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儿童的羞怯和紧张是病吗?(1 / 1)

目前为止,医生的工作方式是关注单个病人的个人需求——以每个被带到他面前来问诊的病人为对象。这种工作方式和老师有很大的不同,老师实际上没有机会将他们的注意力限制在某一个孩子身上。因此,医生也许不是与教师交谈的合适人选。虽然老师也经常有一种想法,想为某个孩子做一些看起来很好的事情,但又常常因为担心给整个群体带来困扰而放弃这个念头。

然而,这并不是说教师对研究他所照顾的个别儿童没有兴趣。例如,当一个孩子害羞或有恐惧症时,老师肯定会格外关注这个孩子。医生可以帮助老师更清楚地了解发生了什么,即使不能提供直接建议,增加了解也可以让老师减少焦虑,更好地管理和照顾孩子。

有一件事,医生可能比教师更习惯去做:医生会从父母那里尽可能地了解孩子过去的生活,了解孩子被送来医院之前的状态,并试图将孩子的症状与孩子的个性以及他的外部环境和内在经历联系起来。教师很少有足够的时间或机会来做这些事情,而且我想说,在教育领域,对孩子的诊断和评估大多也没有被用上。通常情况下,老师可能知道孩子的父母是什么样子的,特别是当发现家长是“奇葩父母”、过度挑剔或非常疏忽大意时,孩子在家庭中的际遇就可以想见。但是,在这些了解之外,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

即使孩子的内在发展被忽视,父母难以清楚地描述孩子的成长细节,我们也可以留意是否出现了一些重大事件,如孩子喜欢的兄弟姐妹、姑姑或祖父母的死亡,或者父母一方的意外事件,以此寻找让孩子反常的线索。我们可能会发现,一个孩子一直表现得很正常,但从他的一个大哥哥被车祸致死那一天起,他就情绪低落,四肢疼痛,失眠,觉得上学很烦人,变得孤僻,交朋友很困难。这是很容易发现的线索,但很可能没有人费心去寻找这些事实,也没有人把它们关联起来,而那些掌握了所有事实的父母正在处理自己的悲伤,因此没有意识到孩子的状态变化与家庭变故之间的联系。

这种缺乏“病历记录”的后果就是,老师和校医一起犯一系列管理上的错误,采取一些并不适合孩子的措施。这只能让孩子感到更加困惑,他们渴望能被人理解。

当然,大多数孩子的紧张和羞怯的病因不会这么简单;往往没有明确的外部因素,但老师应该注意到,如果存在类似这样重大的外部因素,就不能错过。

我一直记得这样一个简单的案例:一个十二岁的聪明女孩,在学校突然变得紧张、焦虑,晚上开始尿床。没有人意识到她是在为她最喜欢的弟弟的死亡而悲痛挣扎。

据说,这个小弟弟因为感染发烧而离家治疗,两个星期后又出现了骶髂关节结核,臀部疼痛难忍。女孩和其他家人都庆幸他被安置在一家很好的结核病医院,可以得到最好的治疗。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弟弟遭受了很多的痛苦后,最终死于全身性肺结核。小弟弟去世时,家人再次表现出庆幸,他们都对女孩说,对于小弟弟来说,这是一个幸福的解脱。

整个事件中,女孩都没有机会经历强烈的悲痛,然而悲痛就在那里,等待着她的承认。我逮住机会出其不意地抓住她,说:“你很喜欢弟弟,是吧?”这让女孩一下失去了控制,泪如雨下。这样做的结果是,女孩在学校里渐渐恢复了正常,晚上也停止了尿床。

当然,类似这样直接治疗的机会对于医生来说不是每天都有,但这个案例说明了老师和医生的无助:他们难以准确地了解孩子的病史,也就不知道如何寻找病因。

有时,只有在经过大量的调查后,诊断才能变得清晰。一个十岁的女孩在一所学校遇到了人际交往上的麻烦。我见到她的老师,老师说:“这个孩子很紧张,很害羞,就像很多人一样。我自己小时候也很害羞,所以我能理解孩子紧张害羞的心理。在我的班级里,我一般都能管理好这些容易紧张的孩子,帮助他们在几个星期内渐渐变得不那么害羞。但是这个孩子打败了我:我所做的一切似乎对她都没有任何影响,她既没有变得更好,也没有变得更糟。”

碰巧这个孩子接受了精神分析治疗,直到一个被隐藏的关键点被发现并被分析出来,她的害羞才逐渐好转。这个女孩遭遇的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除非通过深度分析,否则不可能被治疗。老师正确地指出了这个孩子和其他害羞孩子的区别:对这个孩子来说,所有的善意都是一个陷阱,所有的礼物都是有毒的苹果。所以她在患病期间既不能学习,也没有安全感,而且她被恐惧所驱使,尽可能地表现得和其他孩子一样,以免暴露自己需要帮助,因为她对自己得到帮助不抱任何指望。

这个孩子接受了一年左右的精神分析治疗后,她的老师(就是之前那位)开始能够像管理其他人一样管理她,而她也最终成了一个为学校争得荣誉的女孩。

许多过度紧张的孩子在心理上都存在遭受迫害的预期,将这些孩子与其他孩子区分开来是很有好处的。这样的孩子经常受到迫害;他们实际上是自己主动要求被欺负——几乎可以说,有时是他们的某些做法,让同伴中产生了欺凌者。他们不容易和其他孩子建立友谊,尽管有时为了对抗一个共同的敌人,他们可能达成某种联盟。

这些孩子因各种疼痛和食欲不振被带到我们医生这里,耐人寻味的是,他们经常抱怨老师打了他们。

不过我们知道这种抱怨不是对真相的陈述。抱怨的背后是更复杂的事情,有时是纯粹的错觉,有时是微妙的谎言,而这些都是真实的痛苦的信号。更糟糕的是,它们是深藏在潜意识里,不被孩子觉察的、被迫害的信号。它们是隐蔽的,所以对孩子来说更为可怕。当然,也的确存在坏老师——恶意打孩子的老师,但我们很少在这种情况下遇到。真相是,这些孩子的抱怨,其实是迫害型心理疾病的症状。这种类型的孩子常常会通过不断地做小坏事来实现自己的“受迫害妄想”,因为他的不断越界,往往就会产生一个真正的、不断对他进行惩罚的老师。老师被这样的孩子逼着不断升级惩处的严厉程度,一个团体中有一个这样的孩子,老师可能就会对整个团体实施严格的管理措施,而这些过于严格的管理措施实际上只对这一个孩子有必要。

有时,把这样的孩子交给不那么友好的其他老师可能更好,这样,至少就能让情绪稳定的老师在面对正常的孩子群体时可以保持理智,采用适合心智健全的孩子的管理办法。

当然,我们也需要记住,紧张和害羞有其健康、正向的功能。我的门诊中,借助于孩子正常的羞怯反应,我可以识别出某些类型的心理障碍。我遇到过一个孩子,会在我给另一个病人做检查时围着我转,不认识我就直接走到我面前,爬到我膝盖上。这就是反常的表现。正常的孩子在陌生人面前则会有害怕,他们会对我提出要求,要求我做出不伤害他们的保证,或者公开表示更喜欢自己的父亲。

这种正常的紧张情绪在幼儿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一个不害怕伦敦人潮涌动的街道或者不害怕雷雨的小孩子是病态的。这样的孩子像其他人一样,内心也有恐惧的东西,但他不能从他的想象中脱身出来,不敢冒险在外面的真实世界找到和这些恐惧相对应的事物。

孩子有时会把逃避现实作为抵御奇异的、怪诞的东西的主要手段,家长和老师们因此有时会被欺骗,以为一个不怕“狗、医生和黑人”的孩子是明智和勇敢的。但实际上,小孩子应该有“害怕”的能力,这样,他才能通过看到外面的人、事和坏东西来缓解内心的恐惧,释放紧张情绪。也只有这样,医生才能通过现实检验来改变他内心的恐惧感,而且对任何人来说,“处理恐惧”这个过程是终生都存在的。

直截了当地说,体验不到恐惧的小孩子要么是在假装,努力鼓起勇气掩饰害怕,要么就是生病了。如果是生病了,那他心里其实是充满恐惧的。但他也可以有能力相信自己的善良和外界的善意,并因此感到安心。

因此,羞怯和紧张的表象背后,可能存在需要经过诊断才能确定的问题,也存在与儿童年龄相关的因素。根据正常儿童可以被引导,而生病的儿童只会浪费教师的精力和时间的原则,工作的重点是对每个案例的症状做出评估,得出属于正常范畴或属于不正常范畴的结论。我之前已经建议,合理使用病历记录会有助于得出正确的评估结果,当然,它也需要与儿童情绪发展机制的相关知识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