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习点评
关于阅读,大多数父母选择的方式是给孩子买一大堆绘本、图画书等,放在书架上让孩子定期阅读,可孩子爱玩的天性决定了他们很难坐下来看书,于是父母便武断地认为自己的孩子不是读书的材料,起码无法让他们养成阅读的习惯。
这类父母的错误认知,表现在只从孩子身上找原因,而忘了自己才是孩子阅读的引路人。若自己不陪伴孩子阅读,帮助他们形成阅读习惯,只想着孩子自觉养成这种可以伴其一生的好习惯,无异于天方夜谭。因此,父母必须化身为“导购员”,主动陪伴孩子阅读。
教法随想
父母要主动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孩子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阅读习惯也自然离不开家庭的氛围。父母首先要做榜样,养成阅读的习惯。试想,一个下班回家后便抱着手机不放手的父母,又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呢?
父母也要经常给孩子读书,阅读时声情并茂,这会让孩子了解到阅读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父母切忌应付了事。
让孩子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书籍,他们会更容易形成阅读习惯。比如一些布艺书籍、可触摸书籍等,不要只被纸质书籍所束缚。
周末时,父母也可以定期举行“读书日”,总结一周的阅读情况,并让孩子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或者某个故事,这都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事例解读
六年级的一个女孩问她的老师:“您为什么这么聪明?有无穷无尽的童话,无穷无尽的故事?”老师带她走进一间办公室,里面有一个又高又宽的书柜,她指着书柜对小女孩说:“正是它让我变得聪明,让我有更多的故事和心得可以与别人分享。”从那时起,这个小女孩也走到书前,认为书是一种神奇的魔法。自从她喜欢上读书之后,她身边的人几乎都夸她很聪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一个人读的书越多,越可能得到人生真正的快乐。
阅读具有非常强大的教育力量。阅读可以吸引孩子们的思想和心灵,让他们深刻地思考世界和自己。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生活中没有书籍。”没有书的智慧就像没有翅膀的鸟。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
由于年龄、知识和生活环境的限制,儿童在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和阅读效果上都会遇到很多困难。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应该承担起阅读教育的功能,注意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和孩子一起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