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马屁”和“马屁味道”(1 / 1)

我们不能“拍马屁”,不能一味地讨好别人而不顾客观事实,但我们可以创造很浓厚的“马屁味道”。

从古到今,我们一直对“拍马屁”的人嗤之以鼻,甚至是深恶痛绝,认为这是小人之举、伪君子所为,“马屁精”永远是跳梁小丑,等等。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却说:“人类本性上最深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和尊重。”职场专家也说:“‘马屁’是语言中的钻石,我们要学会赞美别人。”

于是,中华企管网集团首席顾问曾仕强教授得出结论——我们不能“拍马屁”,不能一味地讨好别人而不顾客观事实,但我们可以创造很浓厚的“马屁味道”。

何谓“马屁味道”?简单来说,就是把马屁拍得婉转、拍得间接、拍得让人听起来悦耳但又不会反感。说到底,创造点“马屁味道”还是一种“拍马屁”行为,只不过不让别人看出明显的“拍马屁”痕迹而已。

如果你对“马屁味道”还是感到有点概念模糊的话,看看下面这个例子吧。

四个人去学习佛法,佛法大师想问问他们为什么要来。于是,大师问第一个人:“你为什么要来学习佛法?”第一个人回答:“我父亲叫我来的。”大师当头一棒打下去,说:“这么重大的事情为什么不自己决定?你父亲叫你来,你就真的来了?将来后悔怎么办?”

大师问第二个人:“你为什么要来学习佛法?”第二个人一看前面那个人挨了打,就连忙说:“是我自己要来的。”结果大师又是当头一棒打下去:“这么重大的事情不和你父亲商量就来了,一点都不尊重你父亲,你父亲问我要儿子怎么办?”

大师问第三个人为什么要学习佛法,第三个人吓得一句话都不敢讲,因为怕挨打。可是大师打得更凶:“这么重大的事情你想都不想就来,你没有脑子吗?不动脑筋怎么能学好佛法?”

大师问第四个人,第四个人看到这种形势,不管怎么说都是挨打,但又不能不说,不说会被打得更厉害,于是计上心头,说:“我是受到佛法大师的感召而来。”结果,大师没有打他。

第四个人的回答就带有很浓厚的“马屁味道”。说得再直白点,创造“马屁味道”就是我们常说的讨好行为。

不管在中国还是在国外,“马屁味道”都是不可缺少的人际关系润滑剂。在职场,“马屁味道”更是不可缺少。不要想当然地以为老板每天保持严肃的面孔就不希望受到他人赞美,恰恰相反,他们对于赞美的敏感程度更胜于普通员工。所以我们说,善于赞美老板的员工是聪明的员工。

对于曾国藩的幕僚和下人来说,曾国藩就是他们的“老板”——如果你表现突出,他就委以重任,让你升官发财;如果你是无能之辈,那只能碌碌无为,甚至被“逐出门庭”。那我们就来看看,那时候的“下属”是如何实施讨好行为,巧妙地恭维自己的“老板”的。

一次,曾国藩与几位幕僚闲谈,评论当时的英雄。他说:“彭玉麟、李鸿章都是大才,为我所不及。我可自许者,只是生平不好谀耳。”

一位幕僚说:“各有所长:彭公威猛,人不敢欺;李公精敏,人不能欺。”说到这里,他说不下去了。

曾国藩便问:“你们以为我怎样?”

众人都低头沉思。忽然,一个管抄写的后生过来插话道:“曾帅是仁德,人不忍欺。”众人听了齐拍手。

曾国藩十分得意地说:“不敢当,不敢当。”后生告退而去。

曾国藩问:“此是何人?”

幕僚告诉他:“此人是扬州人,上过学,家贫,办事谨慎。”

曾国藩听完后说:“此人有大才,不可埋没。”

不久,曾国藩升任两江总督,就派这位后生去扬州任盐运使。

曾国藩听到那个后生的回答之后,很高兴,并且进行了提拔,因为什么?就是因为那个后生话语中的“马屁味道”很足。曾国藩一向以“仁德”自居,后生以这点来赞美他,正是投其所好,官运自然亨通。

这就告诉我们,赞美老板是一门艺术,你不一定要说得多好听,也无须说得天花乱坠,只要能说到老板的心坎里就可以了。

其实,你还可以通过创造一种情境,把对方推到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上,然后表达出自己对对方的赞扬、敬佩,甚至是崇拜。清朝宰相刘罗锅对其“老板”——乾隆皇帝的某些做法绝对是这方面的典范。

有一天,刘罗锅又说老实话惹怒了乾隆皇帝,赶忙赔罪道:“臣该死……”谁知,乾隆皇帝来了个顺水推舟:“好,那你去死吧。”

乾隆皇帝只是开了个玩笑,想看看刘罗锅到底能玩出什么花样。刘罗锅也深知这一点,那怎样才能既不违背命令,又不至于真的去送死呢?刘罗锅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很快就想出了办法。

只见刘罗锅跑出大殿,用水把自己全身浇湿之后,又跑了回来。

乾隆:“我叫你去死,你居然敢不去死,该当何罪?”

刘罗锅:“我去死了。”

乾隆:“你骗我,你去死怎么又回来了?”

刘罗锅:“我去死了,被一个人骂回来了。”

乾隆:“被谁骂回来了?”

刘罗锅:“屈原。”

乾隆:“屈原怎么骂?”

刘罗锅:“屈原碰到我说:‘我碰到坏帝王才自杀的,你刘罗锅碰到这么好的帝王,好意思自杀?赶快回去。’我一想,对啊,有这么好的帝王为什么要去死,于是我又回来了。”

乾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刘罗锅绝不像“大贪官”和珅那样极尽“拍马屁”之能事,但是他很会制造“马屁味道”,懂得创造一种对双方都有利的沟通条件,利用机会讨好皇帝。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快乐两个月。”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给经理人的建议中也提到了“由衷地赞美老板”。不过,德鲁克强调,“由衷”二字很重要,否则,稍微有点儿头脑的老板都会觉得肉麻。而会制造“马屁味道”的人,既不像“拍马屁”之人那般令同事讨厌、令上司厌倦,又能满足上司被赞美的隐性需求,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