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说:“阿里巴巴不是计划出来的,而是‘现在、立刻、马上’干出来的。”
人们不愿意采取行动,往往还与“完满病”有关。
何谓“完满病”?它是一种把一切未臻完美的事情都视为不可接受和不能容忍,会因为一点小小的欠缺全盘放弃的毛病。“完满病”其实是一种心灵病症,它具有缺乏执行力、贪图万全、过度控制等特点。
著名职场培训师吴甘霖老师曾经提过这样一个问题:一个穿着拖鞋的记者,可以采访省长吗?
毫无疑问,所有人都会不约而同地说:“肯定不可以了。作为一名出访的记者,着装端正是最基本的礼仪,何况采访对象又是省长。”
“你们说得没错,一般情况下,采访省长是肯定不能穿拖鞋的。”吴老师说,“但特殊情况下,也未尝不可。”
那到底什么情况可以称得上特殊情况呢?吴老师给我们讲了自己的一段经历:
我还在省报工作的时候,有一天突然接到采访省长的任务。当时省长正在出席一次重要会议,如果这次错过,以后就很难有机会了。
我拎起包就往外冲,谁知一脚踢到了门槛上,鞋底当场脱落了一半,根本没办法套到脚上。
记者是要讲求速度的,当时根本没有时间回去换鞋,身边的同事也没有人和我穿一样尺码的鞋,怎么办?
突然,我想到单位的鞋柜里还有一双拖鞋,就是它了!
到了会场,我采用迂回方式,尽量不引起别人的注意,从一旁的侧道上溜了进去。整个会议安然无事,我不断祈祷,希望我的采访也可以这样顺利。
会议结束,省长正要离开会场,我冲上去开始采访。就在我要问最后一个问题的时候,那双拖鞋被保安发现了。
于是,我被保安挟出了会场。无奈之下,我把我的记者证拿给他们看,请求他们允许我向省长提问完最后一个问题。
禁不住我软磨硬泡,保安半信半疑地把我放进会场。我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采访。在离开的时候,保安仍然在用怀疑的目光打量着我。
报道很快就刊登了。能够完成任务,这双拖鞋功不可没。
世间永远没有绝对完美的事。有时候,“万事俱备”只不过是“永远做不到”的代名词。如果你迟迟不肯开始工作,愚蠢地静候着“万事俱备”这一先行条件的到位,那么你不但会加倍辛苦,到最后还可能会万事不成。
通用电气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曾经说过:“速度就是一切,它是竞争不可或缺的因素。”美国思科公司总裁钱伯斯也说:“新经济时代,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在已经出现的快节奏、高效率的残酷市场竞争中,很多事情并不会等你将所有条件都准备好了才开始。有时候太专注于一个“点”,往往会牺牲掉整个“面”。
完美是一个极富**力的字眼,同时也是一个美丽的陷阱。很多人把时间浪费在局部的完美上,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某地没有大蒜,很多外地商人听说了,立即展开行动,托运大蒜去当地叫卖。物以稀为贵,当地人争着抢着掏钱买他们眼中的“稀罕玩意儿”。那些行动迅速的外地商人们都用大蒜换取了很多黄金回来。但其中有一位商人,他的想法与别人有所不同。
他认为,同行们正在做的是一件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可言的低级活。“如果我把自己的大蒜进行一下深加工,把最外面那层又脏又丑的老皮去掉,不就可以提高单价,一次就赚他个盆满钵满吗?”
于是,当别人忙着拉运大蒜换取黄金的时候,他组织全家人出动,忙着给大蒜“美容”。一切准备妥当,他带着漂亮的大蒜去那里交易,本以为能大赚一笔,可结果呢?黄金没换着一两,只换了两袋土豆回来。
抢占商机,方能赢得市场。大蒜就是大蒜,好不好看都是大蒜,何必非要追求所谓的完美,浪费宝贵的时间,错失难得的良机呢?以周密的思考来掩饰自己的不行动,甚至比一时冲动还要荒谬。
因为某个环节的一点小瑕疵,难道我们就要撒手放弃某次绝好的工作机会吗?也许,当我们费尽心思,自认为把事情从头到尾都想周全了才开始走第一步,早已错失良机。
在上初中的时候,我第一次鼓起勇气给我喜欢的男孩子打电话,想约他一起出来玩。在拨通电话号码之前,我想象了各种情况:
他接电话的时候正在做作业;
他正在做作业,他妈妈或他爸爸接了电话;
他家正好来了亲戚,亲戚帮忙接了电话;
他也很无聊,正想找人说说话;
他正在被父母训斥;
他正在想另外一个女孩子;
他接了电话,但父母就在身边,说话不方便;
……
我想了整整一个下午,做好了各种情况下的心理准备,想好了应对策略。然后,我勇敢地拿起电话,按下了那几个按钮。
结果——他不在家。
干任何事情,起点最为重要。起点上的“完满病”是成功的最大敌人。正如有“热血铁胆”之称的美国将军巴顿所说:“现在执行一个很好的计划,远比下周执行一个完美的计划要强得多。”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也告诫我们说:“阿里巴巴不是计划出来的,而是‘现在、立刻、马上’干出来的。”聪明人雷厉风行,糊涂蛋拖拖拉拉。把“完满”那根绳索丢得远远的,说做就做,一直是很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