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习点评
在每个孩子的眼里,父母就是他们的天。父母笑了,天空放晴了;父母怒吼,天要塌下来了……如果父母不够宽容,容易生气,孩子就会变得谨小慎微,从而限制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行动能力的发展。
当父母责骂孩子时,孩子会调动所有的情绪去抗拒,而不是冷静的反思,这无助于纠正错误,孩子可能会反抗,把无意的错误变成有意的错误。保持冷静,分析孩子犯错的原因是最重要的。
教法随想
1.在“有意”和“无意”之间做出理性的区分
大多数时候,儿童的“毁灭”是好奇心、**的结果。例如,我女儿过去常常把我的洗面奶全都倒出来,然后拿来玩。但是这个2岁的小女孩对她周围的一切都很好奇,她想知道瓶子里装的是什么。她并不是真的想要浪费,这只是婴儿锻炼手眼协调的一种方式,也是婴儿与书交流的一种独特方式。
这些都是无意的损害,不应该受到惩罚。我轻轻地告诉她,洗面奶是妈妈用来洗脸的,不是用来玩的;喜欢一本书,不要撕毁它,并把撕破的书页在她面前补好。从那以后,她再也不玩洗面奶了,书撕得越来越少,直到这个坏习惯消失。
2.预先警告
并非所有的错误都能避免。家长应在可预见的将来尽早发出警告。错误不仅可以避免,而且孩子们还可以从中学到很多。
事例解读
我记得我在初中的时候,经常在饭后帮妈妈收拾碗筷。那天,我手里拿着一大堆餐具,扭着腰,从餐厅跳到了厨房,却不小心把碗都摔坏了。
妈妈一句话也没说,拿起扫帚和我一起清理碎片。自始至终她都没生气,从那时起,我就量力而行,不再把碗叠起来,不再一边收拾碗筷一边玩儿。
父母的宽容和对孩子的态度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出生到现在,女儿不小心弄坏了很多东西:数不清的撕破的书、打碎的玻璃球、整瓶的洗面奶、摔坏的平板电脑……比起物质上的损失,我更关心孩子的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