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习点评
现实生活中会看到有的孩子到处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有的孩子会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抢走别人心爱的漫画、娃娃;有的孩子在餐馆、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哭闹。这些孩子都被称为熊孩子。
当孩子淘气的时候,一些家长并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还为孩子辩解说,“孩子还小呢,不懂事也是可以理解的”“孩子淘气是正常的”“当他长大后,自然就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了”。这就是溺爱孩子的表现。很多家长之所以对孩子溺爱,其实是因为懒惰,不愿意在教育孩子方面多学习。现在很多家长平时沉迷于手机,不经常与孩子沟通。在家长看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就可以了,至于教育上,交给老师就好了。家长的懒惰无形中让孩子养成了不良习惯。
教法随想
父亲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好好地爱孩子的母亲;母亲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欣赏和钦佩他们的父亲。这种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父母因为琐碎的事情互相责骂、互相指责:“你是觉得无聊吗?那就离开这里,这个家不欢迎你。”“离婚没什么大不了的。”……有时候这是一场大战,甚至离婚,没有人发现孩子在角落里发抖,满眼恐惧的眼神。
父母发生争执和分歧有时候在所难免,但不要说粗话,更不要轻易地说“离婚”。你永远不知道自己这样做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伤害,也不知道你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什么样的障碍。父母的行为影响孩子的性格,也决定了他们的命运。作为父母,既然给了孩子生命,就不应该让孩子的生命在自己的手中丢失。父母的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先决条件。家庭没有利益冲突,没有虚伪,只有一个温暖的港湾,一个个和谐的画面构成了爱的氛围。
任何时候,不羡慕别人的孩子,这是最理智的做法,要给孩子鼓励和支持,让孩子知道,遇到任何挫折都不怕,因为自己有家的支持。每个家庭都有许多不和谐的因素,作为父母要认真反思、积极改进。父母的修养对孩子的成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事例解读
有一则新闻,在成都地铁2号线,一个小男孩和他的母亲一起乘地铁。一位阿姨带着孩子上车,小男孩自愿让座。然后,当他母亲休息时,他将手垫在母亲的头下面,帮母亲背包。看到这一情景,不禁令人十分感动。作为父母,大家都想拥有这样一个充满爱、懂得感恩的孩子。也许这个孩子的母亲没有多么高的文化素养,但是在教育孩子方面无疑是优秀的。孩子的行为将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展示出来。父母以身作则,才能教育出如此知恩、感恩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作为父母,我们不仅要在生活和物质条件上满足孩子的基本需求,而且要在精神上为孩子树立榜样。
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教会孩子宽容,在别人面前谦逊,在人多的场合多一点耐心,不拥挤、不抢夺,排队等候。玩的时候,要照顾其他的人,一个人没完没了地玩,不知道照顾别人是自私的。
与孩子沟通的时候要通情达理,要尊重孩子,针对身边的事情教育孩子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正确的,鼓励孩子效仿;错误的,让孩子尽量避免。