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招 让孩子学会理性消费(1 / 1)

陋习点评

一个小女孩和妈妈一起去购物,回家后兴奋地对妈妈说:“妈妈,我找到了一个赚钱的好方法。把碗放在街上,你就有钱了,你不用工作了,我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妈妈记得在从商场回家的路上,他们遇到了一个乞讨的乞丐。

这位妈妈苦恼道:“孩子有这样错误的想法,但我不知道怎么教孩子……”

经常有父母抱怨说,他们的孩子喜欢乱花钱,给同学买贵重的礼物,看到什么买什么……他们的父母说不知道如何教孩子理性消费。

教法随想

孩子们感受不到赚钱的辛苦,就不会有控制花钱的想法,比如带孩子去看别人怎么赚钱,尤其是清洁工、服务员等等,告诉他们赚钱很辛苦,不能乱花钱。

要把钱花在应该花的地方,这个月的主要支出要有一个总体的计划,这样我们才能控制支出。给孩子一定的零花钱,让孩子自己去安排。

节俭是个好习惯。我们节俭不是因为我们没有钱,而是因为我们有节俭的好习惯。

如何培养一个不唯利是图的孩子,关键在于家长。如果父母知道什么钱该赚,什么钱不该赚,并且乐于助人,他们的孩子也会成为这种人。良好的商业意识和良好的行为并不冲突,让孩子们学会诚实地挣钱,健康、合理地花钱是正确的。父母的价值观会以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氛围传播开来,充满你和孩子的世界,慢慢地,对孩子形成深刻的影响。

事例解读

当圆圆上小学的时候,我和她一起去购物,在一家礼品店看到了一个特别漂亮的洋娃娃。她非常喜欢它。但是娃娃太贵了,超过100元,大约是我当时月薪的十分之一。虽然我有一份不错的收入,但这个娃娃超出了我的消费预期,所以我犹豫了一会儿,考虑到家里有很多娃娃就把它放了回去。临走时,店家说因为太贵,进货时也没进几个,现在就剩这一个了。我能看到圆圆当时的沮丧、难过。回家后,我和圆圆商量她可以自己赚钱买娃娃,比如帮父母洗碗,每洗一次碗可以挣2元钱,只要50元就够了,剩下的钱由妈妈帮忙分担,圆圆接受了这个提议。她以前从来没有洗过碗,所以这是一个学习如何做家务的机会。对一个小学生来说,洗25次碗是不容易的。我先给圆圆做了示范,然后经常鼓励她,当然,她不想洗也不勉强,圆圆花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才挣到50元。在这个过程中,她担心娃娃会被别人买走,我向她保证不会。于是我和圆圆达成了洗碗的协议,我偷偷把娃娃买回来并把它藏起来,等圆圆洗了25次碗后,我立刻拿出了娃娃,圆圆很惊讶也很高兴。

虽然那时,圆圆只觉得得到娃娃很快乐,但我相信,通过这件事,有什么东西已经开始进入她的心里,那就是:坚持,就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