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习点评
每个人都有情绪,恐惧、愤怒、开心……孩子也是一样的,他们的情绪更加多样,也更容易表露于外,稍有不如意不是马上“刮风”便是“下雨”。如果当孩子愤怒时,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安抚呢?
孩子并不知道愤怒只是一种情绪,他们在遭遇某事时,有可能只是觉得心里堵得难受,想哭出来发泄,或者通过别的方式和渠道发泄愤怒情绪。这种“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感觉是可怕的。如果在这个时候,父母只说,“有什么好哭的”甚至更严重的“再哭就不喜欢你了,不要你了”这类的话,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教法随想
在孩子无法自我管理情绪的时候,家长要化身为“情绪控制仪”,帮助孩子来管控情绪。
1.杜绝不良的发泄情绪方式
大吼大叫,是孩子惯用的发泄情绪的方式,他们会觉得直接、有效。此时,我们不妨让孩子单独处在一个空间,自我冷静一下,这对于缓和愤怒情绪很有帮助。
2.恰当的关爱
婴儿会通过父母的安慰变得情绪稳定,大一些的孩子则需要父母给予更多的关怀,而非放任自流。一旦烦躁,父母要及时与之沟通,查找症结,对症下药。而关爱是永不过时的方式之一。
3.学会接受孩子的感受
家长应该“同情”孩子的感受,让他们明白自己可以有不好的情绪。这样,孩子在产生坏情绪的时候,也能正面接受,并慢慢转化这种坏情绪。
事例解读
有一个小男孩脾气很暴躁,一天,父亲把他叫到一面墙前,说:“儿子,爸爸看到你脾气不好时,心里也很难受。从现在开始,一旦你有脾气不好的时候,就在墙上贴一张贴纸。”说着,把一沓贴纸递给儿子。
一周之后,这面墙上贴了很多纸,父亲指着墙上的纸说:“儿子,你意识到自己的坏情绪了吗?如果从今天开始,你一天不发脾气,就可以撕下去一张贴纸。”
小男孩点点头答应了。开始的时候,他还是有忍不住要发脾气的时候,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慢慢地可以控制住了。慢慢地,他真的做到了可以在一天之内不发脾气。一个月之后,墙上的贴纸都被撕掉了。
父亲再一次把小男孩叫到墙面前,对他说:“儿子,现在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你看看墙上那些撕掉贴纸的地方,还是会有痕迹存在,这证明你每次发脾气之后,即使过后道歉了,也还是会给别人带来伤害,这种伤害,就是痕迹。”
男孩感慨地对父亲点点头,从此之后再也不乱发脾气了。
父母的正确引导,对于控制孩子情绪十分重要。我们应该针对孩子的特点,找到恰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