的坚定意志,体现在他的读书求学之路上。

范仲淹两岁丧父,独木难支的情形下,母亲带他改嫁淄州长山人朱文翰,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家境优裕。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却坚信富裕安逸只会消磨人的意志,埋没慧男儿的心性。他跑到一个山寺里读书,用苦行僧的标准磨砺自己。他每天只吃稀饭,为了让自己饿得不那么快,他总是等稀饭凉了凝结成块后,用筷子将它划成四份,早晚就着咸菜各吃两块,这便是“划粥割齑”的故事。

这个故事将与后来成为他政坛好友的欧阳修母亲的“画荻教子”一起,成为勤学的典范。有人将之看成传奇,而我从中只看到两个字:“意志。”

对,就是这“意志”促使他在得知自己本来姓范,这些年来一直依靠继父度日后,他更加渴望要以读书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独立天空。二十三岁,他进入应天府书院。应天书院作为宋代的四大书院之一,有良好的读书环境,他十分珍惜。他依然过着简朴至极的物质生活,对他而言,书带给他的满足感几乎能让人忘记一切饥饿。当有好事者看不过去而给他带去好的食粮时,他从不曾动过。他对别人说:“我不是不识抬举,而是担心自己一旦吃过这些精良的食物,就再难挨过吃糠咽菜的日子了。”在这当中,我看到的除了意志,还有强烈的自尊。

他知道一个人的自尊只能靠自己建立起来,所以他不抱怨命运,不怨天尤人。他写过一首诗给晏殊,诗中说“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意思是只要天道还在,自己即使是生长在涧底的松树,出身寒微,也不会嫉妒生长在山顶的小草,尽管它一露头就站在了别人无可企及的高度。

大中祥符七年(1014),宋真宗出巡经过应天书院,书院的学生们一窝蜂跑出去欲一睹圣上的尊容,只有他一个人岿然不动。他安静地看着书,当别人提醒他时,他冷静地回答了一句:“将来会有机会的。”

四年之后,他以新科进士的身份兑现了他的诺言。

自踏上仕途,他始终以道义为先,追求孔子所说的“天地之至道”,并以此作为他行事的准则和依据。

“塞得物欲之路,才堪辟道义之门;驰得尘俗之肩,方可挑圣贤之担。”一路上,他摒弃了多少个人欲望,坚定地朝着道义之门前行,又摆脱了多少尘俗藩篱,方挑起了圣贤之担,这些实在无法一一列举,单就与章献皇太后有关的几次进谏便可略窥一二。

当宋仁宗欲率百官在会庆殿为太后祝寿,范仲淹认为此举应以家礼相待,在内宫举行即可,若以国礼相待,有损皇上威严。晏殊得知,大惊失色,批评他的轻率,他却回信说:“奉皇上当危言危行,绝不逊言逊行、阿谀奉承,有益于朝廷社稷之事,必定秉公直言,虽有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太后驾崩后,仁宗亲政,群臣借此多议太后垂帘听政之失,范仲淹却独持异见,认为太后虽秉政多年,却有养护仁宗之功,应该掩其过,成其德。

他的忠悃之志,仁义之心,都在他那篇流传千古的《岳阳楼记》中表达出来了。这篇记是庆历新政失败后,他被贬邓州,应岳州知府好友滕子京之邀而作。文章以散文始、以诗般的语言殿之,以议论作结,集多种文体于一体,以光昌流利的文字,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勉人并自勉的同时,提出了震古烁今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伟大的人生信条!一个“先”字,要求一个真正的政治家不应拘囿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和个人私欲,而应以道义为尺度,以宽广的襟怀和预见力为国家谋福祉。一个“后”字则是在功成之时不居功,在山花烂漫之时,保持着“它在丛中笑”的优雅气度!

整篇文章既体现了“文以载道”的传统,又达到了“文质彬彬”的完美境界,它不是作出来的,更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天地之灵气、时代之风气、心中之真气相互激**催生的一块完璧。

没有他铁肩担道义的一片至诚,如何能诞生这样的一篇宏文?没有以天下苍生为同胞的胸襟,又如何能装得下这千山万水?它注定不会属于一人一己,注定会穿越时空,从邓州的这个小院里传出来,响彻寰宇,激**后人。

二 一个将军

宋代文官政治下,士大夫皆有极高的文学修养,但入能为相者多而出能为将者少。范仲淹恰好是这少数中的一个。

在宋仁宗时代,居住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党项羌族逐渐强盛起来,建立了夏国。北宋王朝和它作战屡次失败。范仲淹于庆历元年到三年(公元1041年到1043年)奉命与韩琦等经略陕西,才算稳定了局势。

他主要采取固守的军事策略。在延州期间,他将延州建成西北边境坚不可摧的堡垒,西夏人称之为“小范老子”,并说他“胸中自有百万兵”。固守是一种相对保守的策略,但整个大宋重文抑武,这也只是权宜之计。对于身为主帅的范仲淹来说,他一方面竭力经略谋划,一方面内心也对这种长守无果的局面充满了忧虑,这一切都反映在他此间所写的几首《渔家傲》中了,现只存一首。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据说,欧阳修看到这首充满愁苦和忧虑的边塞词,讥讽范仲淹是“穷塞主”。二人政见一直相同,私交也甚好,说出这样的话来,也足见范仲淹在这首词中没有表现出一个将军应有的霸气和激烈昂扬的精神状态。

这个将军,站在普通士兵的角度,体会着他们久戍边关的艰苦与有家难归的思乡之情,像一个普通人一样,流下一个白发将军的眼泪。贺裳《皱水轩词筌》说:“按宋以小词为乐府,被之管弦,往往传于宫掖。范词如‘长烟落日孤城闭’‘羌管悠悠霜满地’‘将军白发征夫泪’,令‘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者听之,知边庭之苦如是,庶有所警触。此深得《采薇》《出车》、‘杨柳’‘雨雪’之意。”

此词上片主要写边塞秋色,下片写久戍不归的将士们的思乡和忧国情怀。边塞的秋色自然与内地的秋色是不同的,一个“异”字已然说明。“异”在何处?一是衡阳雁去无留意。佛徒尚忌桑下三宿,以免久生爱恋。雁逗留了长达两个季节的时间,在离去时居然一点留恋的意思也没有,可想边塞一定是苦寒的,鸟犹如此,人何以堪呢?二是四面边声连角起。从听觉描摹边塞之秋的悲壮与萧瑟,自然界的种种秋声混合着悲凉激昂的号角声,充斥着整个时空,战事之紧张可想而知。三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此句重在视觉描写,数不清的山峰像屏障一样围绕着孤城,烽烟弥漫,即将西沉的太阳正照射着紧闭的孤城,其荒凉闭塞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境之下,将士的心情可想而知。

下片自然过渡到写情。他们想家了。想家又能如何呢?一是家远在万里之外,只能在一杯浊酒里穿越万里关山,回到精神的故乡打个盹;空间的遥远,只是小问题,真正让他们难以归去的是“燕然未勒归无计”!不能胜利班师回朝,不能击退入侵者,不能在燕然山勒铭纪功,不能达到靖边卫国的结果,才是阻碍他们归去的最大障碍。久戍边城,备极辛劳,归期无定,时光的催逼中,人已是萧萧白发生!一念至此,叫人怎能入睡呢?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一方面,边塞苦寒,久戍思乡;另一方面,责任重大,必须担负,这是词中所描写的一对矛盾。词中篇幅绝大部分是写前一方面的,但只用“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便使后一方面突出,成为这对矛盾的主要矛盾,正如俗话说的“秤砣虽小压千斤”。用传统的文学批评术语来说,就是:“发乎情,止乎礼仪。”

有人可能会说,一个将军,怎么能显出悲苦之情,怎么能流泪呢?与大唐慷慨激昂的精神气象比起来,其意绪低迷多了。真正的英雄,不是没有软弱的时候,只是不被软弱所征服罢了。这样的将军,很真实,很立体,很有人情味。

三 一个多情的诗人

他有着政治家的坚定和胸襟,有着将军的刚性和勇毅,也有着一颗诗人的柔软多情的心。

他刚正不阿的个性,注定会让他在北宋这个朋党之争盛行的政局里处处碰壁,而碰壁的结果便是一贬再贬。他一生多次被贬,每次被贬,亲朋都安慰他。先说“此行极光”,继而是“此行尤光”,第三次被贬时,他自嘲说“仲淹前后已是三光了”。

你看到了他立身处世显露在人前的刚的一面,你可曾看到,在独自一人或夜深人静时,他多情而柔弱的一面?无情未必真豪杰,唯有情之人,才能把天下万物放在自己的心中,并用一颗心感同身受地去体会,这样的人,也显得尤其柔软。

他留存的词作中,有一首《苏幕遮》,或是作于某次贬谪途中。在这首词中,他再次流下了孤独的泪。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从五代词一路看过来,当你被其中的脂粉气腻得快透不过气来的时候,“碧云天,黄叶地”,这一起笔的苍茫辽阔,可否会提起你的精气神?这一高一低、一仰一俯的描写,一股浓浓的秋意就这样幕天席地,迎面扑来。独立苍茫,诗人的视线也慢慢地放开了。漫天秋景绵延伸展,伸展,似乎与远方的水波相接,那带着寒意的空翠笼罩着水面,又平添了一分迷离凄清。远山偎着斜阳,斜阳之外呢?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芳草萋萋。天、地、山、水、斜阳、芳草,无一不关合着秋,无一不渲染着秋。近也是秋,远也是秋,这苍茫大地,似乎都逃不开秋,这双有形却又无形的手。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有形的是秋意秋景,无形的则是这秋心了。

“黯乡魂,追旅思”,这个过渡太自然了,仿佛是给秋逼出来的,流出来的,而不是他苦心经营的结果。既然被这密密匝匝的秋包裹着,越来越紧,越来越深,越来越无力抗拒,那就说出来吧,径直说出来吧。“黯乡魂,追旅思”,那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原来是你啊——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夜夜除非”二句是说只有在美好梦境中才能暂时忘却乡愁。“除非”意谓舍此别无可能。但天涯孤旅,好梦何曾能得?这乡愁也就暂无计可消了。唯有登楼远眺,以遣愁怀罢了;但明月团团,反使他倍感孤独与怅惘。还是借饮酒来消释胸中块垒吧,只是这一遣愁的努力也归于失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后面的几句仿如一幕完整的默片,他思乡,他无眠,他登楼,他饮酒,他再次流下了思乡的泪,这当中包含着严密的情绪波动流程。而在这静默的背后,我们仿佛能触碰得到那一触即发、**的羁旅行愁正在涌动着,寻找着决堤的口。真情流溢,低回婉转中却又不失清刚之气。

如果说从《渔家傲》中我们看到了词人刚性的一面,从《苏幕遮》中我们看到了词人刚柔相济的一面,那么下面这首《御街行》,则是百炼钢化成了绕指柔。这种细腻的柔情搓揉着你的神经,让你心悸。

你何曾想得到,这出自同一个人之手?其实,这也并不奇怪。备尝了人世的艰辛之后,也许更能体味出人生背后的真意。那种刚性,那种柔情,来得也更加真实,更加贴近人心,而不是贫血的呻吟或是无谓的作态。

御街行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攲,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这首词中,我们看不到主人公的形貌,看不到富丽堂皇的陈设,看到的只是主人公的内心,是一种情绪的流动,是一种心理的描摹。也就是说,他是遗其貌而取其神,即相思的精髓。相思是什么?词人告诉我,相思原本是一种无处安放又想着要安放,无处排遣又极力排遣的一个眼神,一段心绪,一种姿态,一颗灵魂。极安静又极躁动,极甜蜜又极苦涩,无处不在又难以捕捉。伸出双手,抓到的也只有空空而已。

是的,全词写的就是一种相思之情。词的上片似是在写景,但一切景语皆情语。从这一句句的景中,我们分明看见了那背后站着一个人,还有因思念而辗转不宁的那颗心。“纷纷坠叶飘香砌”,这只是目力所见吗?不,这是用心灵捕捉到的声音。只有处在极度的静谧与极热烈的渴望当中的人,才听得到叶落的声音,花开的声音。“夜寂静”简单的三个字将我们的猜测坐实,原来在这个深夜里,真的有一个不安的灵魂。“寒声碎”,声音像是被打碎了,断断续续却分外明晰,这个“碎”字将听者的极度专注又极度孤寂刻画得何等传神!接下来,从听觉转到了视觉,“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寻寻觅觅,觅得的依然是亘古不变、高悬天上的明月。关于这个月,千载之下它托起了多少离情别绪,多少刻骨铭心,我们简直无法一一列举。这是一个具有太丰富内涵的意象,有了太多的心理积淀,它是相思之人传达相思之情的接头暗语,是他们的通行证。所以,聪明的人,当千般心绪难以言传的时候,能做的,只是将心思托付给明月。

愁肠已断,百转千回。怎生是好啊,这无边的相思直将人逼到无路可退。能如何?该如何?拼却一醉吗?没有用了,因“酒未到,先成泪”,任是多么烈的酒,也麻醉不了那因相思而绷到极限的神经。睡下吧,只是那忽明忽灭的残灯挑逗着你的视线,似乎在提醒着你,孤眠的个中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这无处不在,又无法触摸的相思,在眉间,在心上,在举手投足间,弥漫着整个空间,整个天地,只到你躲无可躲,藏无可藏!全词至此,情绪的酝酿已经达到了顶点,在顶点处收束,留给人无尽的余味。当我们津津乐道着李清照的“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精妙之语时,可曾想到了,原来她的师傅却在这里呢。

相思是毒药,却又让身处其中的人渴望着啜饮。世界分为两端,你在一端,她在另一端,缓缓而长久地思念着,日子因此变得耐于回味,心灵也因此而变得丰盈。也许,只有在路上,我们才能体味到自己在爱着。

范仲淹词作存世共五首,虽然数量较少,但首首脍炙人口,在宋词的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北宋建国至宋仁宗,生活享乐渐成风尚,以艳情为主要创作话题的歌词亦趋向繁荣。范仲淹的词作内容和风格丰富多样,有直接写艳情者,也有跳出艳情之外者,写边塞,写羁旅,还有一首《剔银灯》充满了诙谐和议论,与后面即将为婉约之词注入豪放之气的苏东坡的词风颇为类似。

有雄才大略者,无意求工而自然工,无意求变而自然变。因为,他的词不是应景应酬的虚套,而是内心的真实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