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习点评
有些条件不富裕的家庭,觉得亏欠孩子,担心孩子比其他家庭的孩子,会产生自卑心理,反而更娇惯孩子。大多数孩子过着极端享受的生活,热了开空调、冷了有暖气。
当父母想把世界上所有的好东西和爱都给他们的孩子时,他们忘记告诉他们的孩子一件事:生活是难以想象的。
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无疑是一种“毒药”。孩子们享受着一切,他们不懂得知足,不懂得感恩,不懂得体恤父母,不懂得生活的不易。相反,虚荣、懒惰和无知已经滋生。
教法随想
给孩子良好的教育,都不如让他亲自感受:成人世界“不容易”!曾国藩曾经说过:“侄子除了读书,还教他扫地、擦桌子和凳子、收粪和锄草,这是非常好的。”
现在的父母总是把最好的留给孩子,这实际上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长大了,物质越丰富,精神越匮乏;当精神软弱时,物质创造的脚步自然就停止了。相反,给孩子真正的成长,是让孩子明白困难与艰辛,教会孩子珍惜天赋与财富,引导孩子依靠勤奋与努力,才是给孩子最深刻的礼物。
事例解读
一个少年在高中沉迷于网络,经常半夜翻墙上网。一天,像往常一样他翻墙就跑,跑了一半就停了下来。从此,认真学习不再上网。后来他考上一所著名的大学,以前的同学问起这件事,他沉默了很久说,那天他父亲给他寄生活费,不舍得住在旅馆里,就在墙下坐了一夜。
你被这个父亲感动了吗?但如果这位父亲的艰辛,没有被调皮捣蛋的儿子发现,儿子能改过自新吗?
孩子不是生来就知道如何照顾父母的,他们只有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艰辛和磨难,才会感激父母,然后严格要求自己,不辜负父母的苦心。
相反,如果父母的生活起起落落,艰难险阻,给孩子过滤网,刻意为孩子营造一个无忧无虑的生活环境,又怎能指望他们了解父母的恩宠呢?蜜罐里泡大的孩子,怎么知道艰苦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