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为书法界留下一句经典名言:“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他一生没有写下什么书法理论研究著作,就只有这一句话,伴随着他传世的作品,在书法领域占据着一席之地。
董其昌笔墨成就辉煌,年轻时却因字迹差劲,给阅卷老师留下了很坏的印象。为此,他发奋练字,中途却因骄傲自满差点跑偏,好在董其昌的优点是永远懂得补齐短板,他改掉骄傲,也慢慢丢掉了字丑的毛病,还意外收获了此生兴趣所在,徜徉在研习书法的学术氛围中。后来成为受人喜爱的书法名家,可能也是他青春开始时,未曾想过的事。
01
明朝隆庆年间,17岁的董其昌参加了科举考试后,十分开心地回家等成绩了。
说起这次考试,董其昌准备充足。他一向擅长写文章,尤其像这种八股文,他从来都能写得条理分明、论述合理,深受老师同学的赞赏,而且这一次考试的题目不难,他在考场里也算是发挥超常。
这样思来想去,以他董其昌一贯的水平和高度,做不了榜首,除非是考官判错人了,要么就是考试有黑幕!
成绩榜出来了,董其昌一看,黑幕!
在成绩单上面,他董其昌居然只是第二名!最丢脸的是,第一名他认识,是自己的堂侄董原正。年轻的董其昌不服,拿着成绩单到处打听,找到了当时的知府大人衷贞吉。
这位知府大人是有名的清正廉洁之人。根据《明史》所载,后来衷贞吉出任南京兵部尚书,与他的另外两位江西老乡共同获得了“江右三清”的荣誉称号。其中江右是江西的别称,所谓江右三清,说的就是来自江西的三位清官。
陈道亨,字孟起,新建人。万历十四年进士。除刑部主事,历南京吏部郎中。同里邓以赞、衷贞吉亦官南都,人号“江右三清”。
——〔清〕张廷玉等《明史》
这位廉洁的知府大人正是此次考试的判卷官,对自己很有信心的董其昌找到他,希望衷贞吉能给自己一个合理、令他信服的解释。
在年轻气盛又自信心爆棚的董其昌眼中,是容不下作弊、贿赂这些字眼的。如果阅卷老师闪烁其词、支支吾吾的话,相信他董其昌会做出轰动整个松江府的大事。
万万没想到,在董其昌见到衷贞吉大人后,对方听了他的名字,居然立刻明白了他的来意,都不用董其昌说其他话。
董其昌进门,见阅卷老师兼知府大人正坐在办公桌前。他心一横开口说:“您好,我是董其昌,字玄宰,那个我来问一下……”
“你就是董其昌啊!”衷贞吉打断了董其昌的话,坐直了身体,看上去是有话要说。还没等董其昌反应过来,衷贞吉继续道:“你这个卷子,内容非常不错!”
听到这,董其昌原本想要吵架的愤怒情绪平复了一半。衷贞吉示意董其昌坐下,接着说:“你还记得你的卷子吗?”
董其昌回忆了一下。
“内容是好,可是这个字能再烂一点吗?”本来语气平和的衷贞吉突然音调高了起来。
他揉了揉前段时间因阅卷而疲惫的眼睛,继续说:“你知不知道,你那个字迹难看不说,还不好认。同样一份答卷,我拿看别人文章两倍的时间来看你的!”
来之前董其昌在心里想了很多种原因,却从来没有想过原来是这一个。衷贞吉还没说完:“小伙子,你文章写好是真的好,但是字难看,也是真的难看。”
董其昌彻底傻眼了。在这之前他骄傲得不可一世,丝毫没想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别忘了,字迹差这一条也算在扣分标准之内!”
这个解释实在令董其昌心服口服。他一直注重文章内容,至于字迹则从来没有特别在意过。回想一下这次名次排在他前面的董原正,虽然文采一向不如他,但人家那一手字确实工整。
想到这,董其昌已经走出了知府大人的办公室,下定决心,要回去练字。
02
知府衷贞吉是个爱才之人。后来在南京任职的他,有了另外的打算。
本着为年轻人提供平台,培养新一代人才的目标,衷贞吉在府衙中办了个集会,每个月都会在固定的时间邀请这批青年才俊前来。在这里,这些学子可以共同交流,互相进步。同时,衷贞吉还为他们专门请来当时的学界大咖和名流,亲自下场点评几人的文章。
有了衷贞吉的助力,这些年轻人后来都通过了科举考试,在事业上做出了一番建树。
也许正因为衷贞吉自始至终都有一份爱才与惜才之心,他才会给字迹差的董其昌一次机会,没有放弃阅卷,只是将董其昌的名次往下压。给他第二名的成绩,他也正是为了这个年轻学子的未来着想。
另一边,深受教育的董其昌开启了他的书法之路。
书法就像武功,越早练习基础越扎实。而作为一个快要成年的学生,董其昌似乎没什么优势。但他是一个极其有耐心的人,为了写好字,他先从颜体开始练起,一本《多宝塔碑》字帖临摹到有一定火候后,再以初唐三大家之一的虞世南为楷模,系统地学习他的笔法。学会了结构和笔法的基础后,董其昌的书法学习课程延伸到了王羲之、钟繇的作品上。
就这样,董其昌埋头学习书法,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在这三年中,他并不急于科举备考,他一心想要练好书法,也渐渐发现了其中的趣味与门道。
他天资不错,一开始就为自己制订了一套循序渐进的练习计划;他很勤奋,三年间临摹练习的字帖将近十本。
自是始发愤临池矣。初师颜平原《多宝塔》,又改学虞永兴,以为唐书不如晋魏,遂仿《黄庭经》及钟元常《宣示表》《力命表》《还示帖》《丙舍帖》。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25岁(1579年)的董其昌人在南京,有幸见到了王羲之亲笔所书的《官奴帖》。在这之前他也见过王羲之的字,但那不是真迹,是一位同乡学习王羲之书法之后模仿写成的。那时他看到这幅字,就认为这位同乡的笔法超越了当时的所有名家,而此时他见到王羲之的真迹,更加赞叹这位同乡的模仿能力,认为他对王羲之、王献之两位书法大家的作品研习得十分透彻。在《画禅室随笔》的《评法书》中,他仔细回忆了一番自己当时的所见所想。
吾乡莫中江方伯,书学右军,自谓得之《圣教序》。然与《圣教序》体小异,其沉着逼古处,当代名公未能或之先也。予每询其所由,公谦逊不肯应。及余己卯试,留都。见王右军官奴帖真迹,俨然莫公书,始知公深于二王。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03
其实早些时候,董其昌已经在浙江的项元汴家见过一次世面了。
当年董其昌从衷贞吉那里得到了教训,静下心来学习书法,却依然傲气不改。他自恃有才又聪明,刻苦学习3年后,就认为自己已经可以算是一代大师,居然不把文徵明等一代名士放在眼里。
文徵明虽然算是与他同时代的人,但彼时已是作古的书法大师。20岁的董其昌是何其自负,在他眼里有一条非常严格的鄙视链:当代书法家比不上唐代名家,而唐代书法家又不如魏晋大家。
二十出头就形成这种“如今谁也入不了我的眼”的心态,后来20岁的董其昌是如何做到真心夸赞同乡人书法的呢?一切的改变都要从他来到浙江说起。在这里,住着一位大收藏家,项元汴。
项元汴是位顶级鉴宝专家,他的收藏很多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直到现在,项元汴依然是收藏界的传奇人物。在这位收藏家的“博物馆”中,董其昌见到许多书法界大神的真迹,深受震撼。从此,他再也不说自己有多厉害了,他的眼界更为宽广,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开始学着低头谦逊做人。
随着进一步的学习与探访名家作品,尤其是在南京见过王羲之的真迹后,董其昌越发觉得自己知之甚少。正如他自己所言,之前年轻气盛眼界不高,就如一直修行却没有真正悟道的香岩和尚。他与他一样,都是在被人问住以后才知自己过去浅薄无知,只是个饱食终日而无所事事之人罢了。
比游嘉兴,得尽睹项子京家藏真迹,又见右军《官奴帖》于金陵,方悟从前妄自标许,譬如香岩和尚,一经洞山问倒,愿一生做粥饭僧,余亦愿焚笔砚矣。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这份学习经历也是现在很多人要面对的。
也许是高中升大学,过往的学霸被名校同学随意碾压;也许是入职后,本来出众的毕业生被500强公司里的同事比得一文不值。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各行各业或者各自的学科领域里,我们总会见到比自己厉害的人物,听到过往大神们创造的传奇故事。这是当头一棒的打击,但也是可能性更多的世界。
20岁的董其昌再如何骄傲,此时也需要好好审视自己,谦恭地继续在书法界默默前行。
也是因为有了这次彻头彻尾的打击,董其昌再次发奋,终于在27岁时开始领悟到书法的精髓,得以在书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此时的董其昌,并不急于再去参加考试。虽然当年的短板已经不再是他科举路上前进的阻碍,但他却也在补齐短板的同时,发现了自己愿意为之研究一生的兴趣所在——书法。
04
后来,董其昌在书法领域果然大有成就,在当时和后世都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明史·董其昌传》中提到,他的书法作品博采众家之长又保留有自己的风格,在当时大受追捧。此外,董其昌的墨宝还被人们认为颇有收藏价值,一度热销,达到了抢购的规模。
始以宋米芾为宗,后自成一家,名闻外国。其画集宋、元诸家之长,行以己意,潇洒生动,非人力所及也。四方金石之刻,得其制作手书,以为二绝。造请无虚日,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精于品题,收藏家得片语只字以为重。
——〔清〕张廷玉等《明史·董其昌传》
清代康熙皇帝在欣赏董其昌书法后,在上面写下一段长跋。全篇满是溢美之词,可以想见其喜爱程度之深:“华亭董其昌书法,天姿迥异。其高秀圆润之致,流行于褚墨间,非诸家所能及也。……其昌渊源合一,故摹诸子辄得其意,而秀润之气,独时见本色。草书亦纵横排宕有致,朕甚心赏。其用墨之妙,浓淡相间,更为绝。”
在皇帝都十分欣赏的情况下,当时的书法练习者们都以董其昌的作品为主要研习教材。
本来一心在科举上的董其昌,被书法迷住了。原先那个因为字太丑而被扣分的学子,后来竟然成长为一代书画名家。
他这一路走来,本来以科举开场的青春,全部用在了练字上。而另一边,本来文学课成绩就不错的他,将自己最不利的短板变成了强项后,在34岁那年成功通过科举,成为政府官员。
而在这之前,年轻的董其昌就已名动京城,成了颇具影响力的一代书法大家。
如果年轻的董其昌仅仅选择将字练个中等水平,继续参加科举,也许他将更早进入官场。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字迹差这件事若后期被人扒出来,依旧会成为他内心的隐痛。当然,他也不再是那个能一次次将缺点最终变为优势的令人钦佩的才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