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招 杜绝炫富行为(1 / 1)

陋习点评

许多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没有金钱概念,喜欢用物品来吸引身边人的眼光,对于喜欢的东西只会盲目追逐,却不会去衡量物品的价值家庭是否能承受得住。对此,很多父母溺爱孩子,只会一再地满足孩子的愿望,不考虑这对孩子的将来会产生负面影响。

教法随想

青春期的孩子总是想要得到其他人的关注,希望从他人的关注中获得存在感。但是这也引发了很多问题,许多孩子会从穿衣打扮上入手,喜欢靠时髦、昂贵的衣服来博取他人的关注。

父母在思想上教育他们,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很多孩子盲目地追求财富并没有正确的价值观。父母如果一直满足他们的愿望,不对他们进行教育,那年幼的孩子就没有金钱意识,日益膨胀的需求难以满足时,就会成为拜金主义,严重时,甚至为了钱不择手段。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处理呢?我们来看一下下面的事例。

事例解读

刚上初中的宁远结识了一群家境不错的朋友,相处时间长了,宁远发现他们经常讨论别人的衣服是否是名牌,鞋子是否是AJ(乔丹)。在这些朋友的影响下,宁远变了,穿的衣服、鞋子都要当下最时髦、最贵的。刚开始父母还能满足宁远的要求,时间一长,经济上的压力很大,父母决定找宁远好好聊一聊。

父母询问了宁远买这些衣服的原因,在宁远的回答中,他的父母发现宁远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在父母的劝导下,宁远没有改变,还和父母起了争执。后来,宁远的父母决定在暑假时让宁远去打工,好好感受一下赚钱的不易。

暑假时,宁远的父母让他去大街上发传单,宁远抱着传单在大太阳底下站着,没有人理会他。宁远卖力地跑着,向其他人讲解着传单。等他好不容易把传单发完了,口干舌燥地结算工资时,才领到50元。

一整天下来,宁远才挣到50元,他开始反省自己,看着自己脚上那双价格不菲的鞋子,也想到了父母,他没和父母多说什么,但却不再向父母要价格昂贵的东西了。

宁远的父母很理智,孩子没有体会过挣钱的不易,自然不理解父母的心思。所以他的父母让他好好体验了一次生活,让宁远明白挣钱的不易,他自然也就能理解父母拒绝他的理由。

在教育孩子时,切不可使用过激的手段,父母和孩子是身份、思想不相同的人,孩子很难理解父母的用心。不如学学宁远的父母,直接让孩子去体验一下,经过生活的锤炼,自然就能理解父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